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K Festival搏剧场节」自2013年起举办,发展至今成为戏剧双年节。「BOK」为粤语「搏」的拼音,取其「接驳,拼搏,放手一搏」精神,探索剧场各种可能。
国际音乐节、艺术节和城市艺穗节是澳门三大艺术节庆,皆由文化局一手包办。6月初「第31届澳门艺术节」闭幕,共20项节目71场,观众超过13,500人次,售票率达99%。与此同时,滚动傀儡另类剧场的「路环艺术节」与足迹的「小剧场演书节」亦紧接登场,而7至8月还有小城实验剧团的「BOK Festival搏剧场节」。这些民间艺术节也许未能拿出如官方艺术节的亮丽数据,却为城市带来另一种观看、体认之道,更贴近多元分众的当代精神。
将于7月31日至8月8日举办「BOK Festival搏剧场节」,今年分为「BOK Movement」和「M Mode 24社区自定义」两单元,以 「Demo for Mary」为主题象征著进行中、实验中的作品。「BOK Movement」呈现6组跨界演出,来自澳门、北京、日本的音乐人与水墨艺术家、诗人、舞者等合作,触及流动性、封闭状态与科技等议题。「M Mode 24|社区自定义」则以24小时马拉松社区艺文生活节作想像,在充满欧洲小镇风情的历史城区中,连结多家特色小店,举办包括市集、艺术装置、音乐会、工作坊、早餐会、放映会等超过70场活动。
「BOK Festival搏剧场节」自2013年起举办,发展至今成为戏剧双年节。「BOK」为粤语「搏」的拼音,取其「接驳,拼搏,放手一搏」精神,探索剧场各种可能。策展人谭智泉是小城实验剧团团长,亦为澳门备受注目的青年剧场导演,我问他「Demo for Mary」的「Mary」是谁?他说︰「留待创作人和观众们自我想像、发展和随心投射。」多年来「BOK」以其「Chill」、「不拘一格」的策展态度,为年轻创作者筑起跨界实验的重要平台,也是两年一度澳门艺文青年的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