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德
-
里程碑 Milestone
現代音樂教育的巨擘
匈牙利音樂教育家高大宜的教學法在二十世紀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但是另一位教出許多著名音樂家的音樂教育家李奧.韋納卻只在行家間流傳。韋納的教學法對於室内樂與器樂演奏有著極大的影響,二十世紀叱吒樂壇的音樂家有不少出自門下,但是韋納的名字卻被衆人漸漸淡忘。
-
音樂
普雷特涅夫的寧靜張力
由於空間的因素,普雷特涅夫可以好整以暇地慢工出細活,他邀你細細品味和聲的開合,音色的活彩,力度的無盡層次。
-
里程碑 Milestone
音樂之道 懷念傑利畢達克
慕尼黑愛樂管弦樂團指揮傑利畢達克八月十四日病逝於巴黎,享年八十四歲。四年前傑利畢達克曾率團來台,國人有幸感受傳奇大師的現場震撼,如今大師故去,我們再無機會親聆他的「音樂說敎」,只有藉諸口耳相傳的傑利畢達克「言行」,與合法或非法的錄音和影像,來懷念一代音樂大師。
-
活動看版
從拉威爾到隆德夫斯基
從拉威爾到隆德夫斯基,法國樂壇經歷了印象樂派、音列主義,然後回歸傳統。奇妙的樂風,由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爲您演奏;其間不同的「樂」趣,由王立德侃侃道開。
-
焦點
辛諾波里與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
義大利指揮辛諾波里,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日生於威尼斯,成長於西西里。 辛諾波里從小熱愛音樂,卻遵父命入Padua大學習醫,私下再進馬卻羅音樂院補習音樂。醫學院畢業後,對父親有了交待後,辛諾波里即全心往音樂衝刺,遠赴維也納音樂院追隨名師史瓦洛斯基,打下深厚的指揮根基。 七〇年代,辛諾波里以作曲初露鋒芒,二十六歲即擔任威尼斯音樂院的敎授,擔任當代音樂及電子音樂課程,作品陸續在歐洲各大音樂節發表,並以指揮新作聞名於樂壇。 一九七五年,辛諾波里創立布魯諾.馬德納合奏團(Bruno Maderna Ensemble),大力推介當代音樂。隔年於威尼斯指揮威爾第歌劇《阿依達》大獲成功,從此指揮邀約不斷,辛諾波里應接不暇,事業重心因而從作曲逐漸移往指揮。 辛諾波里早年以指揮威爾第、普契尼的歌劇見長,從八○年代起,分別以《馬克白》、《阿依達》、《阿提拉》、《曼儂.雷斯考》、《托斯卡》等劇驚動柏林、漢堡、維也納、倫敦、紐約等地的樂界,引來極大的迴響。 一九八四年,辛諾波里繼克倫貝勒、慕提之後,接掌英國的愛樂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致力於管弦樂曲目的硏究與詮釋,特別擅長舒曼、馬勒、理査.史特勞斯及新維也納樂派(荀白克、貝爾格、魏本)的作品。 辛諾波里時時不忘學以致用,將他的醫學知識靈活運用到音樂裡。越是創作時精神異常的作曲家(如舒曼、白遼士等),他越有興趣深入探討,將之澈底心理分析一番,然後反應到他的詮釋裡,演出時果然一新衆人耳目,但也引來褒貶兩極的爭議。 辛諾波里在日本人氣很旺,從八六年起幾乎年年赴日報到,演出曲目包括普契尼的歌劇《蝴蝶夫人》、《曼儂.雷斯考》,華格納的《唐懷瑟》以及全本馬勒交響曲。其中《唐懷瑟》還是勞駕拜魯特音樂節的全班人馬出動,這是百年來該團第一次遠離家園(Bayreuth)的演出,可謂盛況空前。 從一九九二年樂季開始,辛諾波里更接任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一職。如何爲這個走過四個半世紀的老團開創新局,而又不失優良光輝的傳統,辛諾波里面臨出道以來最大的挑戰。 辛諾波里的錄音經常得到唱片大獎,代表作有馬勒交響曲全集,舒曼、布魯克納交響曲,理査.史特勞斯管弦樂曲,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
-
焦點
德國歌劇傳承者 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
被作曲家理査.史特勞斯譽爲「舉世最佳的歌劇樂團」的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在褪去了東德共產神秘色彩後,便以「德國歌劇傳承者」之姿展現於世人眼前。一九九二年,義籍指揮辛諾波里入主樂團,爲這個走過四個半世紀的老團保持其舊有優良光輝的傳統之餘另創新局。
-
焦點
獨奏到指揮之路 羅斯托波維奇、巴倫波英、阿胥肯納吉的指揮生涯
從六〇年代開始,歐美樂壇陸陸續續有許多著名的獨奏(唱)家投身指揮的陣營,爲原本就粥少僧多的指揮界增添不少熱鬧。其中有的轉型成功跨過界,脚踏兩行繼續春風得意;有的缺乏指揮細胞,技不如人,只好安份回歸老本行。
-
藝術節 Festival
紐約音樂遊
紐約是個龍蛇雜處,各路好漢雲集的國際大都會。只要你想得到的,它都提供。假始你剛好是個古典樂迷,你的麻煩可能是經常面臨「魚與熊掌」的困境,不知如何取捨──好節目多到超乎想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加冕的樂聲 荷蘭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
荷蘭的皇家音樂會堂管弦樂團是歐洲三大樂團之一,原名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管弦樂團,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三日樂團百週年慶時,女皇特頒「皇家」封號,正式成爲荷蘭的首席文化代表。
-
焦點
在「柴可夫斯基年」聽莫斯科愛樂
在辛奈斯基揮舞的魔棒下,柴可夫斯基沉鬱雄渾的交響曲與快樂靈動的芭蕾音樂將藉由莫斯科愛樂管弦樂團的演奏,呈現俄羅斯魂的震撼!
-
里程碑 Milestone
德國大師──汪德
與蕭堤極端不同的汪德(Gnter Wand)是典型的德國指揮,一輩子在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工作,脚踏實地,不求聞達。六十多歲時以歌劇院總監的身份退休,隨後以聽衆的口碑及少量的唱片建立起國際性的聲譽,開始較勤快地到國外客席指揮,人們突然發現以前怎麼不知道有這麼一位指揮,於是將他們冠上「德國傳統的最後大師」之類的封號,其實他們本來就是做一天指揮,就演奏一天音樂,盡其音樂家的本分而已。他們的知識淵博,藝術涵養深厚,曲目通古達今,像部活字典,這種古典音樂的「人間文化財」還眞不少,如近十幾年常到國內客席的柯尼希先生(埃森歌劇院總監退休)及慕尼黑的艾希洪(Kurt Erchhorn)。其中老來「際遇」最好的要數汪德先生。最近十年,他的演出邀約突然增多,足跡踏遍美日歐各國,他以正宗德奧曲目指揮各地樂團,權威的大師風貌自然流露。汪德到芝加哥指揮《未完成》交響曲,可以令自視甚高的CSO重新一個音一個音地虛心學起,或許這正是傳統的再生吧。 汪德從一九八二年起擔任漢堡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指揮,擅長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及莫札特、威爾第的歌劇。汪德的唱片錄音由BMG發行,包括前述三位作曲家的交響曲全集,另外他有一張和鋼琴大師巴克豪斯合作的舒曼鋼琴協奏曲(Decca)。
-
里程碑 Milestone
長靑的指揮家──蕭堤
今年是鋼琴家顧爾德逝世十年紀念,也是仍長靑樂壇的鋼琴家霍佐斯基百歲誕辰和指揮家蕭堤與汪德的八十壽誕。我們當然還記得,剛帶領過慕尼黑愛樂大軍來台的傑利畢達克也是八十高齡。一九九二的歲尾,讓我們向這些樂壇的巨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