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二○一五年在指挥家吕绍嘉邀请下,为台湾乐迷带来歌剧《费黛里奥》的德国导演荷穆齐,将与吕绍嘉再度合作,于十二月在台中搬演浦契尼的歌剧经典《波希米亚人》,擅长用现代眼光诠释传统艺术的他,将以极简的舞台设计承载情感的能量,并舍弃中场休息,让歌剧的来龙去脉一气呵成,让这一百多年前的经典作品,写下更多元、更新颖、更深刻的注脚。
2020 NTT遇见巨人—浦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
12/24~25 19:30
12/26~27 14:30
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
INFO 04-22511777
当十九世纪的写实主义在廿一世纪兼容了极简的风格,歌剧中的四幕场景糊化了浪漫与写实的间隙,并揉拉丁与高卢的文化界线,即将成就今年底在台中的《波希米亚人》La bohème。
艺术家生活细腻显影
浦契尼在一八九六年完成了第四部歌剧《波希米亚人》,该剧根据亨利.穆格 (Henry Murger,1847-1861)在一八五一年出版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亚的生活情景》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原著改编。浦契尼与剧作家伊利卡(Luigi Illica,1857-1919)、贾科萨(Giuseppe Giacosa,1847-1906)合作,在每一个字里行间皆注入了精心设计的旋律、细腻柔美的情感表现,以及鲜活无比的角色刻划,将一八四○年代生活在巴黎拉丁区的艺术家们描写得深刻动人。
波希米亚,从字面上就可嗅出古老、无拘无束、天生浪漫的气味,它位于欧洲心脏地带,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充满著文学艺术气息,众多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学生皆慕名而来。「波希米亚」也被用来形容十九世纪艺术家神秘、自由、玩世不恭的生活形态,于是启发了穆格的生花妙笔,写出了这本类似小说的短篇故事集。「波希米亚主义」一词(Bohemianism)在法国被点亮了,也点燃了伊利卡、贾科萨、浦契尼的创作动机,因此有人将此部歌剧翻译为《艺术家的生涯》。
「波希米亚主义」也间接呼应了浦契尼自成一格的创作风格,他不依附于威尔第史诗般的戏剧表现,也不专注于追求创新或激进改革,只是用他所坚持的传统浪漫语汇,让音乐成为引导情绪的声响美学。
从整体架构端看,浦契尼慎选脚本,有声皆歌,让人声与乐团产生对话,蕴藏著错综复杂的情感交流,折射出唯美而写实的情景,营造出更深刻、更具立体感的歌乐境界。再从文字与旋律的设计细看,处处精雕细琢,浦契尼一贯处理女性爱恨情仇的细腻手法,更增了几分添缠绵悱侧,既能激荡出恰如其分的情感张力,也能让音乐与记忆、感官、私密情绪产生共振。显然,浦契尼用歌剧提炼当下的情境,再以善意与温暖拥抱这个世界,因此每个转折都带有令人沉醉的理由。
关于导演安德理亚.荷穆齐
歌剧导演荷穆齐(Andreas Homoki,1960-)生于德国,成长于匈牙利的音乐家庭。一九七九至八七在柏林艺术大学和柏林科技大学修习音乐和德国文学之时,受到知名歌剧导演、学者库普费尔(Harry Kupfer)的启发。库普费尔长期在柏林喜歌剧院(Komische Oper Berlin)担任导演,荷穆齐后来成为库普费尔在萨尔兹堡音乐节的助理导演。一九八七至九二间,荷穆齐担任科隆歌剧院的助理导演,定期与歌剧导演威利.德克尔(Willy Decker)合作。
荷穆齐于一九九二年在日内瓦首次执导《没有影子的女人》Die Frau ohne Schatten,即获得一九九四年法国评论家大奖,之后他开始活跃于欧洲及东京各大歌剧院。一九九三到二○○二为他的自由导演生涯,此时他大量拓展剧码,从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贝尔格(Alban Berg)的《露露》Lulu到莱曼(Aribert Reimann)的《城堡》Das Schloß等,皆广泛涉猎。透过刻画角色的心理及精准的导戏风格,在歌剧艺术里展现出其独到见解。
二○○二年,荷穆齐接替库普费尔担任柏林喜歌剧院的首席导演,并于二○○四被任命为总监。在他的领导下,柏林喜歌剧院于二○○七获德国杂志《歌剧世界》评为「年度最佳歌剧院」。此外,他也凭借著与其他歌剧院合作,打开国际知名度,现担任瑞士苏黎世歌剧院(Opernhaus Zürich)艺术总监。(刘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