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前阵子看《九龙城寨之围城》,意外地热血沸腾,和郑保瑞导演之前阴郁、冷僻的作品大相迳庭,反而微妙地承接了60到80年代武打片的侠义精神。武打绝对核心,怎么打得精妙打得凌厉打得超卓,在影片中占有极大篇幅,挤迫空间的对打、穿梭,廊道阶梯的火拼、追逐,巧妙运用建筑结构来创造每场打斗的新奇处,而漫画感放大了搏斗残虐的同时,减轻了血腥的不舒适感。城寨为体,还的是武打的魂。
相对而言,故事避免复杂化,角色趋向脸谱化,正方有大隐隐于市的帮派领袖,有义气肝胆的手下,反方有唯利是图、嚣张跋扈的黑帮老大和小弟。领袖终究难逃一死,老大会被谋反篡位,接下来的,一代新人换旧人,就是历经挫败沧桑的手下重返战场,与不可一世的小弟决一死战。因为剧情无需过多猜疑,好坏人设一目了然,所有的精力就可集中在动作场面的铺排,以打斗来显露角色爽直狠辣,如近乎无懈可击的硬气功非大反派莫属,刀枪不入,如何攻破罩门的悬念带来剧终高潮;再来是推动情节和角色关系,让原本陌路相逢的少年郎因同仇敌忾严惩瘾君子而相识相交。当然,影片野心不止于此,重建╱现九龙城寨的脏乱窄巷,电线宛如藤蔓攀爬楼宇门窗,美术置景奇观吸睛,片中有不少远景俯瞰城寨的边陲性格,俨然有一段芜杂身世寓言。但就观赏而言,其实没有过多著墨里头的下层生活,比较倾向以浪漫眼光瞻望狮子山下的人情味和拚搏精神。
还记得有次看到漫威系列《奇异博士》对打片段,撇开特效不谈,动作设计的灵感相信源自香港,为什么呢,因为过往好莱坞电影的打斗多属搏击格斗,拳来脚往,没什么花招,看久了单调乏味。综观香港武打,除了从中国各类武术(洪拳、咏春、八卦掌、形意拳等)撷取缪思之外,还有受到戏曲的影响,于是对招之内,会有凌空飞踢、连环腿、空翻、侧空翻等炫目夺技。成龙、洪金宝的师父于占元就是京剧武生;著名的武术指导袁和平家学渊源,从小学京剧;张彻导演表明他的动作以京剧作基础,将对打套路转为实战感受,影片结尾的浴血死战本受武生垂死战斗的表演启发,然后转以慢镜头抒发牺牲的血肉淋漓和悲壮感。
动作片作为类型片的主流,是香港电影无法略过的一道风景。俗话常说,「天下功夫出少林」,或许我们也可以改口说,「武打动作出香港」。武侠片以古装为背景,武打片或功夫片则拉到了民初,动作片可涵盖了枪战,尽管名称各异,对打的魂绝不能丢。龙虎武师专指电影行业中负责动作的特技演员,其面向涵盖了功夫设计、武器搏斗、「吊威也」(吊钢丝)、飞车特技、烟火爆破、高难度动作替身。在那誉为黄金年代的香港电影,便有各自的动作班底和风格,比如刘(家良)家班、洪(金宝)家班、成(龙)家班等。
60年代,张彻导演以阳刚的暴力美学开创了动作片趋势,作品百来部,打破了当时以女角为主(黄梅调)的风潮,让男角在银幕赤膊上阵,以寡敌众、以正制邪,兄弟情义的挥洒,肉体拚搏的煽情,男角身受重伤后再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最后负重身亡,可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鼻祖。张彻栽培了不少武打明星,共分为六代,比较熟为人知的,有第一代的王羽;第二代的姜大卫、狄龙、陈观泰;第三代的傅声、李修贤等,不约而同有个特点,都是练家子。因此镜头直接,走位明快,以呈现出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官能效果。
综观那年代的武打电影,或许可说,演员都是武而优则演,一路拍下来,剧情千篇一律,角色形象贴著演员特质来量身订造,定型而可塑性不高。我想这点说明了,随著武打片的转型和沉寂,很多影星也跟著销声匿迹或转往幕后发展的现象。相对近年韩国片如《格杀福顺》的全度妍杀得虎虎生风,借助凌厉的运镜和剪接,摇身一变为打女,是演而优则武。让我回想起90年代后的林青霞、张敏、章子怡等「武林高手」,显然,在作品质量的优先顺序上,「演」还是得排在「打」的前面。当代武侠电影导演徐皓峰在《逝去的武林》提到拳法有练法和演法之分,练法强调真功夫的传授,演法则强调满足观赏需求,重点是怎么打得好看,所以会发展出纵向运镜或手提运镜来强化动作速度感的爆发力,武师们需「扭尽六壬」,衬得影片中的演员个个身手矫健,武艺超群。
张彻在其《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著作,将自己和文人武侠胡金铨导演做了个对比,「他拍戏严谨,一辈子至今恐也不上10部,每部片在艺术方面全很少瑕疵。」而自己「拍片多而且烂……水准始终不稳定……真要说比较像样的『名片』,恐怕也够不上10部。」快人快语,言下不无慨叹之意。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