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科伦》是一则科技文明的未来寓言。(© Salzburger Festspiele / Bernhard Müller 国家两厅院 提供)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是人操控机器,还是人愈来愈像机器?

一九二七剧团《机器人科伦》 反思人类与科技的关系

以奥地利作家梅灵克科幻小说《科伦》为本,英国一九二七剧团的新作《机器人科伦》以全新故事反思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在这一则科技文明的未来寓言中,描述一款最新研发的高科技机器人「科伦」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样的声音和功能,能帮人类工作、购物,满足各种愿望;但等到人类的生活完全依赖他,才发现思想、行为、欲望已全被操控。

以奥地利作家梅灵克科幻小说《科伦》为本,英国一九二七剧团的新作《机器人科伦》以全新故事反思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在这一则科技文明的未来寓言中,描述一款最新研发的高科技机器人「科伦」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样的声音和功能,能帮人类工作、购物,满足各种愿望;但等到人类的生活完全依赖他,才发现思想、行为、欲望已全被操控。

2015TIFA—1927剧团《机器人科伦》

3/12~15  19:30

3/14~15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制造机器人,替自己工作。这种科技时代的想像并不是近代才出现,早在中古世纪的犹太民间传说中,即流传犹太法师能用泥土捏做假人,名叫「科伦」(Golem),它不会说话,但能听懂人类语言,只要将写上神秘文字的纸条放进它口中,它便会像活人一般动起来,任凭差遣。科伦的额头上写著“Aemeath”这个字,意为「神的真理封印」,若人类不再使用它,就必须将“Aemeath”前两个字母去掉,变成“meath”(死亡),否则科伦便会失去控制。

科技文明的未来寓言

一九一五年,奥地利作家梅灵克(Gustav Meyrink)最有名的科幻小说《科伦》Der Golem,即以这个神话为基础,在工业革命时期,反映了人们对于科技所带来伦理挑战的惶恐。一九二○年,由Carl Boese和Paul Wegener共同执导的默片电影《泥人》Der Golem, wie er in die Welt kam,改编自梅灵克的作品,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相隔近一世纪,英国一九二七剧团的新作《机器人科伦》也受同部小说启发,以今日的眼光和观点,创作出全新故事,反思人类与科技的关系。

身兼编剧与导演的苏珊.安德拉德(Suzanne Andrade)表示,她很早之前就读过梅灵克的小说,也对将该题材搬上舞台深感兴趣,却迟迟无法找到说故事的角度,直到有一天,她去图书馆翻找柯伦的资料时,才发现这则古老神话如此贴近现代生活。「虽然在图书馆,但我意识到身边的人却不断地在上网,不断地被电话干扰。」安德拉德观察,现代人在脸书等网路社群上,虚构了另一个自我,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没有安全感,这些都成了她编导《机器人科伦》的灵感。

《机器人科伦》是一则科技文明的未来寓言,故事描述有一款最新研发的高科技机器人「科伦」诞生,他有著像iphone的siri一样的声音和功能,能帮人类工作、购物,提供穿著、约会对象的建议,满足各种愿望。等到人类的生活完全依赖他,才发现思想、行为、欲望已全被操控。安德拉德强调,在人工智慧的时代,人类和机器的关系愈来愈密不可分,吊诡的是,危险不在于机器愈来愈像人,而在人变得愈来愈像机器。

黏土动画打造机器人科伦

形式上,《机器人科伦》融合现场音乐、手绘、黏土动画及真人演出。其中,最耗费时间与心神的,就属由黏土捏塑而成的主角科伦。动画设计保罗.巴利特(Paul Barritt)形容,科伦就像个难搞的大牌艺人,工作过程简直像恶梦,「天气太热他会融化,天气太冷他无法移动。他很有自己的个性,他的脸随时在变化,就像在诉说他的感受、他的故事。」对比于舞台上的投影技术,制作过程有种手作的美感,巴利特强调:「我试图让作品多一点人的温度,少一点科技的生冷。」

当《机器人科伦》演出时,观众如同以往被提醒关掉手机。「演出结束后,我看了看四周的观众,每个人像是反射动作般,从口袋或者包包里拿出手机开机,看看在刚刚的九十分钟里,有没有错过什么讯息。」安德拉德说:「科技生出一头猛兽,人心甘情愿被吞噬。而我们愈来愈难批判它,因为它无所不在,我们都置身其中。」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科伦传说」的演化与创作

科伦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古世纪的犹太教著作中,“Golem”之名源自“gelem”,意思是「原材料」,意指一些由不具生命的物质制造出来的假人。在传入欧洲之后,科伦的传说发生变化。在基督徒眼里,科伦是圣贤的别称,比其在犹太教中有著更人性化和神圣的理解。另有一些人认为科伦像就是早期机器人,虽然科伦并不聪明,但它可以重复地做同一个动作而不知疲倦。「科伦」一词甚至被用来比喻做事迟钝而不懂变通的蠢蛋。这些想法都偏离了这个名词最初的理解。

科伦的文学创作,可追溯自十七世纪的布拉格,故事中的犹太学者创造了一个「科伦」,以保护住在犹太区的犹太人免遭反犹主义的暴力侵扰。为避免麻烦,学者在科伦完成使命以后,总是自觉地把它重新变回为无生命的泥土。一天,学者忘记将科伦变回泥土,当城里所有人上教堂去做礼拜,科伦发怒毁坏全城。这个故事架构一直到十九、廿世纪都还在文学著作里出现,最知名的就是梅灵克的《科伦》。

科伦也是英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的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科幻小说《科学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的灵感来源之一,不同的是,传说中的科伦笨拙、鲁莽,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道自己有多笨或者有多无知;而在玛丽.雪莱笔下的科学怪人,虽然莽撞,但却善于学习,极富人性,懂得痛苦、同情、怜悯、爱慕、悔恨等人类的情感。(廖俊逞)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