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还在就读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的大学生冯翊纲与宋少卿以「在剧场里说相声」为创作方式,号召同学到系馆中庭看表演,然后取名为「相声瓦舍」,30年来演出不辍。从团名来看,无论是表演形式的「相声」,或是宋代作为娱乐场域的「瓦舍」,往往会将相声瓦舍的创作归类于「传统艺术」、或是「说唱艺术」,但创办人冯翊纲很坚定地说:「我们做的是现代戏剧。」
「政治不正确」的创作
冯翊纲在说完这句话后,反问一句:「为什么我们不是现代戏剧?」他其实花了不少功夫来解释,如出版剧本《绯蝶》时,作者序就以〈戏剧,就是说话的艺术〉为名。他举了胡耀恒教授对西方戏剧的见解,指出古希腊的「羊人剧」(Satyr Play)可视为人类最早的「相声」。而在这样的源头重塑下,冯翊纲认为:「以说相声为业的演员、剧作者,可不可以偶尔把创意主张,混合拼贴一下呢?布雷希特作品的大量说唱艺术素材,不曾被分类成『曲艺』,贝克特的戏,『果陀』以外也有多部长段两人幽默对话,岂不是『相声』?讲起戏剧大师的名讳,人人肃然称是,万一我也是呢?给个机会嘛。」(注)他也提到,相声发源于清末的北京,对应到西方,早是现代戏剧大师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发表创作的时代。
对冯翊纲而言,他将相声瓦舍的作品归类于「喜剧」——带有政治讽刺企图的喜剧。
他说:「我是在80年代小剧场运动起家的。当时环境的第一个刺激是,不可审查剧本,也就是不可做言论审查,不可做思想审查,我是在国家开始如此声明的时候开始做创作,开始推『相声瓦舍』这个名词。」冯翊纲认为,当时创作动机很单纯,就是用相声作为载体,然后就开始写剧本、做表演;此时语气一转说:「慢慢就不单纯了。」由于相声的形式、演出的口音与内容,在台湾意识抬头后不一定能被所有人接受,甚至遭受到两极化的评价与批评。冯翊纲说:「为什么在意识形态上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或是中国人,会是尴尬的?」这个刺激对他而言是很大的,并将其反映到相声瓦舍的作品里。他认为,相声是「言论剧场」,而言论剧场正好能对自己「坚持中华文化」的信念有所方便,能够抨击时事、对抗不同意识形态。
冯翊纲带点讽刺却又喜悦地说:「政府换到现在,就算讨论的不是中国,而是中国文化,就『政治不正确』了。我欣喜异常!过了中年以后,我的作品直接政治不正确,这是做艺术家最快乐的事情!我只要创作,就直接政治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