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京和的精湛琴艺,让她被誉为「小提琴女王」。(时艺多媒体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重拾琴弓 小提琴女王旋风登「台」

手伤后复出 郑京和独奏会让人重温当年

这位表情坚毅的女子,手上的琴与弓,就是她纵横天下的利器——郑京和,少数能在国际乐坛与西方名家相抗衡的东方女子,她精采的演奏与录音,总是能以犀利的力道直捣人心,铭印久远。之前因手伤休养多时的她,去年重新复出,十月她将以六十五岁之龄再度来台,以贝多芬、舒伯特及佛瑞的曲子,与好久不见的乐迷们重温当年。

这位表情坚毅的女子,手上的琴与弓,就是她纵横天下的利器——郑京和,少数能在国际乐坛与西方名家相抗衡的东方女子,她精采的演奏与录音,总是能以犀利的力道直捣人心,铭印久远。之前因手伤休养多时的她,去年重新复出,十月她将以六十五岁之龄再度来台,以贝多芬、舒伯特及佛瑞的曲子,与好久不见的乐迷们重温当年。

古典天后传奇再现—郑京和小提琴独奏会

10/27  19:30 高雄至德堂

10/29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

INFO  02-66308288、07-7436633

故事,要从那一场音乐会说起。一九七○年,当时的指挥普列文带领伦敦交响乐团演出柴科夫斯基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那是一场慈善义演,担任小提琴演奏的郑京和对台下观众来说只是个无名小卒,况且这场音乐会只不过是她赢得大赛后履行的合约。

一个东方女子 惊艳西方乐坛

伦敦乐界通常不对这类的义演做评论,但郑京和精采的表现,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喝采,在演奏结束后连乐团团员都为她起立鼓掌的盛况,使伦敦报界不吐不快,纷纷对这场热情的表演提出评价。从此,这位来自韩国的女子打破了西方既有的印象,东方人的琴声,也可以这么地宏亮、且直捣人心。

其实郑京和最开始接触的乐器并不是小提琴,而是钢琴。四岁开始学习的她虽然对这个庞然大物不是太有兴趣,倒也能够驾轻就熟。但后来母亲给她一把小提琴之后,她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会唱歌的乐器。拿到小提琴之后,郑京和的音乐能力开始展现出来,到了九岁更以神童之姿,和当时的汉城(今首尔)爱乐演出孟德尔颂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韩国乐界赞为是「难得一见的音乐神童」。

十三岁时,父母将她带往纽约,受教于廿世纪重要的小提琴教育家葛拉米安(I. Glamian),与当今知名的小提琴家麦可.拉宾(M. Rabin)、帕尔曼(I. Perlman)以及祖克曼(P. Zukerman)同为门下。不久后,她便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全额奖学金,进入茱莉亚音乐院就读。实际上,根据她的母亲李元淑所撰写的传记中,这位影响她生命的恩师之一,起初并没有收她为徒的意愿,因为他认为这个年记的女孩渐渐成长,就会因为谈恋爱而疏于练琴。但郑京和的决心让他信服,而全神贯注于音乐演奏的承诺,也果真让郑京和一步一步地用琴声感动了全世界。

历经波折  稳坐小提琴女王地位

一九六七年,在列文崔特音乐大赛(Leventritt Competition)中,众多参赛者在层层阶段中铩羽而归。终于,决赛出炉了,然而结果令人吃惊,参赛的祖克曼及郑京和两人竟平分秋色。这样的意外,让这场比赛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为了分出胜负,大会破例让两人再战一场,但是比完却仍旧分不出高下。经过讨论,最后只得判定两人并列首奖。

获奖之后,郑京和名声大噪,邀约也增多。在各地展现的精湛琴艺,更奠定了她在廿世纪后期国际乐坛的地位。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曾称赞她为「英国艺文界最重要的推进者之一」、英国《BBC古典杂志》评选她为世纪百大演奏家,更甚者,还有媒体以「小提琴女王」来比喻她的风格和成就。为了她缔造的佳积,韩国政府还在一九七二年授与郑京和最高荣誉——国民褒章。

挥别手伤  再与乐迷相见

郑京和灌录的专辑,相信是陪过乐迷们走过岁月的精神食粮。的确,她的录音就像她的演出一样成果斐然。虽然她是当初DECCA公司慕名找来与EMI的帕尔曼抗衡的对象,但在唱片大厂策略性的运作之外,不论是演奏会或录音里所表现的音乐性与技巧性,都让两者相辅相成而大获成功。唱片的热销让她的名声在各国不胫而走,演奏会的精采程度也使唱片更加热卖,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与其他女性同辈比较起来,她的舞台肢体外放又夸张;颠覆女性的温柔婉约,她是热情又具个人定见的。然而她的舞台丰姿在她结婚生子、减少演出场次之后更变得难得一见。二○○四年原本预定来台却因病取消,传出手伤退隐的消息更让乐迷大为惋惜。所幸去年重新复出,DECCA并加码为她发行登台四十年的套装向她致敬。阔别多年,今年她将以六十五岁之龄再度来台,以贝多芬、舒伯特及佛瑞的曲子,与好久不见的乐迷们重温当年。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傲立乐坛的郑氏家族

音乐,对郑京和来说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由于父亲热爱古典音乐,母亲又是音乐老师,因此他们坚持让七个孩子全部学习音乐(原有九位,但她的两位弟弟在韩战期间过世)。郑京和排行老四,兄弟姊妹中除了小提琴之外,还有长笛、大键琴、单簧管、钢琴、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乐器,长大后并且有六个人都以音乐为职业。

他们的家庭被比喻为「音乐艺术的摇篮」,也成为韩国最著名的音乐世家。其中最有成就的除了郑京和之外,就是拉大提琴的老三郑明和及钢琴转指挥的郑明勋了。早年三人常以三重奏的形式录下贝多芬、布拉姆斯、德弗札克、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备受好评,一九八八年更由郑明勋担任指挥及钢琴,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特别的是,郑氏姊弟的组合还获得联合国反毒品计划的任命,成为荣誉大使。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