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雨2.0》(2013台北艺术节 提供)
艺号人物 People 中国剧场导演

王翀 从镜像中解构到互动

作品《中央公园西路》甫在五月来台,接著《雷雨2.0》又将在八月初「降临」,中国新世代剧场导演王翀带来的是中国剧场的新思考。他发起了「新浪潮戏剧」,对剧场的现实主义与整体国情的粉饰太平,提出质疑。他一方面在舞台上,一面演出一面拍摄一面投影,质疑剧场的虚拟与真实;一方面透过网路「2.0」的概念,对经典文本重新诠释,甚至解构。

作品《中央公园西路》甫在五月来台,接著《雷雨2.0》又将在八月初「降临」,中国新世代剧场导演王翀带来的是中国剧场的新思考。他发起了「新浪潮戏剧」,对剧场的现实主义与整体国情的粉饰太平,提出质疑。他一方面在舞台上,一面演出一面拍摄一面投影,质疑剧场的虚拟与真实;一方面透过网路「2.0」的概念,对经典文本重新诠释,甚至解构。

台北艺术节《雷雨 2.0》

8/9~10  19:30

8/11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25289580转192

虽然中国是一个需要跟市场与主流机制妥协的场域,但近年来发起「新浪潮戏剧」的王翀(读ㄔㄨㄥ),却是一个聪明的异数。

在主流戏剧教育只以伪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为尚的中国,要想作品风格深刻多元,似乎都得半路出家。而跟现在北京剧场青壮世代当红的几个前辈导演邵泽辉、黄盈一样,王翀在大学时代,也并非戏剧科班出身,在北京大学攻读法学的他,在大学时代就热爱看戏,还曾以「羽中德夫」的ID活跃于「天涯戏剧」等主要剧场论坛。

王翀在大学毕业后,跑去夏威夷大学攻读戏剧硕士,也曾在加州大学和纽约学习戏剧,翻译并导演了多部后现代戏剧,他的作品曾在中国、香港、台湾、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法国巡演,引起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王翀在二○○八年创立了薪传实验剧团,带著一批不满老现实主义传统的七年级年轻人,薪传实验剧团迅速成为中国最活跃的青年艺术团体之一。

照这样的脉络看起来,王翀很有可能变成每年只能在各地戏剧节上露脸的学术型导演,但凭借雅俗共赏的伍迪.艾伦编剧作品《中央公园西路》,他一跃成为市场关注度极高的名字,迄今已经巡演破百场以上、甚至于今年五月登陆台湾交流,而运用实拍影像与现场表演交错的《中央公园西路》,也成为他鼓吹的「新浪潮戏剧」先声。

新浪潮戏剧:舞台电影+记录式戏剧

回到五月的华山乌梅酒厂,虽然彼时王翀人在纽约、没有亲赴台湾,但跟伍迪.艾伦一样愤世多言的王翀,却以准确掌握中产阶级心情的《中央公园西路》摇滚华山。王翀将伍迪.艾伦的故事重新翻译改编呈现后,在舞台上除了五个戏剧角色,还有两位摄影师、一位影像导演,即时拍摄和剪接。

这种在台上不停会有摄影剧组干扰观众(或说是帮助观众打破舞台幻觉)的手法,是王翀现阶段在他的新浪潮戏剧中持续探索的方式;而新浪潮戏剧这个名词,虽是承续与致敬法国新浪潮电影而来,讲到底,却是王翀在质疑目前中国大环境的思考,从剧场的现实主义传统到整体国情的粉饰太平,都是王翀无法认同且试图辩证颠覆的。

但即使《中央公园西路》让王翀翻身成为卖座导演,于今看来,他却对自己的导演不甚满意:「表演太现实了,如果有机会重排的话,我想要去掉现实质感,突显喜剧跟无耻的交错感,强调黑色而真实的质感,再冷一些、再真实一些。」这种对于媚俗的害怕与反动,是来自于王翀对于中国现况的不满。

「从剧评机制就可以看得出来啊,现在中国没有公正的评论机制,对剧场的影响就是让剧场人对逐利没有底线。」王翀认为,中国的大环境有迷恋追求真实的传统,而戏剧殿堂跟大环境是相互呼应的,尤其从北京人艺以降的现实主义,向来致力于假造真实的幻觉,而剧场便可以经由建立真实的方式进行教化的目的,「但是那种迷恋已经腐败了,跟中国社会的假与虚伪是连成一气的,无处不在的,共产党天天在背诵虚假的,虚伪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共识。」所以他运用摄影与现场表演交错的新浪潮戏剧手法,讲到底,就是在质询为什么是真实,某个程度上,也是在深刻反思亚陶所说的镜像真实:人生才是剧场的复象,剧场才是真实。

王翀说,如果说电影《厄夜追杀令》Dogville是在用戏剧假定性在拍电影,而他的新浪潮系列,则是坚持舞台的假定性。虽然在台上大玩即时摄影,但王翀仍然很在意剧场的当下与不可复制性,虽然观众可以选择在剧场的银幕上看完故事,但就整场演出而言,所有的表演、摄影、音乐、音效都是现场制作的,要考虑所有镜头的调度、摆放、不能穿帮,演员还要在这个空间中迅速切换,那些故意给观众看见的切换、摆放、取景角度,就是王翀自我解构的方式。

记录式戏剧:不编剧,玩真实

除了即时影像拍摄剪接的舞台电影外,记录式戏剧是组成王翀新浪潮戏剧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与论述,在王翀的作品列表中,《阴道独白》、《乔布斯的美丽与哀愁》、《椅子2.0》可说是他探索所谓纪录式戏剧的一条重要脉络。

王翀定义的记录式戏剧,顾名思义,就是记录生活与世界当中的真实的内容。除了讲述女性性解放的著名作品《阴道独白》外,二○一二年王翀于北京翻译导演的《乔布斯(贾伯斯)的美丽与哀愁》,则是一出被《纽约时报》称为「所有有手机、并且有道德的人都应该看」的作品,还被《华盛顿邮报》称为年度最佳美国戏剧。《乔》剧是剧作家麦克.戴西(Mike Daisey)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他本是个苹果死忠粉丝,后来自己买机票去调查了苹果的工厂之后,对苹果帝国的存在、还有贾伯斯作为一个商业奸雄的存在有了全新的认识。而王翀更大胆地在去年翻译引进北京,虽然评价褒贬不一,但王翀对所谓真实的辩证探索可见一斑。

这两部作品启发了王翀,因为他观察真实生活中所具有的感动与冲击力,其实是矫揉造作的编剧艺术所无法企及的,所以他才选择抛却编剧艺术,直接进入一种记录真实的艺术创作中,也就回到了新浪潮戏剧的开端:「在舞台上重建一种真实,另外一种真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我们希望在舞台上用全新的方式来呈现一种生活当中的真实。」

王翀说所有的真实都是艺术家心中的镜像,不管是抽象派、立体派、现实主义绘画、印象派,其实全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真实,而他对于真实的著迷与提炼,在去年他参加铃木忠志策展之利贺戏剧节中的《椅子2.0》达到顶峰。

二○一二年的利贺戏剧节,主办人、日本剧场导演铃木忠志的命题作文主题是尤涅斯柯的剧本《椅子》,但王翀的《椅子2.0》,除了剧名,没有一句话跟尤涅斯柯的原文本有关,从头到尾就是四个演员掏心掏肺地讲述自己的生命经验,所有的话,所有的这些故事,所有在舞台上讲述的东西,没有一句话是编造的,演员自己就是自己。虽然在日本演出时引起很大的争议,但回到北京演出时,得力于演员的诚恳,观众却甚为喜爱。王翀说,他这样的尝试,其实消失的不只是《椅子》的剧本和剧作家尤涅斯柯,很大程度上,演员和表演艺术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人在向另外一些人讲述真实的故事。这是一种逆反传统戏剧样式,以及颠覆表演、扮演、再现等一系列的概念的全新的创作方式。

「2.0」系列  在大师肩膀的斜上方

相较于纪录式戏剧的取材真实人生,一直在试图颠覆经典的「2.0」系列则是王翀的另一端剑走偏锋。

将在今年台北艺术节亮相的《雷雨2.0》,与去年一系列的《海上花2.0》、《椅子2.0》、《一镜一生易卜生》(原本也想叫做《易卜生2.0》),这些带有「2.0」标签的作品,几乎成为王翀重新解读经典文本的一种表达方式。

很晚才开始用手机、几乎可说是资讯白痴的王翀,却聪明地直指2.0的真义其实指的是「互动」,是网路中互动式的新内容发布模式,从资讯发布的多重性、多终端模式中,把发球权丢还给观众。

而从网路到剧场,在这一系列解构大师文本的作品中,对于「2.0」的定义,王翀描述为「在大师肩膀的斜上方,而非大师肩膀之上。」力图在作品的呈现中与原作拉开距离,在文本的斜上方建立一个新的舞台世界,以大师文本作为起点,然后另立门户去探索自己的创作方式。王翀希望给中国戏剧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文本并非作品的全部,更不是唯一的做戏标准。从文本出发,既可能创作出更加精采的世界,也是对大师创新精神的一种致敬。「中国传统的话剧中只有一种解读,从基石上颠覆这样的误区,也是另外一种解读的方式。」王翀如是说。

《雷雨2.0》  放大女性悲哀的另类曹禺演绎

因为不满足于《哈姆雷特》有一千种演法,《雷雨》却只有一种演法,王翀便下决心要排出一版耳目一新的《雷雨》。得到曹禺家族正式授权的《雷雨2.0》,人物全部来自原剧本,但故事却重新改写,确定戏剧结构后,把原剧的台词往新故事里填充,于是熟悉原剧的观众会更加感受到《雷雨》与《雷雨2.0》穿越时空的「互文性」。

道地北京男儿的王翀,除了玩形式外,也挖掘出以往《雷雨》演出中鲜少被关注的女性主题,把繁漪与四凤加以放大,镜头在瞄准她们的同时,也窥探了她们的内心,他希望演员的微表情在萤幕上被无限放大、夸张,进而产生强烈的疏离效果,甚至加入原著中没有的画面,譬如有一段四凤很艰难地试图爬到柜子顶端放风筝的戏,就象征强化了像四凤这样生活在男权制度下女性的生存状况,她的人生和命运就如同这种攀爬,艰难而缓慢,风筝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放飞风筝就是放飞梦想或放下生活的种种镣铐,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王翀最后还是让没有线的风筝从天上落下来。

而在王翀的新浪潮系列中,《雷雨2.0》可说是规模最为浩大的一个,舞台像个小型的摄影棚,工作人员跑来跑去,现场拍的画面又呈现在银幕上,虽然也有观众反映难以沉浸入剧情,但王翀说舞台上看似忙碌无章的一切,都是他呈献给观众的内容,这也恰巧反映了我们的现代生活——2.0时代是一个忙碌无章资讯时代。而在中国的写实主义标准中,过去观众看戏,追求的就是所谓的「沉浸感」,但《雷雨2.0》恰恰就要打破这种「沉浸式」的表达,王翀说:「我们反对那种急于探索核心意义的、由于历史和教育原因形成的、一种标准的中国式饥渴。」

下一步:就是别让人困

甫从纽约归来的王翀,在纽约时也没闲著,以中国编剧赵秉昊所写的《爱神》,持续在舞台上探索长镜头使用的可能,还邀得台湾演员林微弋扮演一个中国人女生,讲述移民去美国、一个关于绿卡与假结婚的故事。

王翀承认,对于演员表演节奏的掌握与设想是他需要加强的一环,上海观众看故事,北京观众看形式,但讲到底,公平地说,导演可以是思想者,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舞台趣味而存在的,工匠还是导演必备的技艺,「说白了就是别让人困。」王翀说,他不否认现在的中国,剧场是一个花钱买身分的地方,让观众表现你的档次在那,「小众趣味是需要花钱来买的,这是消费的某种诉求。」像「廿四小时反恐任务」这样的影剧作品,提供意义交流、智力游戏,就是王翀在文本上所追求的效果,另外王翀对于奇观效果也有持续的执念:有趣的舞台假定性、营造与打破的同时进行,不能相信的视觉效果,都是王翀接下来会持续努力深化的方向。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 中国北京,新浪潮戏剧发起人。北京大学法学士、夏威夷大学戏剧硕士,也曾在加州大学和纽约学习戏剧。
  • 近年导演作品:《渴爱crave》、《自我控诉》(2009);《哈姆雷特机器》、《京具》(2010);《中央公园西路》(2011);《一镜一生易卜生》、《海上花2.0》、《乔布斯的美丽与哀愁》、《椅子2.0》、《雷雨2.0》(2012);《地雷战2.0》、《爱神》(2013)。
  • 曾获2012年《新京报》年度新锐艺术家、利贺亚洲导演戏剧节评委会奖、2009年蒙洛里爱国际戏剧节大奖提名。
  • 现任导演与自由翻译,薪传实验剧团创始人。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