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林霍夫之死》演出当代事件,未料这次演出引发抗议风波。(大都会歌剧院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遇上市场艺术不自由? 大都会歌剧院与迪士尼惹争议

艺术创作自由遇上金主或市场,是不是就得妥协弯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克林霍夫之死》因犹太团体抗议,取消了给全球观众的电影院同步转播,据说重点在安抚赞助金主,招致批评;而改编自知名音乐剧的迪士尼圣诞大片《魔法黑森林》,据原作曲家松罕透露可能因担心不够「老少咸宜」而会把其中某歌曲删除,也让人哗然。

艺术创作自由遇上金主或市场,是不是就得妥协弯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克林霍夫之死》因犹太团体抗议,取消了给全球观众的电影院同步转播,据说重点在安抚赞助金主,招致批评;而改编自知名音乐剧的迪士尼圣诞大片《魔法黑森林》,据原作曲家松罕透露可能因担心不够「老少咸宜」而会把其中某歌曲删除,也让人哗然。

「言论检查」是艺术创作者最痛恨的字眼,古今中外无数的剧作家、小说家、歌剧作曲家、电影导演和检查单位对抗过,有的人赢了,有的人输了,即使作品最终面世,也很难说我们看到的就是创作者心中最理想的模样。

有权挥检查剪刀者,传统上是政府和教会,但是今天大多数的民主国家,都不再这样明目张胆地去控制艺术创作,尤其是在像美国这样言论自由受宪法保障的国家。但这是否表示艺术家就能畅其所言?其作品能不受限制地流传?纽约最近就有两个例子证明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大都会「自宫」安抚犹太金主

大都会歌剧院上个月在场外几百人的抗议声中,演出美国当代作曲家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克林霍夫之死》The Death of Klinghoffer。这部作品以一九八五年一椿国际事件为本,四个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的成员,当年十月挟持了一艘地中海渡假邮轮,被绑架的四百人中有一位美籍犹太裔的乘客克林霍夫(Leon Klinghoffer),这个中过两次风要坐轮椅的乘客成为牺牲品,被绑架者枪杀、尸体连轮椅一起丢下海。

歌剧创作者包括亚当斯、作词者古德曼(Alice Goodman)和原始导演谢勒斯(Peter Sellars)一向主张歌剧要与当代社会接轨,他们首次合作就是以华盛顿和北京重展外交关系为题的《尼克森在中国》Nixon in China,《克林霍夫》是一个更具争议的主题,但是自一九九一年首演以来在欧美各地演出了廿次,从未引起如此回这样强烈的抗议,包括当年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和二○○九年在茱丽亚音乐学院,在去年冬天大都会宣布剧码时,也没有人预料会有这样的反应。直到今年夏末以Anti-Defamation League为首的犹太团体突然表示反对,经过协商,大都会宣布戏照演,但取消原定在全球六十八个国家地区的电影院即时转播。然而主事者各让一步只是让其他人更理直气壮表达不满,演出期间反对者抗议不断,大都会也遭来言论检查的批评。

这是自一九九九年市长朱利安尼因为反对展览而威胁要删除布鲁克林博物馆拨款以来最知名的艺术自由事件。大都会起初的解释是此剧非反犹太,但当前许多地区(像是欧洲)反犹太情绪高涨,担心会引起不良反应,这不但是让人产生更多疑问。真正的理由其实是剧院经理日前在广播访问里所说的,要「安抚」(appease)反对者,其中有些是大都会的重要金主。所以说穿了就是为荷包打算。

迪士尼大片删歌以便老少咸宜?

大都会剥夺了纽约外的观众自己判断的机会,但另一个例子则大家都有机会,那就是迪士尼今年圣诞节大片《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这部由梅莉.史翠普主演的电影,是改编自音乐剧大师松罕(Stephen Sondheim)的同名音乐剧,他把几个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小红帽〉、〈灰姑娘〉、〈杰克与豌豆〉、〈长发公主〉串在一起,但是给它们与原来不同的结局。

今年夏天他在和一群高中音乐老师对话时透露,迪士尼担心婚外情、长发公主死亡的情节不能老少咸宜,描写两个角色一时贪欢的歌曲〈Any Moment〉可能因此删除。消息传出后立即引来言论检查的批评。如果像松罕这样在过去五十年来最具原创性最不向商业妥协的音乐剧创作者,都要向迪士尼低头,其他人那里还有坚持的可能?至于这些音乐老师,很多都是面对了强大的压力,坚持在学校里演出具争议性内容(如同性恋)的音乐剧,让松罕的妥协更加反讽。

音乐剧迷的社会影响力与犹太团体自然不能相比,但在其小圈圈内也有一定分量,所以松罕后来发表声明,说他在谈话时还没看过最后版本,看过后他可以保证〈Any Moment〉还在电影里。至于其他情节有没有改动,他还是语焉不详,只有留得电影上片时才知了。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