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读》(方一只 摄 圆点联合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提供)
回想与回响 Echo

青春政府的逃难须知

关于郑智源的《已读》

2024台南艺术节X台南文化中心40周年馆庆—《已读》

2024/11/2~3  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剧场

18岁的郑智源写过一篇小说〈我和我的疯狂史错身而过〉。王德威在《台湾:从文学看历史》里,将郑智源放在叶石涛、杨逵,特别是王诗琅等人的无政府主义组织「台湾黑色青年联盟」的脉络里阅读。这些作家大都在未成年时,就把写作当成推翻政府的文学行动,而且这种行动,和解严以降所谓「党外运动」完全不同——它是「无党所忠」的,对于执政权力全无兴趣,追求的是每个人的自由解放。王德威称之为「青春安那其」。

怎知,革命青春到了今天,一下子成为可征用的政治资源。那些占领运动中的明星学生,纷纷担任起党团发言人、市议员、不分区立委、谈话节目名嘴。青春并没有一去不回来,是安那其凋谢了。王德威说得更绝,那叫做「走过安那其,看见法西斯」。

《已读》中的4位大学生就处在这种不再需要反抗,又难以接受规训的尴尬里。为什么要反抗?学校老师是那么乐于和同学沟通,爸妈是那么爱无论LGBTIQ+都好的你。离开校门和家门,还有文化中心这个大家庭欢迎你来当志工,帮助市民增加素养,帮助建商增加销量。这里就算不是天堂,我们也已经不可能更幸福了。所以,4位大学生表现得那么有礼貌,有礼到一旦感觉有什么不对,那一定是自己的不对。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