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慧诚:站稳马步,涓滴音乐剧的沧海盛事(曾慧诚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式音乐剧再开场! 导演

曾慧诚:站稳马步,涓滴音乐剧的沧海盛事

导演曾慧诚从纽约返台,也已10多年了。台面上,随著场馆的兴建,本土音乐剧的演出看似才渐渐苏醒;台面下,那已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翻天覆地的转变,才慢慢有诸多作品浮上观众面前。曾慧诚说:「我一开始将音乐剧的表演概念带来台湾时,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好像那些说法都是从我头脑里长出来的,大概要等到这几年,开始跟纽约的师资做连结,才发现那些都是很基本的概念。」举例来说,2008年他指导《隔壁亲家》,「刚开始排练,我说先不要唱,彼此用歌词来对话,但不要做任何事。这件事情对那个年代来说很莫名其妙。」

导演曾慧诚从纽约返台,也已10多年了。台面上,随著场馆的兴建,本土音乐剧的演出看似才渐渐苏醒;台面下,那已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翻天覆地的转变,才慢慢有诸多作品浮上观众面前。曾慧诚说:「我一开始将音乐剧的表演概念带来台湾时,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好像那些说法都是从我头脑里长出来的,大概要等到这几年,开始跟纽约的师资做连结,才发现那些都是很基本的概念。」举例来说,2008年他指导《隔壁亲家》,「刚开始排练,我说先不要唱,彼此用歌词来对话,但不要做任何事。这件事情对那个年代来说很莫名其妙。」

随著第一手音乐剧知识引进,制式的表演训练似乎正慢慢消弭,而曾慧诚当时所谓的「先不要练唱」,实是在强化表演的沟通功能。「音乐剧最大的困难,就是歌词其实是台词的延伸,无论什么曲子,基本上都是沟通的工具,没办法因为表演而丧失。」

曾慧诚聊其导演心得,爽快却偶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又随处可见他对自身土地的热爱,言谈如针,直往关键处插。他曾历经3间不同的表演学院,看过一流的顶尖人才,如今同辈中人亦有获得东尼奖肯定者,因此曾慧诚十分明白百老汇的演员各个都身怀绝技,无论话题怎么绕,他三句不离基本功——能唱,能演,能跳舞,都只是在蹲马步,音乐剧的世界恐怕比常人所想像得更艰辛。

然说起吊诡处,恰好也在这。明知这不是能简简单单撑起的能力,台湾则似乎常将市场流量摆在基本功前面。他举个例子:「我们不会找一个台语歌手去演歌仔戏,不会找一个华语歌手去演京剧,却会邀请流行歌手来演音乐剧?」此话听来藏有讥讽,实则全是柔情。只因他思考的不只是当下,而是忖度整体环境的选择,会予以来日怎么样的榜样?

曾慧诚常举的例子是:「今天场上写了一个高音,演员为达到那个高音的水准,除了专注在那颗音上什么都不能做;或演员能够轻易唱出这颗音,并且把力气放在不同的表现上,这是全然不同的层次。演员应该是要能轻松在舞台上释放他们的表演,因为私底下他们能做的应远远超过台上所见。」

马步站稳,功夫练好,此非一朝一夕的功课。为此,曾慧诚做的不仅是导演工作。其所成立的「跃演」长年培训团员,彼此养出扎实的默契与能量,发展原创音乐剧作品,如脍炙人口的《钏儿》,或《丽晶卡拉OK的最后一夜》,皆出于这批成员。另一方面,若与新的团队合作,则必于排练前开办工作坊,如9月的外百老汇授权剧《The Fantasticks梦幻爱程》便是,以求众人对于表演的态度相仿。

无论是与老团员的默契,或者是新团队的培训,此般涓滴养成,都是种朝大海前进的壮志。或许再过几个年月,这座岛屿也真能养出属于自己的波澜呢?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曾慧诚

「跃演」艺术总监、东海大学表演艺术与创作硕士学位学程兼任助理教授。纽约大学(NYU)音乐剧表演硕士。创作以「纽约音乐剧表演概念与创作架构」为枝干,在「自身文化」中寻找养分。导演作品:跃演中文音乐剧《劝世三姊妹》、《钏儿》、《丽晶卡拉OK的最后一夜》、《DAYLIGHT》;台北市立国乐团台语歌剧《李天禄的四个女人》、《葱仔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