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访的前一天,通讯软体暱称「哲诚钢琴小男孩」的他,传了讯息询问要穿什么衣服?上台用的?正式的?还是休闲的?担心他太烦恼,却发现这个问题并不为了他自己,因为美、风格、色彩等等对许哲诚来说,只是为了明眼人。真正的他,不是你一眼就能够看得穿的!
但他还是打扮很得体,整齐的衣衫配著整齐的头发;白净的脸,总是堆著害羞再加上一点调皮的笑容。「不过,不能叫他戴墨镜!」谈起服装的问题,他的钢琴老师范德腾语带玄机地笑了。原来,两人合作演出曾经考量过酷帅的造型,却被许哲诚断然拒绝:「我不想被人贴标签!」敏感而纤细的他,不允许这类的美感,破坏了他想要维护的空间。

从童话故事中走到现实的舞台
5、6岁起,许哲诚就跟很多人一样开始学钢琴。天资聪颖的他,最爱听钢琴老师将乐曲与童话编织起来的故事,那些青蛙王子、美人鱼等故事陪著他长大,到后来弹萧邦叙事曲听到的魔女、杀人、爱情的考验等,都让他的演奏更有想像力。「只要是有人讲过故事,我就会对音乐的诠释很有感觉。」在那时,他活在一个被众人保护的完美泡泡里,直到出国、直到范德腾等人将他拉出舒适圈。
大部分钢琴大师们对于指导盲人弹琴并没有经验,对待他大多小心翼翼,不敢碰触他。但用说的不容易精准,幸亏他遇到了肯「动手」的老师。许哲诚回忆在奥地利留学,老师教他萧邦第二号诙谐曲时,为了让他理解ff(极强)的力度,就在拍点上很用力捶他的胸。「我差点倒下去,同学都吓傻了!」虽然想起来还是余悸犹存,却一辈子难忘。遇到范德腾,更是想尽办法从抓手、拉脚、拉掉他的椅子,甚至为了让他体会紧张感,就让他站在椅子上体会快摔下来的感觉……师徒俩更从无话不谈到激荡出一系列说唱音乐会。
「说到肢体开发,最大胆的就是导演(丁乃筝),演出我们最初的那一场《弹琴说爱》前,我全身能碰的她几乎都碰过了!」许哲诚呵呵地笑。范德腾则回应著说:「他本来真的很害羞,刚开始跟不熟的人讲话的声音没有超过mp(中弱)的力度,导演希望他要『放开』,所以曾经带哲诚到一个地方大声喊!比如10公尺,就要放出10公尺的能量,100公尺,就要喊到100公尺的能量,要喊到别人听得到的距离。」
或许是看不见对方,没有距离感,也无从测量方向吧!许多我们认为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视障者却是相当困难的。例如演出完毕总有粉丝来找他拍照,希望一起比Yeah、比爱心……可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比、对著哪边比,经过大家七手八脚帮忙掰指头,加上自己太用力想要做好,隔天就发现手指头肿起来了。当然还有要求签名的,但视障者根本无法写字,更何况签个好看的名?「这就好像戴耳机唱歌」范德腾说:「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时,你怎么调整音高、音量、音色?看不见的哲诚,如何知道手势对不对,还有一笔一画要落在哪里?」

少了视觉却多了感官的交互作用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界?我们用视觉,许哲诚则是用听觉。随身携带录音笔的他,有成千上万的录音,不只是音乐,还有聊天、访问、环境音响……各式各样的录音依据日期归档,整理起来就像个虚拟图书馆一样。不仅如此,触摸到物品,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敲打它。连吃便当,都能听见他不时地敲打餐盒。他尤其爱吃飞机餐,不是因为餐点好吃,而是飞机上有喷射引擎的声音,位子摇摇晃晃的,可以一边拿著餐盒一边敲。「那种气氛让我非常享受。」许哲诚说:「明眼人不是说去一些餐厅不是为了食物好吃,而是『吃气氛』的,我想那道理是相同的。」
然而难以理解的是,他不仅对声音高度敏锐,也有我们感受不到的联觉反应。「例如这个8度,让我感觉到吃凤梨酥跟苹果」,许哲诚再往高音弹:「这个好像是海苔酱加盐巴」,弹到最高8度音,他则说:「很像橘子、柠檬的味道。」音乐对他来说有甜、有咸,也有酸的口味。D大调的感觉不是天空就是大海;F大调就像黎明太阳要出来,更神奇的是萧邦《黑键练习曲》音域很宽广,一开始是高音,后来愈来愈低,仿佛「从洋芋片到汉堡」。怎么会有这种感受?许哲诚坦言自己曾经研究过,却仍想不出答案,「但可确定的是,每种音乐对我来说都是有意义的。」范德腾笑著附和:「就像我们的演出,他唱《你是我的眼》,我明明觉得音域那么高,降调比较好唱,但他却认为这么做很像是背叛了什么。」
不过声音不一定都是美好的,如果是苍蝇从耳边飞过,那就糟了。他记得有一次在义大利与舞者一起演出,不料飞来一只大苍蝇,让许哲诚惊吓不已。虽然还是靠技术让音乐不至于断掉,然而双手却找机会不停在空中胡乱挥舞。或许有人认为苍蝇有什么好怕,但那种不知道它会从哪里来,又不知道如何赶走牠的恐惧,是可以理解的。尤其这种害怕,是「上至大象下至蚂蚁」的数量。有趣的是,苍蝇蜜蜂的嗡嗡声很可怕,然而我们认为很吵的雷声、爆炸、烟火、 防空警报、战斗机起飞……他反而喜欢得不得了。他兴奋地说:「我不知道防空警报器都放在哪里?为什么能够传那么远?我好想有一天可以带我的录音笔去现场录下来!」
是啊,经历了这么多年,他还是乐于当个「钢琴小男孩」那样好奇、那样爱发问。但不同的是,在发问的同时,已能够发现他早有自己的定见,甚至,思考得更深更远。于是我们才知道,眼见为凭不一定是真的。你以为自己在教他认识这个看得见的世界,但透过声响,他的世界有你看不见的宽广。


许哲诚
出生时因视网膜剥离失明。5岁正式学钢琴,8岁起即获得无数钢琴比赛奖项,16岁考取奥地利格拉兹国立音乐与表演大学。22岁起,与「表演工作坊」合作创作新型态的音乐舞台剧《弹琴说爱》,在两岸巡演超过150场。2002年起,与美籍钢琴家范德腾合作「声声不息—双钢琴说唱音乐会」巡回演出;同年,发行第一张个人原创EP专辑《我是许哲诚—可爱的钢琴小男孩》, 收录4首原创歌曲及钢琴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