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政战学校影剧科毕业的演员,中断演出十年后因缘际会进入小剧场、甚而登上大舞台,吴焕文的表演一直秉持从生活出发的基调。从完全不会说台语到全程以台语演出,吴焕文的表演生涯,也带给他生活多采多姿的收获。
吴焕文毫不费力地回想起第一次上台的经验:「高中时的教官指派,演父亲角色。」他还强调说,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紧张,很单纯就在舞台上把对手演员当作是真的女儿,根本没想到这只是演戏。
这样傻愣愣的演出,经验充满美好,成功的反应也奠基了他日后表演的基调:演员在舞台上不是要做作、不是要模仿,反而就是要真实的生活。若不是生活,就不是舞台。
花甲重回舞台,与田启元合作经验美好
第一次关键的经验,再加上父母无法负担大学学费,让他高中毕业就选择进入政战学校影剧科,一路演出,直到退伍。退伍后,他开了一家小电器行:「我家现在还堆满各式电器」。平顺稳当的生活却因为大卖场的兴起,迫使他结束了经营十年的店面。此时,却刚好看到报纸上「魅登峰剧团招收团员」的广告,闲著没事就去报了名,生活再度与表演结合。
如此政战背景且已年过花甲的吴焕文,与前卫小剧场导演田启元的合作《甜蜜家庭》等戏,却是他最难忘怀的美好经验,他从没遇过一个如此毫不约束演员、自己本身又极具爆发性与创意的导演。而吕柏伸导演的《终局》则是让吴焕文大大吃苦,但也获得最多的演出。吴焕文认为《终局》中,他整个人塞在缸中、只露出肩膀以上,所有能表演的元素只有头部和声音,是极大的挑战。
但其中最令人传诵的,应该是他从一个完全不会说台语的外省人,到可以流利地用台语演出,问起如何练习?他简单说:「就是录成光碟一直听一直听」,他觉得比较有趣的是,现在聊天时已经会无意识地加入台语,很自然地用台语回应。真的是生活即舞台。
体力是最大考验,享受演戏是最大收获
吴焕文名声逐渐茁壮,邀演也接连而来,但他说:「其实我越演越怕,因为演的越久,越是发现其中的学问太多」,好长一段时间根本觉得自已不会演戏,「因为表演有太多『眉角』」(台语)。还有,虽然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自己在表演时较容易地唤起许多的情感,但体力却是最大的考验。每个年轻人可以吃完中餐就一直兴致高昂地排到晚上十点,而吴焕文每排两小时就得告假说:「我没电了。」
但剧场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阉鸡》排戏时,年轻演员一句:「演戏是要你去享受」,再次让他换了角度思考,的确,纵使体力不佳,但一旦把演戏当成享受,舞台上的分分秒秒将不再是令人疲累无聊的工作。人生不也是吗?而这也是多采多姿舞台带给他生活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