:::
钟耀光的《台北六部曲》以TAIPEI的六个字母为出发点,探索文化交流的过程。(台北市立国乐团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北市国「台北.台湾.世界」

双团同台 铺陈东西结合的旅程

从台北、台湾到走向世界,同时具有安排上的逻辑,在东西乐交融中更考验著作曲家的功力。市国精心策划的音乐会,让观众在一场节目中可以完整听到外来德奥、自己文化,更包含了作曲家将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绝妙巧思。

 

从台北、台湾到走向世界,同时具有安排上的逻辑,在东西乐交融中更考验著作曲家的功力。市国精心策划的音乐会,让观众在一场节目中可以完整听到外来德奥、自己文化,更包含了作曲家将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绝妙巧思。

 

【TCO】台北.台湾.世界

4/18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23832170转261

 

「台北文化的传统是什么?传统的台北文化又是如何?」从前几年的「丝路」主轴,台北市立国乐团即以中西文化元素与其他民族传统连结,进而将国乐推展至国际乐坛。今年的传统艺术季,乐团则将角度转向,聚焦台北,在艺术季一开跑时便抛出这两个议题,让世界看见台北前,先向世界打出自己的优势!

从台北出发

「台北.台湾.世界」节目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双团」的构想上,邀请长荣交响乐团同台,展现了北市国的雄心。曲目皆为全新的改编与创作,从台北出发,首先登场的是《艋舺》电影主题,特邀李哲艺重新改编,让原创配乐增添更多磅礡气势。接著扩张到原住民,演出陈树熙的《布农传奇》,原先给管弦乐的版本再加上国乐团,将让原有的音响有更新的突破。此外,还有赖德和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二胡、小提琴、国乐团、交响乐团的双协奏曲。这首委托创作中,两个弦乐器有对话式的答唱呼应,曲中隐约听到「恒春民谣」和「北管曲调」。由于赖德和第一次写双团混合编制的乐曲就是受甫辞世的前市国团长王正平的委托,故此曲也题献给这位「永远的朋友」。

钟耀光的《台北六部曲》探讨的是台湾与世界的接轨,他以TAIPEI的六个字母为出发点,探索文化交流的过程,分别是〈Transformation(转变)〉、〈Assimilation(同化)〉、〈Integration(整合)〉、〈Preservation(保存)〉、〈Encounter(相遇)〉与〈Innovation(创新)〉六个乐章。第一乐章改编自他的作品《节庆》做双团的表现,接著是藉「丝路」的足迹来诠释〈同化〉,特别选二胡、琵琶、扬琴、唢呐及打击这五项经由丝路流传的乐器为主角。第三乐章,钟耀光利用中古时代法国作曲家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的《垂怜经》来创作,让东西方融合的声响更贴近〈整合〉的主题。

第四与第五乐章分别是两团的单独独奏,以南管的《梅花操》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来代表〈保存〉及〈相遇〉。从台湾最有代表性的乐种和作品,到东方国家受到德奥音乐的侵入,各自突显自己的特色。而从第三乐章衔接过来,钟耀光做了极为漂亮的处理,他说:「《垂怜经》结束之前非常缓慢,有高贵、宁静的气质,所以我安排在结束前十多个小节,让南管《梅花操》的洞箫独奏出现,两个音乐交叠真的很棒,所以在这氛围底下则不中断演奏。」

为国家祈福

第六乐章〈创新〉规模最庞大,共分三大段。委托政务委员黄光男创作〈台北颂〉、〈玉山颂〉歌词,再加上巴洛克时代弥撒曲常用的〈Dona Nobis Pacem(赐我们平安)〉,间接为国家祈福。参考了马勒的《复活》,联合Loloko布农青年合唱团及市国附设合唱团约两百人,将推到世界的气势发挥到最高点。

从台北、台湾到走向世界,同时具有安排上的逻辑,在东西乐交融中更考验著作曲家的功力。市国精心策划的音乐会,让观众在一场节目中可以完整听到外来德奥、自己文化,更包含了作曲家将两种不同文化结合的绝妙巧思。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