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那边唱歌?用什么语言?唱些什么?
这些疑问的解答对于部份当代音乐人口而言已不是首要的听觉倚靠了。传统的音乐脉络及音乐内涵的寻迹并不影响这类听众取择音乐的评断标准。
于是,当非洲的旋律及节奏传入西方乐坛,逐渐而完整地登上西方普及音乐的舞台,紧跟著,也可见到亚洲人摇摆著他们并不全然暸解的,非原生于欧美流行文化的「外来」声响。我们强烈感知:一种无关文化认同、语言与听者关系、歌曲内涵等的成份渗入我们习惯已久的「旧习」音乐分类。
语言,不再是与听者产生互动的主要音乐成份之一。透过翻译,或许偶有间接而片面的感动,但直觉的、本质的撼动往往源自旋律与节奏的特异性,与其突破听觉习惯的惊异效果。
如此新的听觉形态,或导源于人类共有的潜意识,或源于潮流与音乐产品市场的有意识教育,我们都不难发现,它已将音乐市场与生态导向一个多元、反因循、反形制的规模。随之瓦解的是耳朶对固定形式的坚持。
更多无法以旧有类别分门的音乐,与这样的听觉潮流产生呼应关系。
「世界音乐」(World Music)正是如此关系成熟后产生的新名号之一。
八〇年代末,一群西方流行乐界人士,因警觉到音乐市场上日益增加的「异」文化音乐成份,在伦敦召开一系列会议。当时他们普遍所指为流行音乐中逐渐增强的非洲音乐成份。一种很容易引起人共鸣的强烈节奏开启了音乐市场的新生命。但因传统音乐分类无法为此种新兴音乐风格定位,这些以制作人、乐评人、广播界代表等为主的乐界人士于是商议为其正名。「世界音乐」的称谓于是产生。
「世界音乐」并不是个人人满意的结果,但它毕竟比原本的「第三世界音乐」、「热带音乐」等未确立的称谓来得客观,且宽濶;也远比民族音乐来得生活。然而因它的年轻、它所含括的音乐内容甚多,常令它所指模糊。虽然如此,经由西方音乐工业的推动后,「世界音乐」的概念也逐渐为音乐消费者接受。但偶而其所指内容的不一致性,仍让大众无所适从。
我们以西方流行乐界扮演领导角色的吿示牌(Billboard)排行榜做分析:其每二周一次的世界音乐榜,榜上的常胜军中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为具非洲音乐成份浓厚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许是欧美制作群主导、非洲艺人演唱演奏。或许是欧美艺人与非洲艺人的跨文化合作;或许是西方主流音乐风格与非洲旋律节奏的融合……,都证实了非洲音乐成份在世界音乐中的比重。推介一张既代表马利(Mali)妇女心声,又在西方乐坛受到极高评价的专辑《女人如是说》Ko Sira。
《女人如是说》是马利女歌手乌木.桑噶芮(Oumou Sangare)在欧洲录制的专辑,专辑中的词曲皆出于桑噶芮之手,每一首歌的主题都以「女人」为中心:给女人的谏言、说给女人听的寓言、说一个伤心女人的故事……。她的女性心声使她的专辑在马利音乐排行榜上蝉联三个月冠军。而在伦敦乐界,这位来自西非吟唱生活的女歌者,不但在国家级的音乐厅演出,受到与其他古典音乐大师同等的礼遇,亦受邀在著名的爵士咖啡表现其音乐中即兴的一面。
这是一张重新认识非洲音乐形式与内涵的最佳专辑。桑噶芮厚实、感性的嗓音,回旋著随歌声起伏的情绪,优雅地传递著即兴如行云流水般的字句。她的九人专属乐团及二名女合声,使得她的音乐更具精致的个人风格。
专辑由英国人制作,在柏林录音,世界性的合作,并未剥夺其原属非洲的生命延续力,反倒是精良的录音品质忠实地反映了桑噶芮的特色。可说是跨国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
专辑:Ko Sira
编号:World Circuit WCD 036
演出:Oumou Sang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