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室内合唱团从二○○六年起推出「合唱无设限」系列,演唱的作品从纯粹东方哲思及具现代感和声织度的作品出发,到开始挑战人声的各种极限,今年已经迈入第十年。将在岁末演出的「合唱无设限10」,汇集了台湾、日本、香港、北京、南韩五地的委托创作,试图捕捉亚洲当代人声美学风格及各民族元素间所拥有的独特性。
「合唱无设限10」东亚当代合唱作品委托创作发表计划
2017/12/22 19:30 台北 国家演奏厅
INFO 02-27764089
合唱音乐的特殊性,在于人声。除了音色宽广多变外、声音的功能化模拟、唱词语境诠释、多层次织度堆叠使声响立体化等技法,创造出合唱曲无边无境的可能性。而专注演绎当代音乐的台北室内合唱团以「合唱无设限」系列音乐品牌奠基其定位,也为合唱团声音发展方向划下明确的定义。
挑战人声的各种极限
台北室内合唱团以精炼技巧与清亮声质著称的优势唱出了台湾现代之声,也兴起了台湾合唱团委托且首演国内优秀作曲家创作之风潮。二○○六年起,「合唱无设限」演唱的作品,从纯粹东方哲思及具现代感和声织度的作品出发,到开始挑战人声的各种极限,例如赵菁文的《锣鼓运动》,利用人声模仿击乐声响、及东方锣鼓经作为口诀发声、声部间与焦点音高拍点上的错置,与演出场域空间呼应外,作品更具特殊时间感。近几年顺应著表演艺术跨领域思考,也融入新媒体艺术,如二○一三年合唱无设限VI《无》人声新媒体跨界制作中,作曲家罗仕伟作品《于境默声》Madhye透过视觉介质参与,与人声交互构成深度对话。
将在十二月底登场的「合唱无设限10」音乐会曲目中,汇集了台湾、日本、香港、北京、南韩五地的委托创作。创作者从各自文化出发,思考如何更有机的去翻转传统素材与民族语言,以现代声响诠释历史人文。台湾作曲家李志纯的三乐章混声六部合唱作品《原声、源音、缘响》,即结合多个台湾原住民族如布农、雅美(达悟)、赛德克、邹族等部落歌乐,借由解构原住民语言之声节,以「声词」、「衬词」堆叠织度,并融入打击乐声响,玩出新颖的听觉经验。香港作曲家曾叶发的混声八声部合唱《东山─诗经古怀》,采用《诗经》的〈东山〉一篇为灵感来源,描述行兵之倦战且渴望回乡的心情,间接隐喻反战情怀。创作视角同时以个人(私密)与现代普世(宏观)观点作架构,音乐技法包含线性声部引领、不谐和音响色彩的刻意堆叠,与非关连性的乐思混杂与仿古神粹的织体部署全曲。另一方面,也采用唐朝雅乐中的「乱声」技法,即各演唱者采同一旋律,以先后不同时间、不规则次序交叠,进而达成特殊效果。
捕捉亚洲当代人声美学风格
如何看待现代合唱作品?可从什么角度去欣赏?透过今年台北室内合唱团「合唱无设限10」的全新合唱作品中,不仅多面向解释了寄居于创作背后混融的历时感与文化层次,在试图捕捉亚洲当代人声美学风格,及各民族元素间所拥有的独特性后,聆赏当下视野将更开阔,更可体验音乐超越写实的抽象实验精神。
「合唱无设限」在今年走入第一个十年,令人期待接下来的每一步走得更稳固,并引领人声合唱在亚洲艺术潮流间擦撞出绚烂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