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希文(董恩劭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式音乐剧再开场! 作曲家

王希文:从整体平衡思考歌曲的风格与定位

「歌剧是有戏剧的音乐演出,注重歌者的展演,以音乐优先;音乐剧更强调角色与戏剧,歌曲及风格被依附在文本的基底上,歌曲是『可演的』,唱得好听与否并不是音乐剧最主要的目的。」音乐剧作曲家王希文说。

「歌剧是有戏剧的音乐演出,注重歌者的展演,以音乐优先;音乐剧更强调角色与戏剧,歌曲及风格被依附在文本的基底上,歌曲是『可演的』,唱得好听与否并不是音乐剧最主要的目的。」音乐剧作曲家王希文说。

从这样的定义来看,「音乐剧是否必须琅琅上口」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他提到,90年代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后的音乐剧,确实因为商业考量,刻意如此。但音乐剧最终还是得回到文本,歌曲再动听,若只是不停重复旋律,就失去「剧」的意义。一个好的音乐剧旋律,要能唤起剧情脉络,反复与否在剧本创作时,自然会有再现及变奏的考量,此外,也要思考戏本身的声响质地是否适合以「悦耳」呈现。例如近作《当金莲成熟时》,其音响色泽即从文本出发,王希文以复杂的和声及破碎的节奏为基底,让观众印象深刻。

关于音乐剧的创作过程,王希文特别提到「song spotting」一词,指在剧本大纲阶段,编剧、作词、作曲就要讨论哪个段落要唱歌、歌名、歌曲情境与形式等,先有大概的想像及全面思考,才能看到整体平衡。他说,许多国外音乐剧创作者认为,直接把词、曲创作者关在一起3个月是最佳状况,词曲才能不断地来回修改。如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及桑坦(Stephen Sondheim)创作《西城故事》时也是同居。在读剧及制作阶段,能接收到导演、演员、编舞等不同的观点,因此在排练场上会继续挖掘可能及调整词曲,甚至重新制作时也会再次修改。

华文音乐剧最大的挑战之一,在于华文是音调(tone)语言。比起语调(intonation)语言的英文,要让观众不靠字幕也能听懂歌词,对词曲创作者而言,确实棘手。王希文举例,将英文百老汇翻译成中文时,如果歌曲是同音旋律,那转化成中文时几乎就受限于一声字,否则很难听懂。然而,若只按照声调创作,又会充斥太多五声音阶或4、5度,反而弱化了旋律及词意传达。事实上,有些字不照声韵也能听懂,且若能在关键字词掌握好华文音调独特的「方向性」,各种音程与音阶皆可谱曲,再妥善利用半音与滑音装饰音等技巧,不但能让歌词被清楚传递、符合声韵,还能从限制中延伸出特色,玩出蓝调或爵士的音乐质感。

王希文认为,唯有诚实的创作,才能感动自己和他人,因此作品必须是自己认同、有共鸣的,才能展现真正的自己,不然即使有技术也只会流于匠气及表面。但问他是否喜欢自己作品时,他笑了笑但「诚实」地回答:「不一定。」回头看过去的作品,有遗憾、满意、有趣天真、平淡呆板等不同想法。虽然早期创作稚嫩又偏执,却也因为没有框架更显热情。撇除所有技艺展现,当每个作品都忠实记录创作者的不同阶段时,或许这也是音乐剧能感动人的原因吧!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王希文

电影配乐、音乐剧作曲、编曲、音乐制作人。纽约大学电影配乐作曲硕士。师从好莱坞资深作曲家Ira Newborn及百老汇音乐执导Joseph Church,为台湾首位在纽约接受正统音乐剧训练的作曲家,风格融合摇滚、爵士、蓝调、流行及古典。2009年获个人首座金钟奖。2011年创办「Studio M 疯戏乐工作室」,致力于华语原创音乐剧创作与推广。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