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依据李沐恩2017年台北文学奖舞台剧本组优等奖的同名作品改编,于决审会议上,剧场导演魏瑛娟已提出原作有「剧本单薄」、「角色塑造点到为止难以深入」、「明明是个很悲伤的故事,写得也不够狠,力道不够」等瑕疵。初次看到斜杠青年创作体—青年自造《公寓》的文宣,首先想到的几个关键词便是「异化」与「疏离」——虽是在人文领域中早被反复翻搅无数次的老梗,但标榜「青年发声X末日预言X特定场域」,搭配COVID-19确诊人数日益增加的2022,人人皆有难以从家屋中出走的生命经验,的确应景。
没有出口的死局
2022年朱怡文导演版本保留原作对时间的辩证,咬紧公寓爆炸前5分钟的时间轴。2017版本著力在语言,角色扁平情节单薄的问题,到2022年版本为强化叙事,重要台词与剧情至少皆以不同形式重演两次以上,以投影与拳击赛形式,制造局中局、戏中戏的效果,免去不少臆测,让观众能轻易抓出故事梗概;演出空间选择在台南人剧团团长李维睦的工厂(李维造物),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在宽敞平坦的横向空间,呈现剧本里的垂直坠落的仄迫感?剧组先是用养生胶带铺满座位,隔出四方形空间,演员依循前人的重复走位,让生活仿佛是一场徒劳的游戏,时间与空间皆陷入没有出口的死局。
公寓本身便是现代建筑里大量复制贴上的居住单元,戏一开场便强调此栋建筑散发的气味,譬如经年雨水与回收物的恶臭、地下室渗水的潮湿感、衣服放在洗衣机里过久的霉味,覆盖了温暖、舒适、安稳、归属感等家屋的既定印象,公寓摇身一变成为充满敌意的场所——生活的快乐太过千篇一律,由小事诱发的创伤却狠狠咬进住户发肤。
故事围绕著公寓的1楼垃圾场、2楼、4楼、5楼等空间,由6位主要演员撑起:一楼清洁员早先职业是枪杀死刑犯的法警,退休后义务处理大楼回收垃圾,将所有脏污与「难以回收的过去」藏于垃圾场。2楼住著父子女3人,父亲强暴女儿后,女儿为挣脱命运拉拢弟弟,遂与之乱伦。4楼情侣交往多年感情生变为晚餐与遥控器大打出手。5楼住客则是失婚又投资失败想自杀,爬到顶楼后点燃一支烟。结尾导向全体演员异口同声说出「5楼,这好像是我的名字」,每张面孔再度回到自己的无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