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己》中,李宝春饰吴兆骞(左)、钱振荣饰顾贞观(右)。(李铭训 摄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 提供)
即将上场 Preview 老品牌的老坚持

李宝春「新老戏」 京昆合体演新意

京剧名角李宝春每年推出的「新老戏」系列,打磨经典以新意诠释,已成标志性的品牌,近年的方向之一是「京昆合体」,李宝春融合二者精华锻炼经典,今年推出《知己》、《赵匡胤》与《宝莲神灯》三出,期待透过现代观点的剪裁和剧场效果,让老戏「弥新」也「迷新(新观众)」。

京剧名角李宝春每年推出的「新老戏」系列,打磨经典以新意诠释,已成标志性的品牌,近年的方向之一是「京昆合体」,李宝春融合二者精华锻炼经典,今年推出《知己》、《赵匡胤》与《宝莲神灯》三出,期待透过现代观点的剪裁和剧场效果,让老戏「弥新」也「迷新(新观众)」。

李宝春精演新老戏

《知己》

6/16  19:30   

《赵匡胤》

6/17  19:30   

《宝莲神灯》

6/18  14:30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城市舞台

INFO  02-25673679

喜爱大师李宝春的戏迷对「新老戏」这个名词一定不陌生,这是李宝春多年来建立的美学风格,标榜「新中见老,老而弥新」,不仅要给老戏迷细细品味传统的诗意隽永,也要年轻一辈的观众能从听觉、视觉效果等各方面,拉近与京剧之间的距离。

融合京昆串接老戏  生动刻划角色人性

新老戏主要的方向之一乃是「京昆合体」。梨园行有句老话:「京昆不分家」,京、昆二者渊源已久,李宝春因而投身于融合二者的精华。他解释:「两个剧种有各自的优点,京剧皮黄适合激情的场面,昆曲则适合柔情的桥段,所谓的『京昆合体』,就是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将二者融铸于一剧。」最知名的莫过于他的代表作《知己》,该戏改编自郭启宏同名话剧,采用京昆双奏的形式,生动而深入地刻画人性的矛盾面。

为进一步阐述京昆合奏的形式,李宝春又举即将重演的《赵匡胤》为例。《赵匡胤》将既存的老戏折子串在一块、加以修编,即是所谓的「老戏串折」,其中的一折《千里送京娘》即是昆曲经典剧目,经过李宝春的京昆重编后,这段赵匡胤浪迹天涯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爱恋插曲,也以更多元的角度、更立体的方式呈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今年的新老戏,除了上述京昆合奏的经典新老戏《知己》和《赵匡胤》之外,更有感人至深的《宝莲神灯》。《宝莲神灯》秉持新老戏一贯的风格,王桂英在〈二堂舍子〉大段的「反二黄」,唱尽多少为人父母的心声。此番演出,更特别邀请天津京剧院的旦角曹馨月,以梅派的大气雍容,诠释剧中的三圣母。除了传统之美外,亦有新实验,其中的「虎舞」在传统身段中融入了现代舞元素,画面与声效都相当突出。

一再打磨  提炼老而弥新的老戏精华

谈到如何在同一时间准备三出「调性」如此不同的新老戏,李宝春笑说:「当然是提早投入,加紧排练,没有什么捷径。」对他而言,排练从来没有不二法门,戏,必须愈磨愈亮、愈演愈成熟,绝不松懈。他指出:「《知己》演了这么多场,累积了很多能量,所以我们就尽量再让结构更紧凑。此外,我们音乐上也做了非常大的改变,为了更渲染情节的张力,我们重新编曲,乐队的编制也从国乐变成交响乐。」

不论是「京昆合体」,既或是「老戏串折」,又或是融入现代舞元素的「虎舞」,李宝春的新老戏,坚持在不出主题、剧情范围内做延伸,力求透过现代观点的剪裁和剧场效果,并借由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磨重制,累积更为深厚、强大的能量,不仅要自成品牌,更要树立典范。他总结:「创新,是传统戏曲必走之路。传统是根基,也要持续吸收其他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进而丰富自身。」对李宝春来说,艺术要「活」,就要不断地磨、不断向前走。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