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剧场演员、编导魏隽展而言,「动身体」是从小「玩」到大的,从业余到当成职业,一颗玩心始终伴随,也让他敢于挑战当「舞者」,参与骉舞剧团《继承者I、II、III》与《I’m Still Here 爱情如是继续》等舞蹈制作,从中玩出创作新意。
从小到大,魏隽展对「动身体」并不陌生。小时候玩布偶,是最早的操偶经验,国中读民俗体育班,从跳绳玩到扯铃,已是表演。自习课里,老师找人上台表演,会自动举手,开始组织同学,谁当什么、谁做什么,是最早的导演工作。
从「玩」开始的身体训练
回想起来,关于身体,魏隽展好像都是从生活中的玩乐开始,从来不是正规的训练。直到辅大外文系大三时参加第一个演员甄选,演出同党剧团《恋人物语》,也才开始算入行,然后,再也没离开过剧场。对魏隽展而言,使用身体是很自然的行为,玩乐游戏就已经是了,差别只在于,成为职业后,如何系统、纪律、内化,然后不断检视、打破、重建,但玩心是相同的。
从玩乐到入行,还是有过程。年轻时求知若渴,有机会就不放过。因为演出纸风车剧团《小小羊儿要回家》,与国光剧团合作,扎实练了京剧身段,教育部办「艺术与人文学科」教育研习,邀请吴静吉与金士杰老师带兰陵剧坊「经常性演员训练方法」,趁著当课程助教、做示范,顺便放进口袋。就这样,操偶、默剧、舞踏,也都是一遇到机会就趁机学起来,而这十几年学起来的工夫里,太极成为最近每天固定的身体练习,客厅、公园就是健身房。
玩中学、做中玩
二○一一年参与骉舞剧团《继承者I、II、III》,对魏隽展来说,则是非常深刻的「外行人经验」。与专业舞者练习,一开始就是古典芭蕾暖身,顿时觉得自己简直是低等生物,后来他找到方法,心情才从慌张到放松。秘诀在于:重新设定目标,十个动作跟不上,就先跟两个,然后三个、五个。不需要有「自己应该要很好」的压力,随时做好被打散、重组的准备。还有一个关键是:当游戏玩。
去年十一月与余彦芳、苏安莉合作《I’m Still Here 爱情如是继续》,再次成为舞者,同样从「玩」开始发展作品,古舞团的即兴舞蹈,也是以玩愈开、愈好看出名,会找不会跳舞的他,大概也是看上他「很爱玩」的气质。十二月三缺一剧团作品《土地计划首部曲》里,深刻的议题,也让他「玩」出不沉重的故事。
不管演出行程多满,魏隽展都会留下给身体上课的时间。数月前访谈时,他才刚结束台南人剧团演员夏日学校「音乐剧演唱及表演工作坊」,访谈结束隔几天,他就出发去新加坡,参加实践剧场主办,由法国导演Philippe Gaulier带领的表演训练课。对他而言,身体学习,都是带著「玩中学」的心情,创作,则像是「做中玩」。
如果要问给外行人的第一堂身体课是什么?魏隽展可能会说:就在生活里好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