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玲慧(郝御翔 摄)
焦点专题 Focus 我的日常与歌剧的距离 女高音

林玲慧 生活中用尽全力,让台上看来毫不费力

论及台湾的女高音,林玲慧绝对是其中佼佼者。访问现职国立台北教育大学音乐系专任教授暨系主任的她,原以为声乐这个主题在她口中会充满各种拗口的学术名词,没想到其实她重复最多的词是「生活」,次之则是「爱」。林玲慧说:「我一天最多只排3个指导学生,3个教完我嗓子就哑了。」实在是没办法呀,她也经常提醒自己要冷静、平静地指导学生,可是:「我克制不住!曲子呈现出来的张力就是这样,我怎么可能平平淡淡地说明,就要学生了解呢?」在义大利生活超过13年,返台后的她身体里仍饱含当地热情的灵魂与活力,并将同样热切的爱与心意持续灌注在歌唱之上。

你吃过够多的spaghetti了吗?

歌剧源于生活,而生活离不开语言。林玲慧当初为了读懂多数歌剧的语言,因此动身前往义大利念书。

「刚到义大利的时候,一开始真的觉得蛮累的。」多年前,林玲慧前往向歌剧大国义大利取经,她脑中塞满各种技巧知识,希望能够面面俱到地磨练自己的细节,连语言学习都做足准备,却不知第一时间冲击她的是当地人生活的热度。

她举例:「早上7点,我到咖啡厅点杯饮料,店员就会充满精神又朝气地问你『今天想喝点什么呢?』」林玲慧模拟当地人说话的样子,身手并进,眼神炯炯发光,对比她平淡的询问,简直像是白昼与黑夜的区别。

「可是我后来发现,要唱好歌剧应该是从认识他们的生活开始,否则光是把语言学好,那也只是学到了毛皮。」林玲慧说。

所谓生活者,是真正浸泡在日常之中。因此林玲慧也喜欢提她老师朱苔丽说的话:「她告诉我,你没有吃够几年的spaghetti ,你是唱不出来像样的义大利歌剧。」小事从食物的选择,大事则如情感的自由展现,原先只想赶快取得文凭、练好技巧的林玲慧,因此一口气待了十多年。灵魂有半边都浸泡在义大利的生活之中,几乎要就要成为当地人了。

总而言之,让自己一再「成为」另一种人的方式,而非「扮演」,而是好好生活。这样的观念,也是林玲慧日后一再提醒自己的初衷。

歌剧毕竟是生活,看似高大上,实际上「我觉得很像是台湾的八点档啊,《玛侬.雷斯考》丢个手帕想要心上人注意到他、《蝴蝶夫人》痛苦于心爱的人离开她,类似的情节我们也在电视上看过吧?」林玲慧一边说著,笑得大大咧咧,解释:「我不觉得这样的形容太过通俗,因为在义大利,歌剧就是他们的通俗日常,路上的面包师傅都可以唱个一两句。可是通俗不代表轻贱,他们还是会盛装出席各种歌剧节目,通俗指的是深入民心,你不需要与歌剧隔著一层距离。」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林玲慧

毕业于义大利布雷夏国立音乐院,师事朱苔丽教授。2007年、2011年以最高成绩取得声乐与室内乐最高双文凭。国内重要演出包括2012年与国家交响乐团录制《乐典08—钱南章》专辑之《四首原住民艺术歌曲》获金曲奖「最佳演唱奖」入围,及在NSO跨国歌剧《蝴蝶夫人》担纲女主角蝴蝶;2013年两厅院主办威尔第《安魂曲》担任女高音独唱;2017年国立台湾交响乐团浦契尼《玛侬.雷思考》担任女主角;2019年于TIFA 台湾国际艺术节中于NSO制作之《托斯卡)担任女主角,及于卫武营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歌剧《杜兰朵》担纲柳儿一角;2020年于台中国家歌剧院之《波西米亚人》担任女主角。 现为国立台北教育大学音乐系专任教授暨系主任。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