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展演」的现身领域变广,「表演」的场域也更加多元。此现象并不仅是分类范围的跨界与跨域,更显示著艺术为了接轨现代社会的不同尝试。2017年台北市立美术馆的「社交场」即为台湾近年代表性的案例,连结静态展示(be displayed)与现场艺术(be performed),除了展览,更串连舞蹈、戏剧与音乐,进行一连串活展示(live exhibition),探索「展示」与「表演」间的共生与共创关系。而此后,剧场性的展演更是大幅度地在各
「制造真实」的不同方法呈现
因应每次策展理念与对话脉络之差异,结合展演的策展方法大异其趣,没有一定路径。对应此众声喧哗的状态,佛罗里安.马扎赫(Florian Malzacher)与乔安娜.华沙(Joanna Warsza)共同编辑的《迈向操演时代:展演作为策展策略》,主要以案例为方式,搜罗了20篇不同策展人与艺术家的布展思考与实务经验,呈现以艺术「制造真实」的不同方法。书中涵盖舞蹈展览(choreographed exhibition)、非实体美术馆、协商剧场、街头嘉年华,以及颠覆性的艺术计划,借此探问以戏剧、舞蹈或音乐形式的策展编排状态。
马扎赫曾是以实验性闻名的德国冲动艺术节(Impulse Festival)的总监,他挪用电影导演高达(Jean-Luc Godard)的名句,回应剧场的政治性:「问题不是去做政治剧场,而是政治地做剧场。」其于2017年编辑出版的这本书,亦为此一声明的对照,并邀请欧洲活跃的视觉艺术策展人乔安娜.华沙协助编辑,扩大视野。书中一篇她与泰特现代艺术馆策展人凯萨琳.伍德(Catherine Wood)的对话,亦将视角打开,在策展人自身外,呈现机构面对展演式策展所面临的思维与执行挑战。
论述「空间」的建构与开展
讨论策略之前,本书先以夏侬.杰克森(Shannon Jackson)的文章起头,从哲学思辨的演变上定义「展演性」(performative)一词,尤其著重概念对于接收对象的隐含意义:因为有观众的接收,才让任何作品、行动、演说或策展具有「展演性」。并也就此论及,策展者描述与策动展演实践的过程,才让「展演式策展」对某些作品有意义,因为其以此打开了艺术自身的「公共空间」——理解艺术作为某种公共空间,而非在公共空间中理解艺术。据此,展演式策展打破了静止的观看,或是引导式参与的单一模式,而改以经历体验,创造与实验新的认知空间,建构社会政治复杂性的理解力。
于是,20个书中案例也确实开启了各式的「空间」,在策划背景脉络上、在创作活动的叙述上,以及展演在其中到底有什么角色,如何以身体的姿态创造对话?需要阅读者同步跟随文字,并于脑中刻画与建构「空间」。这样的编排过程,也展现了策展方法运用展演性作为工具,以创造论述空间的可能性。在这交互往返之中也如马扎赫所言,呈现「展演性」一词的两种面向:「借由使用现场艺术的策略与方法,让自身变得『像是剧场一样』,以策动『创造真实的情境』——并借此开拓策展作为社会实践,甚至政治实践的可能性。 」
因为案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且编者也有意识地在避免给予单一操作,《迈向操演时代》一书对我来说不全是一本展演策展的参考指南,但确实在这些陌异的经验之中提供了新的想像视野,在既有的展演模式外再生繁花,并且提醒:为了要创造真实,「策展」所需的编排与组织,以及弹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