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面缸》由吴兆南老师、尹来有、谢冠生、吴海伦、汪胜光主演。(国立国光剧团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欢喜贺岁 国光剧团呼唤「小丑报到」

吴兆南、张铭荣、刘复学 三老策马助阵

岁末年冬,又是欢喜过节时!今年国光剧团特地推出「小丑报到」,将搬演近年少见的十三出民间小戏,不仅当家老生唐文华、全能旦角魏海敏不计形象扮「丑」演出,更邀请相声大师吴兆南、上海昆剧院名丑张铭荣、已退休的复字辈名丑刘复学助阵,以深厚的火候在岁末隆冬与观众分享温厚的戏情人情。

岁末年冬,又是欢喜过节时!今年国光剧团特地推出「小丑报到」,将搬演近年少见的十三出民间小戏,不仅当家老生唐文华、全能旦角魏海敏不计形象扮「丑」演出,更邀请相声大师吴兆南、上海昆剧院名丑张铭荣、已退休的复字辈名丑刘复学助阵,以深厚的火候在岁末隆冬与观众分享温厚的戏情人情。

国光剧团《小丑报到》

2013/1/4  19:30   2013/1/5~6  14:30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

INFO  02-29383567

丑戏多是玩笑戏谑性质的小戏,看似难登大雅之堂,其实需要多年苦练与舞台经验才能累积深厚功力,表演的拿捏及现场气氛的掌握必须恰到好处,同时这些戏的内容也充满丰富的生活气息和幽默、世故和练达的人情味。国光剧团岁末公演「小丑报到」推出《锯大缸》、《送亲演礼》、《小上坟》、《小放牛》、《打面缸》等十三出近年少演的民间小戏,不仅当家老生唐文华、昆曲小生温宇航、全能旦角魏海敏不计形象扮「丑」演出,更邀请相声大师吴兆南、上海昆剧院名丑张铭荣、已退休的复字辈名丑刘复学助阵,以深厚的火候在岁末隆冬与观众分享温厚的戏情人情。俗话说小丑是「戏里甘草、人间至宝」,农历年前的小丑报到,要让观众开心一整年。

小戏生猛辛辣  扎实功底搬演

小戏常以喜闹风格呈现,然而艺术总监王安祈强调,小戏不只是调笑而已:「民间戏曲的价值不能从文辞看,也不能讲究剧情的逻辑合理性,甚至人物内心有时也不细细剖析,而是以粗线条笔法,把小人物生存方式摊开来直接呈现。」没有文诌诌的引经据典,没有抒情叙事的调和,也没有悬宕逆转冲突和解;不细腻剖陈辛酸,也不强调强颜欢笑的做表,没有控诉,没有批判,只是把生活样貌如实呈现,生猛锐利直接辛辣。但小戏也要严格扎实的「功法」,踩跷、花梆子、耍眼珠、吹胡子,高难度的技艺展现最真诚的人生,这就是市井小民的审美乐趣。

王安祈说,国光的丑角人才甚多,从最资深的尹来有,到当红的陈清河、谢冠生、许孝存,突飞猛进的陈元鸿,以及后起之秀陈富国、傅威翰等,在这系列里各展所长,此外,三位资深丑角前辈领军坐镇,使得演出更添看头。

三老挑梁登台  老姜让你笑开怀

吴兆南本是京剧演员,与胡少安、李万春、李丽华等京剧名角都同台演过,只因相声成就太高,让人忘了他原是京剧圈内人。此次重回老本行,挑梁主演《打面缸》和《纺棉花》。吴兆南谦称,京剧相声一家亲,他认为自己:「还是个小小戏剧演员、说相声的人,应该尽自己责任,只要还能服务一天,就要尽自己力量来贡献,让大家听了相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阖家欢乐。」值得一提的是,《纺棉花》将由魏海敏主演思春少妇,吴兆南与唐文华分别主演真、假丈夫,王安祈亲自编写脚本。由于此戏可以随意串联穿插小曲,看三位名角如何说学逗唱临场飙戏,尽展绝学。

张铭荣是上海昆剧团一级演员,与蔡正仁、计镇华、岳美缇、梁谷音、刘异龙、王芝泉等名家都是「昆大班」同窗。这回与国光的昆剧巾生温宇航合演《湖楼》一折,即「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的精采段子。王安祈说,她特别欣赏张铭荣老师从表演和人格特质里所透出的质朴温厚,就像是邻居家人,多元展示市井风情和生命面向,亲切有味,丰富深刻。所以特邀张铭荣来作为「小丑报到」里「昆丑」的代表,展示表演的典范意义。温宇航此剧也是由岳美缇亲授。

刘复学名列复兴剧校「复字辈」,与曹复永、叶复润、赵复芬、曲复敏等名角,代表台湾本土京剧教学体系培育出来的第一届菁英。刘复学在国光剧团多年,参与过的传统戏不计其数,京剧大师裴艳玲慧眼独具,形容他「京味儿」十足,韵味醇厚。刘复学虽已隐退多年,近年仍教授国光青年丑角陈元鸿、陈富国等。此次将主演拿手好戏《送亲演礼》与《孔雀东南飞.织绢》。

艺术家请回答-张擎佳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京剧中小戏的起与落

京剧起源于民间,吸收小戏甚多,民间小戏进入京剧班后,常大量融入京剧的技艺,例如《五花洞》,原来只是小丑小旦的小戏,但京班加上后半大开打,剧名又叫《扫荡群魔》;而在梅尚荀程四大名旦灌过唱片之后,更形成四句西皮慢板各展一句流派特色的传统,小戏就不只是民间趣味了,更有流派唱工的较劲。《纺棉花》更是特别,此剧由吴素秋、言慧珠、童芷苓唱红。戏里融入南腔北调、大鼓弹词、流行歌曲,什么都能唱,为的是展现演员的各项才艺。其他诸如《花子拾金》、《戏迷家庭》、《十八扯兄妹串戏》都是为了表现演员多能,剧本并无定版,剧情只是个框架。

当老生、青衣相继成为主角后,小戏逐渐退居垫戏或开锣。过去,一个晚上的戏可演到四、五小时,然而正戏才一个多小时,前面必须有出旦角戏,也可能插一出武戏,再加一出小花脸玩笑戏当开锣,才够得上一整个晚上。这样的排戏是常态,所以小花脸戏经常可见。如今,演出长度缩短,又多以首尾俱全的整本大戏为主时,别说小戏了,连武戏都很难安插。民间小戏被吸收进大戏班以后,遭到边缘化,是难逃的宿命。(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