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代人生悲剧 舞台解读自杀宿命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三代人生悲剧 舞台解读自杀宿命

凯蒂.米契尔执导爱丽丝.柏琪剧作《自杀的解剖学》

六月初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推出的《自杀的解剖学》,是新生代剧作家爱丽丝.柏琪的作品,由名导凯蒂.米契尔执导。《自杀的解剖学》透过祖母、母亲及孙女三代,分析生命的循环、纠结与自杀的结局,剧情让三个世代并置重叠,在三道门前说话,看到的不只是空间的形状,还有时间里的女性变化。凯蒂.米契尔则透过导演手法,让片段生命有了某种连续与连接。

六月初在英国皇家宫廷剧院推出的《自杀的解剖学》,是新生代剧作家爱丽丝.柏琪的作品,由名导凯蒂.米契尔执导。《自杀的解剖学》透过祖母、母亲及孙女三代,分析生命的循环、纠结与自杀的结局,剧情让三个世代并置重叠,在三道门前说话,看到的不只是空间的形状,还有时间里的女性变化。凯蒂.米契尔则透过导演手法,让片段生命有了某种连续与连接。

舞台切成三区,祖母、母亲及孙女三代,分别从三个时间:一九七○、一九九五以及二○三○年,往生命的尽头迈去。如同解剖,剧作家爱丽丝.柏琪(Alice Birch)不断割开生命的片段,循著肌肉,逐年地,让观众看到生命循环、爱恋、纠结、自杀。

一样以自杀为题  退一步综览生命全局

以自杀为主题,总不免让人联想起普拉丝、伍尔芙这些作家的生命,又或者在剧场中的数个优秀作品,例如美国玛莎.诺曼(Marsha Norman)直接剥开母女关系的《晚安母亲》、英国莎拉.肯恩(Sarah Kane)断简残编似自杀呓语的《4.48精神异常》。其中以廿八岁之龄自杀过世的莎拉.肯恩,或许是当代最著名的早逝剧作家,而其遗世的五出剧场作品中,有三出首演也同样是在此出《自杀的解剖学》Anatomy of a Suicide演出地皇家宫廷剧院(Royal Court Theatre)。难怪伯琪不断被询问是否有想向莎拉.肯恩致敬之意。

柏琪与莎拉.肯恩皆是早发英才,但晚肯恩十五年出生的柏琪,已结婚生子,两人可说对同样主题有著同样特殊的兴趣,却有著截然相异的人生。柏琪现年卅一岁,从十八岁参与皇家宫廷剧院的年轻编剧家计划,到去年被选为全英国「最佳创意五十」(Creative England  50),除了电影改编剧本《恶女马克白》Lady Macbeth,也陆续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伦敦国家剧院及艾尔美达剧院(Almeida Theatre)合作编剧,皆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剧本,被《独立报》剧评家誉为「一颗颠覆的丛状炸弹」(a cluster-bomb of subversion)。

或许,柏琪仍在某方面延续了莎拉.肯恩的焦虑,但她采取的是向后退一步,努力综览生命全局。

并陈三个世代  宿命能否打破?

柏琪采用平行的叙事模式,她说她想要透过此剧本,观察自杀是不是会透过基因遗传?如果母亲自杀,也就是当死亡删除了母亲的存在,那么女儿将是如何地困难成长?而此自杀循环是否可以被打破,而不是无法避免?

让三个世代并置重叠,在三道门前说话,三代的台词偶而重叠,看到的不只是空间的形状,还有时间里的女性变化。一九七○年代的凯罗是典型家庭主妇(洋装、苍白),一九九○年代的安娜是不知何所依的叛乱少女(短裙),二○三○年的波妮则是冷静的医生(蓝白制服)。观众看到了祖母、母亲的自杀,虽然也描述了二○三○年代孙女波妮的忧郁,但并没有让观众看到波妮的自杀。只是,以其女同志的身份,似乎又隐隐暗示了自杀基因朝著时空方向延伸的最终界限。

在柏琪的剧本中,除了主角,其余角色皆由六个次要角色跳跃扮演。于是我们看到当乔出现在二○三○年代时,她是波妮(孙女)的女友乔,但接著她又以萝拉的角色出现在一九七○年代,并在舞会中亲吻了凯罗(祖母)。

但这些跳跃、并置与重叠,加上那些隐而不宣且纠结的情绪,使得整出戏维持在紧张的情绪满溢状态。而柏琪为了寻出在哪里岔出了主轨,不断切割角色的人生。于是,碎片掉在舞台上,一段又一段对话,偶不经心就令观众觉得沮丧而恍神。

运用导演手法  让片段生命贯穿连接

但导演凯蒂.米契尔(Katie Mitchell)为这些琐碎对话添加了某种黏著剂,挽救了观众的沮丧。最明显的是标明了剧本中未写出的年代,使得时间流动有了方向感。原剧本虽也将舞台分三区,但其实只以123数字分场次,并未说明三代女人的确切年代背景。而随著米契尔于房门上方书写出来的年代刻度,之前之后的意思非常清楚,时间在静止的房门前平滑流动,三代女人都喜爱著这栋植有梅子树的大房子。

在这栋房子里,舞台上的三个时空并没有实质的物件区隔,暗示了家庭代代彼此之间的穿透,让片段生命有了某种连续与连接。 

凯蒂.米契尔不仅贯彻柏琪赋予那些次要角色的时空跳跃与穿透性,还额外让这六个次要角色负责小道具上下场及担任三位女主角的换装助手。换装的方式成为导演手法的焦点:三位女主角如假人般直视前方,任其他角色为她们著装。你可以说这些女人总是受著他人力量摆布,仿佛人无法控制既成事实似的。

但更深刻一点看,则是三代紧紧相邻,却无法互相取暖。

在皇家宫廷剧院看著舞台上的三代女性苦苦挣扎,思及另一位亦在此地首演众多作品的邱琪儿(Caryl Churchill),其影响力更是深远,整个环境突然变得柔软绵延。时光不曾凝结,一代又一代的剧本文化传承与对话,让人欣羡这些剧作家拥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幸运,可以在充满支持的环境去抗议去大声说话。

于是这舞台成了某种复合的存在,门后那些闪著微光的片段,把角色、剧场历史跟我们连结了起来。戏终时,背板升起,我们也随著波妮看到整栋房屋的内部全貌,但房子已属于另一对母女。幕落。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