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走過四個半世紀的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傳承了德國歌劇精華。(寶麗金唱片 提供)
焦點 焦點

德國歌劇傳承者 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

被作曲家理査.史特勞斯譽爲「舉世最佳的歌劇樂團」的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在褪去了東德共產神秘色彩後,便以「德國歌劇傳承者」之姿展現於世人眼前。一九九二年,義籍指揮辛諾波里入主樂團,爲這個走過四個半世紀的老團保持其舊有優良光輝的傳統之餘另創新局。

被作曲家理査.史特勞斯譽爲「舉世最佳的歌劇樂團」的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在褪去了東德共產神秘色彩後,便以「德國歌劇傳承者」之姿展現於世人眼前。一九九二年,義籍指揮辛諾波里入主樂團,爲這個走過四個半世紀的老團保持其舊有優良光輝的傳統之餘另創新局。

古典新潮系列

德勒斯登國樂交響樂團

2月26〜28日 19:30

國家音樂廳

德勒斯登樂團一向身兼音樂會與歌劇演出兩項重任。從一六二七年首演舒滋的第一部德國歌劇《妲芙妮》Daphne開始,樂團即與德國歌劇的發展息息相關。經由他們首演的名作包括華格納的《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理査.史特勞斯的《莎樂美》、《伊雷克特拉》、《玫瑰騎士》、《阿拉貝拉》、《妲芙妮》等。多年的經驗累積,使德勒斯登樂團躍昇爲德國歌劇演出的重鎭,建立起權威的「德國歌劇傳統」,成爲理查.史特勞斯口中「舉世最佳的歌劇樂團」。

德勒斯登樂團的老家Semperoper在二次大戰時毀於戰火,後依原樣重建,一九八五年落成啓用,由封克指揮《玫瑰騎士》全新開幕,重現劇院當年英姿。辛諾波里接任指揮後,樂團音樂會再回Semper歌劇院舉行。該劇院畫棟雕樑,音響精美,一石一木皆是藝術的結晶,與德勒斯登樂團的精緻品味合而爲一。

德勒斯登樂團的歷任指揮大都留下珍貴錄音,其中貝姆於二次大戰期間的錄音,更忠實地記錄了戰前德勒斯登樂團黃金時代高水準的演奏。

樂團歷任指揮以德奧系爲主,辛諾波里以義大利人入主算是異數。不過儘管辛諾波里出身義大利,但是在文化上他卻自認非常「德奧」,所以接掌歷史悠久的德國樂團,對他來說正好可以一展所長。他有信心延續樂團的韋伯、華格納、史特勞斯傳統,將之發揚光大,並注入新曲目,迎接新世紀。

辛諾波里與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計劃錄完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全集、舒曼的交響曲與管弦合唱作品,以及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

理査.史特勞斯音樂節

辛諾波里與德勒斯登樂團九五年亞洲行的重頭戲是「史特勞斯音樂節」,不管對辛諾波里或樂團來說都是深具意義的安排。

史特勞斯一生與德勒斯登樂團的親蜜關係長達六十七年之久。一八八二年,史特勞斯年方十八歲,即加入德勒斯登這個音樂大家庭,並首度爲他們寫作《管樂小夜曲》。他寫作時心中皆有所本,以德勒斯登樂團的成員爲理想的演奏者,考量他們的音色與技巧,構思美好的音樂畫面,完稿後再交由他們首演。而理查.史特勞斯一向是辛諾波里最心儀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最能讓辛諾波里發揮所長,因史特勞斯華麗的管弦色彩很合適辛諾波里舞台上「激情式」的演出。

史特勞斯與德勒斯登樂團合作首演的曲目除前述幾部著名歌劇外,還包括這次即將來台演奏的《阿爾卑斯交響曲》,這首樂曲可以讓聽者見識史特勞斯深厚的音樂描繪功夫。總計三天的節目,辛諾波里還將指揮史特勞斯的交響詩《唐璜》、《英雄的生涯》,以及歌劇《伊雷克特拉》。

最値得一提的是以音樂會形式演出的歌劇《伊雷克特拉》選粹。這部戲是史特勞斯繼《莎樂美》之後最富暴力色彩的作品,保證可以帶給國內聽衆全新的感官刺激。辛諾波里將帶來一批新生代歌手,在他「煽情式」指揮下登台,讀者萬勿錯過這難得一聞的「史特勞斯/辛諾波里/德勒斯登」的黃金組合。

推薦錄音

理査.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

辛諾波里指揮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

(DG 439 899-2)

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史特勞斯指揮德勒斯登樂團於柏林首演《阿爾卑斯交響曲》,並特別將此曲題獻給他「親愛的德勒斯登樂團」。這張CD是實況錄音,錄自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德勒斯登樂團於Semper歌劇院舉行的傳統聖棕樹節音樂會。辛諾波里爲這首寫景的大部頭作品添上罕見的熱情,頗値一聽。

 

文字|王立德  指揮家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

德列斯登國家交響樂團成立於一五四八年,是世上最古老的樂團之一。

在德國,它的字號最老,團史更是輝煌傲人,歷任音樂總監當中,不乏音樂史上聲名顯赫的大人物:如舒滋(1585-1672)、韋伯(1786-1826)、華格納(1813-1883)。

華格納之後的指揮及在位期間如下:

1889-1914 舒赫(Ernst von Schuch)

1914-1921 萊納(Fritz Reiner)

1922-1933 布煦(Fritz Busch)

1934-1942 貝姆(Karl Böhm)

1943-1945 艾爾曼朶夫(Elmendorff)

1945-1949 凱伯特(Josepf Keilberth)

1949-1952 肯培(Rudolf Kempe)

1953-1955 孔維兹尼(Franz Konwitschny)

1955-1958 馬塔奇(Lovro von Matacic)

1960-1964 舒威納(Otmar Suitner)

1964-1967 桑德林(Kurt Sanderling)

1975-1985 布隆斯泰德(Herbert Blomstedt)

1985-1990 封克(Hans Vonk)

1990-1991 若杉弘

1992-     辛諾波里(Giuseppe Sinopoli)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