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是北京近两年颇受瞩目、票房满座的小剧场戏剧,除了荒诞喜剧的趣味与背后探讨主题的深度,透过网路社群的传播,口碑酝酿出的效应非常可观,对宣传资源少的小剧场戏剧来说,《驴得水》算是这两年北京一个以口碑建立票房基础的最佳范例。
驴得水是一位英文老师,也是一位铁匠,但事实上,他是一头驴。
英文老师、铁匠与驴的关系很简单。
从前从前在很远很远的缺水山村里有一个小学,因为那个地方太穷苦了,校长和老师们要想尽办法给家长好处才能让小孩到学校上课。一天,校长和老师们开会,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增加学校的收入才能把学校办下去,于是决定多报一个老师的名额到教育局里,多一份薪水,可以多让一些小孩到学校上课。驴得水是每天为老师们到远地挑水回来的驴,是大家的亲密伙伴,于是校长就以牠的名字报了一位英文老师的员额。事情很顺利,驴得水的薪水发下来了,大家欣喜若狂。但是,伴随著一封教育局来的电报,隔天就要派督学来视察驴得水的教学情况!于是,为了保住办学的理想,他们临时抓了铁匠充数,一出疯狂的荒诞剧就此展开……
戏有意思 走红更有意思
荒诞剧可能更多的是在剧情上的没有逻辑或反逻辑,以此来刺激观众的思考,但导演周申在《驴得水》中所谓的荒诞,倒是把一般人理解的现实中的逻辑与舞台戏剧作了巧妙的平衡,既不平淡也不把夸张做到极端,且出之以笑闹戏谑的形式,达到舞台效果与娱乐效果,同时也保住了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探讨「知识分子的命运、探讨人性、探讨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这样沉重的主题,如此在舞台上凝炼成一出让观众心有戚戚焉且有趣的戏剧。
戏本身有意思,但它的走红更有意思。在北京,小剧场的票房重要的不是演出前的行销宣传,而是演出后的口碑相传。《驴得水》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二○一二年六月,《驴得水》首轮演出,观众稀稀落落,但看过的人都觉得这个题材有趣,在笑闹之余也极能发人深省,是部好戏。经过导演编剧的修整后,第二轮十场开演了,场场爆满。之后,好评不断,票房长红,到了二○一三年的三月演出第六轮的时候,仍然一票难求,被称为「史上最神驴」之「得水」效应。《驴得水》被公认为是北京这两年来最好的一部戏。
同年三月十二日,北京市剧协还很难得地为此剧开了一场专题研讨会,对此剧内容、形式及其市场效应作了多方面的讨论。二○一三年四月,上海戏剧谷主办的第四届「壹戏剧大赏」把新增加的奖项「2013年度小剧场戏剧」颁给了《驴得水》。自首演至今不到廿个月,《驴得水》经过几度修整,共演出十二轮近八十场,这个数字在小剧场的剧目里虽不是最「牛」的,但其口碑效应却是不可小看的。
网路口碑传播 更有效益
据统计,二○一三年北京市售票演出的话剧共有四千三百零一场,平均一天大约有十二场话剧的演出,就算我们把大剧场话剧和纾压剧的演出去掉,每天至少也有三或四个小剧场话剧的演出,在如此紧实的演出密度中,要做到出类拔萃确实很不容易。
碍于成本,小剧场话剧的演出不可能有太大的宣传行销预算,北京是两千三百万人口的超大都市,传统的宣传方式(如贴海报、发宣传单,登报纸杂志广告或甚至做地铁公车广告等)不是太贵就是效果不佳,免费的网路资源就成了主要的宣传管道,只要找到对的目标对象,微信和微博对于讯息的传播和口碑的发散都特别快速有效。毕竟小剧场的基本观众以文青或类文青居多,戏的主题与戏的品质对他们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因此,看了戏心有所感,立即在微信、微博上抒发分享,戏的命运可能就此决定。北京小剧场话剧因此有了这么一个类似自然生态一样的宣传行销方式,靠著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当然,口碑不好,戏自然也就因此演不下去了。
《驴得水》算是这两年北京小剧场话剧中一个以口碑建立票房基础的最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