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珂岭国家剧院新任总监瓦吉.穆阿瓦发布二○一六/一七新剧季节目,发展重点是提供当代剧作演出平台的该剧院,在身为移民后裔的穆阿瓦带领下,更将视角延伸到其他族裔的剧作家,如让非裔导演执导非裔当代剧作家作品。他自己也将执导自己写的两出剧本:《孤身孑然》与《伊底帕斯王之泪》。此外,他也积极推展青少年戏剧工作坊,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戏剧制作。并要求工作人员走出剧院推动社区活动,与在地民众「搏感情」。
甫于四月初走马上任的珂岭国家剧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la Colline)总监瓦吉.穆阿瓦(Wajdi Mouawad),五月底在记者会上介绍该剧院二○一六/一七剧季节目。新剧季重视当代剧作家,强调族群多元,并积极建立与社区民众的良好互动。
穆阿瓦为黎巴嫩裔加拿大籍,接任珂岭国家剧院以来备受关注(见本刊第281期)。虽然新年度部分节目已由前任总监史蒂芬.布隆胥维(Stéphane Braunschweig)排定,但从穆阿瓦新加入的演出节目来看,仍能大致观察其期许与企图。
视角延伸到其他族裔剧作家
珂岭国家剧院是巴黎四大国立剧院之一,发展重点是提供当代剧作演出平台,让当代剧作家的作品被更多观众注意。身为移民后裔的穆阿瓦在记者会上强调,其总监任内除了依照往例推出欧洲当代剧作家的作品外,更将视角延伸到其他族裔的剧作家。
例如刚果裔剧作家索尼.拉布.堂西(Sony Labou Tansi)的作品《安端把他的命运卖给我》Antoine m’a vendu son destin,出版于一九九七年(作者堂西于一九九五年亡故),将由同为刚果裔的迪多内.尼翁谷纳(Dieudonné Niangouna)担任导演。尼翁谷纳是二○一三年亚维侬艺术节的驻村艺术家,在法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安》剧原本有机会于二○一五年在刚果的戏剧节演出,后因政治因素被禁。珂岭剧院让非裔导演执导非裔当代剧作家作品,并得以登上法国的国家级舞台,深具指标意义。
拥有摩洛哥血缘的穆罕默德.艾卡提布(Mohamed El Khatib)将在珂岭剧院呈现个人编导作品《我叫可琳娜妲达》。作品构想来自一位现实生活里的清洁女工,其工作地点就是艾卡提布所任职的剧院。穆阿瓦强调,届时将有一位真正的女工特地请假参与演出。
穆阿瓦则将亲自执导他自己编写的两出剧本:一是《孤身孑然》Seuls(二○○八年出版),一是《伊底帕斯王之泪》Les Larmes d’Œdipe(二○一六年出版)。《孤》剧为独角戏,描写一位蒙特娄的研究生以劳勃.勒帕吉(Robert Lepage)为论文主题,特地飞往圣彼得堡访问正在当地演出的勒帕吉,不料旅行途中得知父亲因病昏迷不醒,由此展开一连串事件及主角对返程的思索。《孤》剧是穆阿瓦的「家庭」系列首部曲,其后有《姐妹》、《兄弟》、《母亲》、《父亲》等剧作陆续发表、演出,从不同面向呈现家庭与个人的关系。至于《伊》剧则是改编自希腊悲剧,描述伊底帕斯王临终前最后一天的心理冲突。
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戏剧制作
穆阿瓦同时也公布他的「珂岭四面山坡」计划,包括:鼓励当代戏剧研究、支持当代剧作家的创作、关注年轻人的想法、强化在地互动等四项剧院发展重点。穆阿瓦强调,当代剧作家的重要性远超过导演,鼓励并支持剧作家写作是当务之急。至于青春,则是穆阿瓦作品里一贯关注的重点。在他出版的廿三部作品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无法真正地从青少年时期的困惑里走出来。穆阿瓦对青春的关注,显然是跟他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流亡离散经验有关。为此,他将推动一系列青少年戏剧工作坊,并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戏剧制作。穆阿瓦说:「我在那个年纪没人让我有机会做戏,现在我希望能让他们有机会实现。」
除了常态性演出节目之外,穆阿瓦也要求珂岭剧院的工作人员走出剧院,推动社区活动,与在地民众「搏感情」,原因是珂岭剧院所在的巴黎廿区,庶民气息浓厚,部分居民较无欣赏艺文活动的习惯。珂岭剧院将与区域的团体合作,推出「料理与诗歌」活动,使国家剧院不只是看戏演戏的场所,更能积极扮演社区活动中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