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剧院是宫廷文化下的产物,由皇家贵族资助,法国大革命以后转变为由政府或富裕的市民阶级接手,听众以富裕市民或知识份子等社会精英为主。十八、九世纪尤其在英国的大都会地区兴建的大型市政厅(City Hall),为供集会、选举、音乐演奏及大型神剧(Oratorio)演出之用。而在法国,从拿破仑三世改造巴黎开始,各国首都及大都市视歌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的兴建为主要文化指标,于是竞相盖建。这期间英国曾经尝试盖建各种形式的音乐厅,经过多年经验的累积发现,仍然以传统由希腊神殿演化而来的长方形盒状音乐厅的音响效果最佳,成为后来音乐厅建筑的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饱受战祸,为重建音乐厅与歌剧院,欧洲各国政府投入庞大的财力,并为歌剧、音乐会的演出、乐团的维持编列相当程度的预算;在同一时期某些社会主义或市民意识高涨的国家则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为了少部分的族群而花费庞大的国家资源,不符合社会公义原则,这一派人主张应多兴建多功能文化中心或表演艺术中心提供全民使用。呼应这种观点的以英、美等国为主,并且认为政府不应揷手于音乐、艺术、文化活动,而应任其自由发展,采取自由竞争经营。这两股思潮影响了公共建筑的设计理念,例如音乐厅里的每一个角落的视野要广阔平均,每一个席位的音响要平均一致,不能像传统的歌剧院或音乐厅,祇有在特定价位的席次才能得到较佳的音响与视野,舞台的设计则恢复希腊时代观众围绕,使众人产生全民参与的感受。大指挥家卡拉扬对这种新兴的理念颇为著迷,当柏林市决定重建柏林爱乐厅时,卡拉扬便大力主张由以听众围绕舞台(Arena)的形式取代传统的镜框式(Proscenium)舞台,后来日本最大酒厂三得利(Suntori)公司要兴建音乐厅时,卡拉扬也大力鼓吹他们采用这种形式的民主音乐厅。
美国虽然没有宫廷文化的背景,但市民文化颇为发达,除了少数城市拥有独特的音乐厅与歌剧院外,大部分的城市都兴建大型的多功能集会大厅(Auditorium),以供音乐会、演唱会或是集会之用。由于经济效益的考量,为了增加席次以及改善观众视野,这些大厅大多采用圆形或是扇形的结构,但是这种形状的大厅很难获得来自大厅侧壁所产生的反射音,虽然有些大厅还装置可变残响的器材调节,以作为各种不同用途的使用,但是这种类型的大厅很难获得爱乐者、演奏者、乐团的好评。为了克服这些音响的难点与缺失,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的克雷玛博士(Dr.L.Cremer)与前东德的法斯佛德博士(Dr.Fasfold)硏究出一种解决方法,他们将围绕舞台的听众席壁墙化分成葡萄园状的小区域,借此获得足够的侧面反射音,笔者听过不少这种新式的大厅,如莱比锡新布商大会堂、慕尼黑爱乐厅或柯隆音乐厅,整体的印象虽然音压、视界很平均,但是音源稍嫌偏远,声音缺乏力道、贴近感及暖厚的感受,就像醇酒掺了太多的水,显得淡薄无味。
以此相对的另一派人士却极力拥护所谓「残响2秒」的音响美学,延袭鞋盒状音乐厅以期获得更佳的侧壁反射音,在这方面尤以致力于移植西方文化的日本最为热衷,他们狂热的兴建「残响2秒」的鞋盒状或其变体的音乐厅,可说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残响2秒」音乐厅的国家。
文字|曹永坤 资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