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在黑盒子内运作,已经不够了
特别企画 Feature 解封!? 容「疫」挑战 大未来!╱台湾观点

只在黑盒子内运作,已经不够了

我更深刻地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剧场?」

到此刻书写分享时,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我更清楚知道,真的得开始接受并相信得改变被观看的方式、思考并创造不同以往的创作模式,以及开始吸收更多其他领域专业的知识,去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开创不同以往的共制经验,毕竟只是在自己的黑盒子内运作著,已经是不够的了。

我更深刻地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剧场?」

到此刻书写分享时,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我更清楚知道,真的得开始接受并相信得改变被观看的方式、思考并创造不同以往的创作模式,以及开始吸收更多其他领域专业的知识,去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开创不同以往的共制经验,毕竟只是在自己的黑盒子内运作著,已经是不够的了。

你问我,这波疫情,我看见了什么?

这个问题,在自己也经历著多项制作及演出变化的同时,我也都在问著自己。在诸多网路讯息传递,各种资讯交杂放大或失控的日子里,我看见,我思考——

(新)中小团队的韧性很强

除因为演出面临取消或延期的更动紧急应变后,中小团队都比较能针对下一步进行自己团队的整备或新可能的酝酿。当然,在疫情下,冲击当然还是有的,但我反而看见这些团队强大的韧性,可能因为他们在长成的过程中,相对资源本就不是获得最多,于是有了各种让自己生存的模式。也因此在这样动荡的状态下,反而看见他们能回头审视并面对自己,并思考著怎样再往前,或好好整备自己,再训练。而也就相信经过此后,能留下来的,也许就是环境中该往下走向另一个阶段的一群。

新的演出型态被看见

过往比较无法在所谓正规剧场产出或演出的脱口秀、即兴剧、漫才等表演模式,都依然持续进行演出,甚至在疫情发生时,大部分都还在表演(一百人以下),并且售票状况都还不赖。而也随著无法现场演出,这类型的演出与录制都相对不复杂,因而容易诞生较容易为观众收视的影音作品,且进而造就更多不同族群的观看,这也令人期待未来,也许会有新的一批因为观赏影音演出的观众,因为受到吸引,而进到剧场观赏演出。也因此若能持续观察这一系列的各种演出团队(者),也许将会带来不一样的剧场观众潮或更多被刺激而诞生的新型态演出作品。

各种网路演出与播放平台不能忽视

一时间,几乎大家都仰赖起在云端上表演,并期待在各种网路播放平台,能有各样的剧场表演可以被看见。也才发现观众其实早就比想像中更仰赖那些唾手可看的影音演出,并且挑剔得很,而每天每时来自全世界多元的影音演出吸引著目光,更也回头检视著到底有多少表演团队(者)可以透过网路,呈现作品,吸引著观众目光?此时才要来了解那些平台的特质,观众的观赏特性,节目属于怎样的属性,如何与早就在网路世界的网红们竞争,变成好重要的课题。

也因此,演出如何透过镜头被观看时,还能表现如剧场创作一般的精神或细节,拍摄方式与剧场化的表演型态如何结合,也就重要了起来。随著观看方式将朝向网路化,导播的影像概念与演出现场的导演进行沟通合作,让属于剧场的演出观看,结合导播的观点,进而可以创造出更多适合在网路播映时观看的影片。当然,剧场的现场立即观看性,并不会被时代淘汰,只是在此同时,需要思考更多被拍摄时记录的方式与创作角度,以及未来更多能被运用来观赏的影音时代,得去面对。

制作行政的养成与培养之路再思考

身边的几个制作行政,有制作规划能力者,除了因为演出取消,时间上好像空了出来,大部分都已经著手在规划下半年或明后年的计划。甚至有更多的计划其实在这波疫情下,重新需要再被规划、被整理。这多少也让我会再想著一名剧场制作行政的能力该具备到怎样程度,而如何可以在执行专案的过程中,培养训练出兼具规划与执行力的制作行政,也就成为脑中思考的一项功课。因为制作行政,应该是在这些没有演出进行,制作停摆时,更应主动发挥自己的累积下的应变力,并观察环境需要什么,而更主动提更多企划可能,接触不同场馆与单位,去共同商讨研拟下一步的可能。

于是,我也更深刻地问自己:「到底什么是剧场?」

到此刻书写分享时,虽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我更清楚知道,真的得开始接受并相信得改变被观看的方式、思考并创造不同以往的创作模式,以及开始吸收更多其他领域专业的知识,去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开创不同以往的共制经验,毕竟只在自己的黑盒子内运作,已经不够了。

 

文字|吴季娟 剧场独立制作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