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企画案的隐藏版密技是:可以成为生活享受的理由。趁机赶紧找些不错的演员和设计互相聊聊刺激刺激,偷一些想法丢进企画案里,顺便吃吃喝喝下载些新的八卦也不赖。反正早点准备,写得好又有钱拿,何乐而不为?反而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这次为企画案花了多少心力?写的如何?或许我们花太多时间更爱耽溺在痛苦的、伟大的、艺术家的自己。
企,下面是只踮在地面的脚,上面是位眺望远方的人,意思是为了看远而抬起脚跟,一个如芭蕾舞者脚尖般美丽的字。
企画案是许多创作者和表演团队的痛,尤其写了投案没过,更痛。这痛像一年四季一样,时间到了,就得准备阵痛一次。
为何会痛?下面举一些呻吟声为例:「作品又还没做,企画案怎么写啊?」「我工作方式是和表演者一起发展,所以很难在企画案阶段就写得很明确。」「这次以动作为主很难书写。」「作品蛮抽象接近音乐,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创作是很主观的,这些评审够客观吗?具体写下来成文字是很不一样的事,书写媒介跟动作或是空间媒介完全不同,懂不懂啊?」以上对话或许发生在投案截止日的夜间邮局里。
写企画案当作修行的磨练
那么,写企画案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每次写企画案最开心的是:平常因为自以为好学冲动买的一些没看的书,可以趁机看看摸摸翻翻找些灵感或企画案切入的角度。
再来,写企画案可以当作修行的磨练。一种自他交换的练习,例如:如果自己就是评审,我看到怎样的企画案会亢奋?至少先不要纠结在前段负面的对话里。做个剧场最基本的练习:「角色扮演」或「情境想像」,请您耐心想像一下评审的情境:评审埋在一叠一叠的企画案中,手一页一页地翻,眼一行一行地读,不断画重点写笔记,不管写得多糟都得看完,嗯,感觉好惨。
那么如何写出如春药般的企画案?想像看了一堆满满都是字好好坏坏企画书的评审,正在眼花头昏觉得烦。突然看到清爽简洁(千万不要花俏啊),有分段的企画书,不只分段,还有下大小标,而且不只是简单的大小标,例如:剧本、舞台、影像……等,还把标题搞得像slogan,例如:「重返日常生活破碎性的书写」,或是「直透内心建构的剧场影像」,让评审对接下来的文字描述有明确方向的想像和好奇。
其实每位评审都知道作品还在路上,因此不是要描述作品成果,重点是激发想像,像推理小说开头的铺陈,具逻辑性又有想像力,让读者渴望地想知道:到底人是谁杀的?况且自己想做作品不就是握有某些线索和可能性,企望带领大家一起侦破,一起high吗?
第三,写企画案的好处是:逼自己早点投入。既然,人都有惰性,那么重点就是找些伎俩让自己动起来,例如很凶的制作人或是利用deadline。早点开始想像剧本、空间、音乐、表演各项的可能和细节,顺便把自己所有的行程安排一下,生活杂务也顺便整理整理。面对自己发懒的烂理由,例如「平常不太看书不会写」阿就趁机看啊,不然妳脸书写一堆都不是字喔?「真的不会写啦」阿就找人写啊,平常为了一段影片或是一台除湿机可以上网找这么久,这么会找情人的碴,是不会找喔?看来写企画案除了可以增强执行力,还可以广结善缘。
可以成为生活享受的理由
写企画案最后的好处是正式工作前的沙盘推演。剧场是teamwork,好的企画案先建立的方向和素材可成为跟设计、演员、宣传等各层面工作良性沟通的桥梁,就像把妹一样。因此,企画案里常见的两种弊病如同拙劣的搭讪技巧:一是太多论述,没有执行方向,就会觉得掉书袋,或是「你心虚了吧?」的感觉,另一是一堆内心的独白和热情的形容词,例如男生爱谈当兵有多苦有多猛,听著听著会心想说:「OK,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或是「OK都你讲,你有想听我说吗?」这只是两种不同面向的自我膨胀,听了这种企画书的话后,通常会觉得:「你真的行吗?」
写企画案的隐藏版密技是:可以成为生活享受的理由。趁机赶紧找些不错的演员和设计互相聊聊刺激刺激,偷一些想法丢进企画案里,顺便吃吃喝喝下载些新的八卦也不赖。反正早点准备,写得好又有钱拿,何乐而不为?反而我们应该扪心自问,这次为企画案花了多少心力?写的如何?或许我们花太多时间更爱耽溺在痛苦的、伟大的、艺术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