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这次不谈作品,聊聊作品中的人。一时瑜亮,常形容两位不相伯仲的对手,相互辉映却又颉颃竞逐。「既生瑜,何生亮」,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虽是小说,在大众心底宛如正史地位。诸葛亮和周瑜命运自此被文字写定,一个笑傲天际,一个饮恨沙场。在香港电影圈内,我总想起两组相似的对照,非常有意思。
第一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无间道CP梁朝伟和刘德华。梁刘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出道,各自凭《新扎师兄》和《猎鹰》的警察角色而崭露露头角,80年代港剧《鹿鼎记》韦小宝和康熙皇帝是他们首次合作。两者逸事,无须过多赘述。每每合作,瑜亮之说尘嚣至上,在演技评价上多抑刘扬梁,似乎刘再怎么努力还是追不上天分洋溢的梁。但有天分就意谓不努力吗?当年的无线训练班被喻为少林木人巷,得一路过关斩将才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梁刘当红30年,自有一番缘由。「英气让人羡敬,忧郁让人沉醉。」我的高中同学聪慧地为两者定锚,她说, 「管他们有没有瑜亮,很简单,先和梁朝伟谈恋爱,然后嫁给刘德华。」
《无间道》应该是影迷们最津津乐道的合作。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在影片中互换身分,更早之前是90年代的《中环英雄》,上班族和黑社会小弟,因机缘巧合下,两人对调身分,上班族混入江湖,小弟穿起西装,开启了荒谬错位的生活,继而导正了自己原有走偏的生命。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不晓得算不算是大众对明星形象的投射?
梁刘似乎没有过密的私交,更多是被大众并置来验证其品味判别。从我的角度来看,两人各自的事业重心其实从很早就有了端倪。梁刘初走红的年代,梁便去台湾接了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巧的是,刘在台湾接演的是朱延平导演的言志作品《异域》。其后,刘当歌手开演唱会当监制投资电影等,项目名称琳瑯满目,踏实经营的是明星产业;梁除了当过短期的歌手外,就是演戏演戏演戏,专心一致在演员道途上精进,今日能拿到终身成就奖绝非天分一词足以涵盖。换句话说,两人之争,并非天赋努力之辩,而是两人努力方向各有去处,最后的结果自然不相迳庭。
第二组来自70年代铁汉CP姜大卫和狄龙,那时候流行阳刚武侠片,两人均是著名导演张彻门下子弟,是邵氏力捧的明星,银幕合作前前后后近50部,计有《死角》、《报仇》、《刺马》、《双侠》、《十三太保》等。张彻曾书写,姜狄双档是他生平选角最成功的一次,一叛逆一正派、一活一稳,相得益彰,并以京戏武生来比喻,姜大卫是「短打」,狄龙是「长靠」。两人不仅电影合拍,戏里戏外更情同亲兄弟,常常同进同出,住同一栋宿舍,还常被娱乐记者拍到吃同一碗宵夜。虽是如此,一个桀骜不羁、一个英姿飒爽,姜显然更得张彻的喜爱,两人合作的电影,姜为主狄为副占最大比重。
姜大卫出身演艺世家,童星出道;狄龙家境贫寒,曾打过不少零工,后加入训练班,才意外被发掘出来。不确定是不是各自经历影响,还是天生性格使然,记得以前看他们电影,包括分道扬镳之后的作品,姜于我有种淡然洒脱,不愠不火,有时甚至稍觉欠了点起伏;狄于我俨然成了正典大侠的代名词,但妙的是他最好看的戏,却常是过度压抑而隐忍的角色。每每在一些综艺节目看到他时不时引经据典,以诗词陈述心境,甚至在领奖时以英语献词,努力言表,总觉得他活得好用力好辛苦,似乎总在证明什么。据闻狄姜两人身边后期有不少好事者缠绕,直到合作李翰祥导演的《倾国倾城》而决裂。皇帝和小太监,个人相信,《鹿鼎记》的刘梁设计亦曾参考了狄姜组合。
那时狄龙希望拓宽戏路,演出不用再动刀动枪的光绪皇帝,姜大卫跨刀客串演出他身边的小太监,结果戏开拍后,小太监愈演愈出色,戏分一路增加,皇帝要角反倒被晾一旁。这大概是狄龙这类后天努力型演员的命运回圈吧,总会遇上同一种对手。80年代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还要经历一次。那时和他搭档的是周润发,也是愈演愈放得开,戏分一路增加到与主角平起平坐。所幸的是,这套电影为这几位当时不甚得志的主演们带来了丰硕的回馈,狄龙亦借此拿到了影帝,为其中年演艺生涯温暖的映照。
一时瑜亮,风靡香江的两组CP,好事者多爱拉抬,实则庸人自扰。瑜亮共存,端看的是彼此境界和气度,台前各有一片天地,尊荣互显。梁刘二人对瑜亮之说淡然处之,显见瑜亮心结对当事人而言未必有,但对看官们而言,有时候是照见了自己。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