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划、制作人邱婷(台北市立国乐团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老乱弹vs.新北管

阿母这次上戏 赋予北管新意

北市国与制作人邱婷合作的演出《阿母上戏去》,将以「戏中戏」手法,复排三折北管乱弹戏:古路戏〈白兔记.斩瓜〉、南戏戏文〈拜月亭记.奇逢〉、西路戏〈南天门.走雪〉,借此回溯老乱弹戏,诉说北管的故事,从过去探看未来。

北市国与制作人邱婷合作的演出《阿母上戏去》,将以「戏中戏」手法,复排三折北管乱弹戏:古路戏〈白兔记.斩瓜〉、南戏戏文〈拜月亭记.奇逢〉、西路戏〈南天门.走雪〉,借此回溯老乱弹戏,诉说北管的故事,从过去探看未来。

【TCO】全民疯跨界系列「人间国宝I—阿母上戏去」

6/11  19:30   6/12  14:30

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厅

INFO  02-23832170转252

清末,一艘船在翻涌的海上载浮载沉,「六死三留一回头」的渡台悲歌,仍吓不走乱弹班搭船横渡黑水沟的决心。靠岸后,花部乱弹戏曲的种子撒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植入闽南祭祀信仰中、融入民间生活里,更在子弟们辛苦栽种下,成长茁壮、开枝散叶。

说故事,是为了说清楚北管的真味

不少人认为北管曲牌就只有「出阵头」、「风入松」、「吹打乐」等,其实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个在台湾被称为北管的剧/乐种,前身是「乱弹」,它没有特定曲牌,也无固定形式,含括诸多戏曲元素,属多声腔系统,并与当地生活、信仰结合在一起,深植于民间,可说是项活化石剧种。可惜时空转变,野台没了、观众也没了,戏班子不是转型就是散了,只剩部分阵头还在庙宇咙咚响……

二○一五年文化部指定了六位「重要传统艺术及文化资产保存技术保存者」,亦即俗称的「人间国宝」,其中「传统表演艺术保存者」就是北管音乐的邱火荣与乱弹戏的潘玉娇。身为其后代,一生浸淫于北管的邱婷,鉴于北管式微,多年来透过研究、撰书、教学、演出,传承、推广这特色传统。台北市立国乐团这回向国宝致敬,与邱婷合作,透过音乐剧《阿母上戏去》的制作,要向观众说说北管的故事。

作戏中戏,是为了承转乱弹的精华

农业社会中,乱弹外台戏的表演形式多重复性、剧情走向也较缓慢。但现在生活步调急又快,因而,《阿母上戏去》去芜存菁,以「戏中戏」手法,复排三折乱弹戏:罕见彩演的古路戏〈白兔记.斩瓜〉、潘玉娇老师亲授的南戏戏文〈拜月亭记.奇逢〉、特邀京剧文武老生唐文华跨演的西路戏〈南天门.走雪〉。从新北管音乐剧回溯老乱弹戏,邱婷强调:「这三折乱弹戏不是点缀而是主角,看完后大家就能知道乱弹精髓。」而且,此次几乎所有的乱弹戏艺生都倾巢而出,可谓前所未见。

音乐部分,由拥有深厚戏曲音乐功底的王柏力担任作曲与配器,整合传统后场的苗栗陈家班北管八音团与现代的北市国,「这次虽然重新作曲,但我运用了北管音乐元素来创作,常接触北管的人,肯定会觉得听来熟悉。」而自小学习客家八音、乱弹、外江、四平等的资深戏曲乐师郑荣兴除担任指导外,更将亲自操琴演奏。

近年,戏曲、音乐界几位大师相继过世,大家都在担心后继何人,并纷纷举办纪念活动。邱婷却说:「不要等没有了才纪念,而是要想怎么走下去。」认为应该趁国宝们还在,尽快「承」袭传统,「转」化创新,以贴近当代社会,经典才不会被时代潮流淹没。

「『阿母』不是指我妈妈(潘玉娇),而是热爱北管的人的共同情感,『上戏去』则指北管仍有未来发展性的积极意义。」《阿母上戏去》用新北管音乐剧的外衣,衬托传统乱弹戏的内在美,同时展现北管风华绝代的昔日与内外兼备的未来。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