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缺一剧团的《LAB贰号—穴居》(林政亿 摄 松山文创园区LAB创意实验室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2015表演艺术回顾/现象观察.趋势探索 试台、阶段性预演 广纳意见打磨精采作品 

现象6:创作先行试「错」,不再首演即彩排

台湾的表演制作,因经费不足也难有合适场地,通常没有机会先行试演,以便在正式演出前修正,这个情形今年稍有改变:除了有国艺会推出「排练补助计划」,让新制作发表前有经费加强制作与技术测试,台北艺术中心亦将迪化温水游泳池转型成为「台北试演场」,将开放给艺文团体作为排练与试演场域。而也有一些发展中的创作计划,先行安排公开的阶段性呈现,搜集观众的意见反聩,以让作品的想像跑得更远更好……

台湾的表演制作,因经费不足也难有合适场地,通常没有机会先行试演,以便在正式演出前修正,这个情形今年稍有改变:除了有国艺会推出「排练补助计划」,让新制作发表前有经费加强制作与技术测试,台北艺术中心亦将迪化温水游泳池转型成为「台北试演场」,将开放给艺文团体作为排练与试演场域。而也有一些发展中的创作计划,先行安排公开的阶段性呈现,搜集观众的意见反聩,以让作品的想像跑得更远更好……

加拿大知名剧场暨电影导演罗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曾分享道,自己的舞台剧即便正式首演了,却仍像试演会般,保有极大修改空间,随著巡回海外,作品仍会持续成长,保有旺盛生命力,广泛吸纳来自各方的反馈与意见。这份余裕对台湾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份奢侈幸福,当演出票券售罄登台亮相,往往也是宣告熄灯完结的时刻,即便有幸能做小小岛屿巡演,也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里难有大幅改动。

二○一五年,回顾台湾剧场里的喧哗盛宴,除了国家文艺基金会推出「排练补助计划」,针对新制作发表,抑或国际演出前之整备,补助经费加强制作与技术测试,提升作品完整度,台北艺术中心亦将闲置甚久的迪化温水游泳池,转型成为「台北试演场」,挑高与宽敞空间,未来将开放给艺文团体作为排练与试演场域。

在补助机制的推动下,许多团队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制作经验。例如,四月在台湾国际艺术节演出的《理查三世》,二月下旬就已在国家剧院先行试台:十月「舞蹈秋天」首演的《回》,早在五月就已在台大鹿鸣堂开放彩排,呈现阶段性成果。媒合科技与剧场的跨域作品——蔡柏璋《Solo Date》、周东彦《台北.哥本哈根》,乃至十二月份即将上场的三档「松烟Lab新主艺」展演,都透过更长时间的酝酿孵化、阶段试演,为创作旅程纳入更多冒险与玩耍的崭新路径。

在剧场里  寻找科技媒介的灵光闪现

由编导演剧场全才蔡柏璋,受电影《云端情人》Her(2013)触发所创作之单人独戏《Solo Date》,是由广艺基金会与奥地利林兹电子艺术中心合作「QA Ring指上环视—国际数位艺术展演跨域合创计划」之委创作品。背景设定在二○三七年,讲述一个失去挚爱的男人,因为哀伤不舍,借由储存的资讯重制逝去爱人。舞台上借由团队的巧妙合作,更迭幻化出一个又一个空间场域,在层层翻转的故事脉络中,探问人与情感的本质。该创作计划,不仅请来视觉统筹黄心健,加入强烈视觉概念等大量科技元素,邀请人工智慧口语专家乔.波利弗罗尼(Joe Polifroni)担任导师,整个发展过程中,更安排国际顾问群,在发展阶段提供不同角度的提问与建议。

十月初在桃园广艺厅进行阶段成果发表后,蔡柏璋分享这次难得的创作体验,认为原先欲以完整文本先行,逐步加入科技媒介的方式,未必适切,反而顾此失彼,无法让剧场里的每项参与元素都建立起自身脉络。然而也唯有走过艰难的磨合历程,实际操作体验科技媒介的优缺成败,加诸聆听前来观赏的各方剧场友人笔记,《Solo Date》才能归零出发,拥有更加细腻的发展样貌。二○一六年九月,将在淡水云门剧场正式演出,与更多观众邂逅。

稍晚十月底,同样于桃园广艺厅进行阶段试演的《台北.哥本哈根》,乃是导演周东彦带领团队,展开两年期程之创作计划。借由丹麦、台湾两地艺术家的往来交流与长驻,将新颖4D浮空投影技术结合安徒生童话故事小美人鱼,梳理关于快乐与文化差异的不同面向。该作品上半年已远征至丹麦埃尔西诺文化庭院,进行为期三周的发展,并在「点击艺术节」(Click Festival)上呈现廿分钟成果片段,二○一六年亦将在丹麦与台北作正式演出。关于这次大型的跨国合作,导演周东彦提及,现代观众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最后成品,创作过程中的脉络与背后发想,和演出具有同等吸引与重要性。而阶段呈现提供了创作中难得的犯错机会,让我们不急于掏出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反而可以静下心来,摸索、修正、接受失败,而这些都是作品再进步的珍贵动力。

LAB创意实验室  让创作大胆不受限

松山文创园区自二○一四年起设置「LAB创意实验室」,并在今年度举办「松烟Lab新主艺—创作征选计划」,邀来舞蹈与戏剧的各路创作好手,透过阶段遴选、创作顾问聘雇设置、十六位甄选评审给予观后反馈,最终选出三组人马,将于松烟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阶段呈现展演。这个计划,不仅提供创作者聆听来自不同艺术领域老师的反思提问,更给予机会,让作品发生在松山烟厂非制式的演出场域,挑战对空间的想像发挥。

由新生代编舞者刘冠详带来的舞作《野外》,采纳创作顾问郑宗龙建议,大胆启用曾于中央大学驻校时合作的素人学生,透过DJ台似的现场音乐放送模式,让专业舞者与非专业舞者,在喧闹的城市音景烘托中,配上一只憨憨游走的黑色秋田犬,同台生猛共舞;以挪威驻村,观赏雪地夕阳悠缓晕染经验出发,编舞者叶名桦带来创作《寂静敲门》。历经小沙龙呈现、国艺会个人创作补助,最终进入甄选计划,一路拆解重组舞作元素,引进窗外渐暗天光、融冰装置、人声泛音、听诊麦克风(contact microphone)与北欧电子暗黑音乐,将在松山烟厂尝试三小时长度演出;由三缺一剧团艺术总监魏隽展领军,带来的《LAB贰号—穴居》,延续其一贯的肢体发展实验,寻找每个演员内在蛰伏的动物,如鲸鱼、蛇、鹿,进而转化成风格特异的表演形式。三组截然不同的表演型态,在考验创作者的同时,也在邀请观众以不同目光提供回馈分享,一如导演暨演员魏隽展所说,这场创作实验更像是NASA总署研发部门,在火箭真的升空以前,要让想像再跑得更远些。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