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剧场open house 市集x演出x展览 及游走式演出
2024/12/21~22 桃园 米仓剧场
米仓剧场的前世
米仓剧场前身为「桃园郡米谷统制组合仓库」,位于桃园市桃园区市中心,于日治时期昭和11年(西元1936年)兴建。
与时任桃园市议员范纲祥一同于2017年提报「桃园郡米谷统制组合仓库」为文化资产保存的建筑研究者蓝博瀚认为,所谓的米谷统制组合仓库是在日治后期很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出现的仓库群。主因是大正到昭和初年的米价浮动造成恐慌,日本政府颁布《米谷自治管理法》,由米粮产地的台湾直接兴建仓库,将多余的米调度使用,随时平稳米粮与米价。
战后的1946年,仓库由「台湾省粮食局」接收,改称为「台湾省粮食局新竹事务所桃园分所」第9、10号仓库,同样作为「粮食」存放,而非农会系统以贩售为主,「在政府治理的意义来讲,是为了要稳定台湾的粮食存量。」蓝博瀚如此说明。
这3栋仓库其实非常相似,蓝博瀚表示:「米仓的外观很素,不仔细看会觉得3栋都长得很像。并且与日治时期印象中的仓库以红砖建造的外观非常不同,米仓都是抹水泥的。」从建筑特色、使用素材等方向考察后,大致可得知用于农会、里民活动中心的A栋仓库,与剧场本体的B栋仓库皆为日治时期,而目前主要用于行政服务、并作为剧场前台的C栋仓库则是战后兴建。「它们都是很『模组化』的仓库型态,最大特色就是当时为了因应大量兴建,这类米仓应该都采用统一设计图的方式。」蓝博瀚又补充:「虽然那些图到现在没有找到。」但大溪、富冈一带都有很类似的建物。
他也特别提到,A、B两栋属于广间型砖造建筑,外墙间有空气层,可以达到隔热与通风效果,构造也可隔离米粮与墙体,避免接触到砖体的潮气,这与日治早期、中期的设计是有明显差异的。
不过,到了1970、80年代,桃园的发展以工商业为主,米产开始下降,再加上农粮署在桃园健行路(林口支线旁)兴建更先进的低温仓库,加上附近的碾米厂裁撤,米粮不再需要就近存放。在功能逐渐丧失之后,「桃园郡米谷统制组合仓库」于2017年通过文资身分,公告登录为桃园市历史建筑,并于2021年开工修复与活化,2022年7月经网路命名活动定名为「米仓剧场」,同年10月正式以新面貌与新身分与民众见面。
米仓剧场的今生
「活化」思考下,这类历史建筑不只是追求保存,而有较高的「再利用」与设计的弹性;「每座历史建筑、文化资产的活化都是个案,会看设计的建筑师是不是想要多放一点设计在里面。」蓝博瀚说明。
「桃园郡米谷统制组合仓库」之所以成为「米仓剧场」,桃园市政府文化局专委王启仲回忆当时的讨论,提出两条脉络,一是桃园缺乏小剧场空间,而米仓的建筑特性可以符合这样的规划需求;另一则提到台湾近代新剧运动的代表性人物简国贤,就出生于桃园的旧城区,生活场域可能与米仓剧场所在地重叠。「既是寻找桃园当代表演艺术需要的空间,符合桃园这些年轻一代的人才发展的趋势和生态,同时也跟爬梳桃园表演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认为旧城区需要有这样的空间。」
蓝博瀚同时回应,根据记载,简国贤与林抟秋当年组织剧团「桃园双叶会」,第一个作品就在仓库出演,虽然不知道是哪个仓库,「确实也可以知道,仓库是个可以发生艺文表演的空间。」
由于米仓剧场一开始便往黑盒子剧场的方向规划,因此将观众席设置为移动式,保持空间运用的灵活度;灯光的设置也非固定于舞台区域,更有延伸性。当然,因其文资身分,仍有部分限制,像是天花板虽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仍因承重等问题无法装设电动吊杆,以及剧场入口设置于剧场正中间,区隔了舞台区与观众席,确实也让习惯镜框式舞台的团队需要更多时间适应。
「这个空间特性造就了米仓剧场跟其他剧场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在跟团队讨论的时候,也会希望他们运用这个场域时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模式。」目前负责营运米仓剧场的埜游文化执行总监刘丽婷这么说,而米仓剧场从空间属性到所处的城区位置,也影响营运团队的思考模式,除专业剧场的人员调度、技术支持等面向,同时也希望与周遭环境达到更紧密的连结,例如走访附近的里长、桃园大庙「景福宫」、农会等,找寻合作契机。
她也特别提到,米仓剧场附近有很多卡拉OK店,因此他们找了「姊弟制作」团队进行田野调查,预计于12月与其中一间卡拉OK店合作,像是时空旅人的方式,带领观众穿梭其中,发展成作品《熟成的时间》。因此,这类作品虽从米仓剧场开始,却不一定得在剧场里头展演,而是将剧场的能量辐射出去。「一个是把人带进来(剧场),再来一个就是把能量散出去,这两件事情会交错进行。」
对桃园市政府文化局而言,「活化」仍是修复背后最重要的任务——所谓的的活化不只是使用功能的转变或调整,更在于人本身的流动。王启仲认为,米仓剧场除是桃园在地团队用于排练、展演的重要空间,同时也希望成为一个跨越团队、地方、类型的交流基地。米仓剧场,从存放开始,逐步进展到聚集与发散,真正活出另一个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