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艺会的「表演艺术评论台」网页。(取自网路)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2014表演艺术回顾/现象观察 现象4:国艺会艺评专案开跑,艺评遍地开花

网路平台多元纷陈 「深度」与「对话」仍待耕耘

国艺会「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让艺评人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专注于评论书写,并在「表演艺术评论台」发表,呈现出表演艺术评论遍地开花、多元纷陈的美好荣景。从纸媒到网路,评论的写作重心也有转移,多为看过戏的人而写,以分析与评价为重。但网路平台的框架多以单一作品为评论标的,少见深度的趋势型评论,而评论是否能超越文字,以口头或座谈影片呈现,打造更多公共性与对话?

国艺会「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让艺评人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专注于评论书写,并在「表演艺术评论台」发表,呈现出表演艺术评论遍地开花、多元纷陈的美好荣景。从纸媒到网路,评论的写作重心也有转移,多为看过戏的人而写,以分析与评价为重。但网路平台的框架多以单一作品为评论标的,少见深度的趋势型评论,而评论是否能超越文字,以口头或座谈影片呈现,打造更多公共性与对话?

二○一四年在剧评环境上有一大跃进,特别是国艺会所推出的「表演艺术评论人专案」于六月初选出十位中生代与新生代剧评家,包括了叶根泉、林乃文、吴思锋、白斐岚、林育世、樊香君、吴岳霖、吴政翰、吴牧青、黄佩蔚等人。这专案给予这些评论人相当程度的经济资助,让每位作者在一年内可以专心写出廿篇评论文字,并发表在「表演艺术评论台」上。

纸媒空间缩减  转战网路是大趋势

我们可以从更大的脉络,也就是评论环境的变化,来切入此事件。首先是大众阅读习惯的变化,看报的人愈来愈少,平面媒体的艺评空间也在压缩。这是个全球化的现象,不只是剧评。即使在美国,电影评论空间也在萎缩,以往报社养得起的专业影评人,近年来都因为报社缩减人事而失业,只好纷纷转战网路。二○○九年的纪录片《为了爱电影:美国影评史》For the Love of Movies: The Story of American Film Criticism,就已观察到这个现象。

剧评家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他的文字功力可能就变成替剧团写宣传稿,最终失去剧评家应拥有的独立性。剧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表演艺术是当下的艺术,剧评家记录下属于他个人视角的时代观点,将演出从稍纵即逝的当下,拯救出意义的片段。

虽然纸本剧评依旧存在,如《PAR表演艺术》杂志与Art Plus都有固定的评论专栏。但不可讳言,评论已经从原本的公共领域退到半公半私的网路世界。这对评论书写风格也有大影响。以前在报刊媒体写评论文字时,评论家很清楚他所面对读者,大多是没看过这场演出的,所以他需要去描述演出的相关细节,介绍整出作品的梗概,服务那些没有机会看到现场大多数读者。

写给看过戏的人看  网评著重分析与评价

以领军「新批评」(New Criticism)文学运动著称的美国哲学家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认为,所有的艺术评论都牵涉到四个层面,即描述(describe)、分析(analyze)、解读(interpret)与评价(evaluate)。报刊评论免不了会在描述与解读上多下些功夫;当剧评从平面媒体转到网路上时,评论重点也随之转变。

我们要知道,网路并非是全然客观的存在,某种程度更接近唯心主义的运作方式,也就是你知道这出戏或这个导演,然后你刻意去查,你才会看到相关文字。这跟一份报纸或杂志版面,用各种排版与印刷来吸引你浏览的状况,完全不同。

网路上的剧评文字,像表演艺术评论台或台新艺术基金会“Art Talk”网站的文章,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演出,这些文字比过往报刊的剧评更加专业,更加著重在分析与评价的部分,因为这正是专业剧评人所擅长之处。

于是出现了一个现象,这些文字几乎都是给与这出戏相关的人阅读的。简单地说,如果不是写给创作团队看(剧评给导演笔记),不然就是给看过戏或将看戏的观众阅读(消费指南)。换言之,文章描述的部分变少了(一方面是网路阅读的字数限制,再者是网路上都找得到演出介绍),主要著重在分析与评价上。

评价就是说这出戏好不好看,喜不喜欢,也是一般非专业评论最常著重之处。有在人脸书上写说某演出很棒,我很喜欢,也可算是剧评的一种。但是,在专业分析与评价之外,网路剧评最常忽略的,是解读,去针对这个作品对这个时代与这个社会的意义,做出阐述,而非只有给出评价。

网路平台框架之下  趋势型评论消失了

前法国文化部戏剧总监Jean-Pierre Wurtz:「我走出剧院通常不是想这出戏是否成功,而是想它是否是必要的,如果失去这部作品,它会使我们的生活或历史缺少了什么。」这个思考,就是解读的开始。

公部门或私人基金会的网路平台所提供的,是一群固定的专业评论人(至少每年一期),他们对相关发表的平台,有固定的义务,即针对一定数量的个别演出做出评论。但在此同时,我们也发现,趋势型的观察与评论(一次针对好几出戏作一些文化观察),也在这种框架底下消失了。

这种趋势观察、专题或文化评论,依旧是平面媒体所擅长的,譬如《PAR表演艺术》杂志经常有一些当代表演趋势专题或是年度观察报告,而这在网路平台上却依旧少见。剧评人不是只针对某出戏写评论而已,作为一位享有特权的观众(他可以免费看很多戏,至少一定看得比一般观众多),他还有任务从当下演出中,解读出未来趋势与时代意义。

超脱文字呈现  多样形式评论拓展公共性

当有人付钱让评论者在网路上写剧评时,我们除了得到一篇篇专业评论外,如何能再扩大网路评论的公共性呢?我觉得要抛弃报刊剧评的模式,不能只著重在文字。网路的特点是对影音媒体的包容性,应该有更多口头评论、网路电台讨论或座谈短片。

评论不能怕说错话,看完戏一个礼拜后才写的文章,往往已受到公众意见的左右。本来觉得这戏很烂,听到大家都说好,下笔也变轻了。如果是刚看完的剧评会,对话过程中的意见相左,很容易在意气用事的情况下激化,一些真实想法会更容易脱口而口。那种即时的对话交流,可能是读者与创作者更想知道的。

我们需要不同观点,但它们应有对话关系,否则多元就是混乱而已。

延伸阅读英国剧评广播网站www.theatrevoice.com,有大量的趋势评论,多位剧评人参与的谈话节目,以及台湾目前最缺乏的机制——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秋天艺术节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