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什么是爵士?什么构成是爵士乐的条件?会不会你以为听的是爵士乐,但其实是掺杂爵士编曲的流行乐?如何在浩瀚的爵士乐大海中,找到指引方向的准星?让我们透过爵士乐专家们的定义,从复眼观点勾勒出轮廓,也许,就能更靠近爵士乐一点。
爵士小号演奏家
魏广晧:要有爵士乐的语法与律动感
爵士乐的条件,就是特殊的「律动」,也就是为什么能让人一听就感觉到爵士乐的主要原因。这律动感来自于非裔美国人独特的语调,经过全世界的演绎之后,变成了现今的风貌。然而不管怎么转化,那种怀著崇敬的心,将大师演奏过的乐句推陈出新的创意始终不变,这样的精神,就是延续与传承。
爵士广播节目主持人
沈鸿元:摇摆与即兴
爵士乐里有些是必要条件、有些是次要条件,但是随随著时间的推移,这些原本的条件,也会有变化。好比摇摆,切分音的节奏在传统上是必要的元素,但演变到现在,较现代的爵士乐听起来就不见得摇摆。又如即兴,概念大量被运用则大概在1940年代之后,这之前的大乐团音乐作品当然也是爵士乐,却没有这么多即兴演奏的元素,毕竟那个年代演奏目的是要让客人跳舞的。但若要定义的话,我想构成爵士乐的两个要素就是摇摆与即兴了。
爵士乐评、藏酒论坛编辑总监
苏重:爵士乐善于变化与吸纳,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爵士乐百年来就是善变、擅于调整吸纳其他音乐的元素。老派的定义是节奏上的摇摆,「给我摇摆,其余免谈」,但音乐有不同的传承与派别,关于节奏与即兴,每个人都可以有各自的想法,这也是爵士乐的特色。
爵士低音提琴演奏家
徐崇育:爵士乐是迁徙与传承,是对文化的第一手的感受
每种音乐都有他的文化跟历史面向,只要追寻著轨迹溯源而上就会找到答案。「何谓爵士乐」的标准答案,一定包含了黑人音乐文化的元素,最初有摇摆、乐手间互相呼应等。当然特别随著时间改变,这些元素由美国向外迁徙,全世界每个城市、每个种族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因此有些元素被拿掉,有些被加入。如此看来,对爵士文化的第一手感受,便是了解爵士乐最好的方式。
政治大学广告系教授、网路笔名「小威」
孙秀蕙:自由,跨界文化结合与用艺术的方式表现
爵士乐对我来说是跨界文化的结合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主要是为其他艺术类型启发,也启发他人的创作。与其他乐种比较起来,它是相对自由的。
爵士乐评人
黎时潮:如果音乐家自称演奏的是爵士,那我就接受他是爵士乐!
我的标准是:如果音乐家定位他自己演奏的是爵士乐,那我就接受他演奏的是爵士乐。剩下的问题就是,他演奏的是不是「好」的爵士乐了。爵士乐定义很难,但却有客观欣赏准则,演奏的好坏,一般人都能判断得出来。不过,这标准反过来不适用!因为如果乐手说他演奏的不是爵士乐,但却音乐有很浓厚的爵士传统,那么我不能因为他这么说,就否定他音乐中爵士乐的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