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繼高(林國彰 攝)
里程碑 Milestone 里程碑

吳心柳,文化成蔭

紀念張繼高與第一家音樂經紀機構「遠東音樂社」

「當時,我們口袋中準備著零錢,遇到不肯回去換鞋或將孩子帶回去的,我們便出錢叫三輪車,拉這些人回去換好鞋再拉回來聽音樂會」這是張繼高與遠東音樂社在五〇年代爲台灣散播文化種子的環境……

「當時,我們口袋中準備著零錢,遇到不肯回去換鞋或將孩子帶回去的,我們便出錢叫三輪車,拉這些人回去換好鞋再拉回來聽音樂會」這是張繼高與遠東音樂社在五〇年代爲台灣散播文化種子的環境……

六月廿一日張繼高先生的辭世,留給我們無盡的懷思、感念。

大家熟知張先生聰明絕頂、才華極高又是個追求精緻的人,但也是個極爲用功、極爲努力的學者。在遠東音樂社的的簡介中,張先生以英文向外國藝術家及藝術團體介紹Far Eastern Art-ists Management這個機構的文末寫道“Con-fucius has told us that one must look ahead work hard and tirelessly if he wants to stay on top.”由此,他要吿訴國外藝術家(團體),我是很認眞的在做這些事而且要做到最好。這也是張先生一向的處事態度──有遠見、用功、不懈怠。

新聞傳播的張繼高音樂文化的吳心柳

「新聞工作是迷人的!」這是新聞界歐陽醇敎授的名言,而張先生雖同意這個說法,但他說過「這也是最容易讓人迷失的行業」所以他對自己要求甚嚴,努力讀書、吸取新知。以致由報社的採訪工作、出版社的編輯工作、廣播節目的製作與主持、電視節目的製作與主持、報社編輯政策的訂定到最具敎育功能的公共電視台的設立,都能有他獨到的做法與看法。因爲對音樂文化、表演藝術的熱愛,張先生藉著不同時期的工作媒體,將這些精緻藝術介紹給人們,並敎育人們如何來欣賞這些精緻的藝術。

一九五〇年,張先生在高雄擔任《新生報》記者時,同事即看出他對音樂的狂熱。他們記得在工餘之暇,他必捧著一本大書在硏讀。(後來,他們知道這是一本英文的音樂辭典)張先生吿訴他的同事說:「這本書南台灣就這麼一本,我從高雄美國新聞處借來的,我在背它。」那是說,他不止在閱讀。這些軼事,在張先生過世後,他的老同事吳夢桂把它寫出,刊登在六月廿五日的《聯合報》上,篇名〈榻榻米上的張繼高〉。由此印證張先生時時對後生晚輩說的「嚴肅音樂是要學習的,即使不能學而知之,也要有困而知之的精神」。有了這樣厚實的音樂知識的基礎,張先生便以「吳心柳」的筆名在報章雜誌寫音樂文章,如《中央日報》的「樂府春秋」、《聯合報》的「樂林廣記」以及一九五七年十月創刊的《音樂雜誌》。

見證合灣早年表演藝術史

國內歷史上第一次外國交響樂團來訪是一九五五年六月一日,美國國務院把一百零六人的空中交響樂團送到台灣來舉行一場演奏會。當時的台北沒有音樂廳,也沒有人懂得如何辦理國際性的音樂會。結果是由當時蔣夫人的婦聯會主辦、美國新聞處協辦,地點在半露天的三軍球場(即是現今北一女中側門那一片廣場,四十年前是一處有頂棚的籃球場,可坐七千人,全國重要球賽,都在那裡舉行)。演奏會當天下午七時起即交通管制,以維持安靜,不料,演奏會中仍不時傳來中華路上火車經過的汽笛聲。

張先生在〈遠東音樂社始終〉這篇文章中特別敍述這次音樂會。也指出「這次音樂會對台灣的音樂活動所注入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

一年四個月之後,一九五六年十月美國國務院又派來名大提琴家帕特高爾斯基來台,正好國際學舍(現已拆除供大安公園用地)剛落成,便在那兒舉行獨奏會。張先生在〈遠〉文中寫道:「記得那位大提琴家演奏會後笑著說:『我總算在倉庫也開過音樂會了!』」這場音樂會便是由江良規博士主辦的。由於當時的江先生在台北非常活躍,英文、德文都好,做事幹練負責,在一時找不到更適當的人辦音樂會時,江博士是最佳人選,加上江太太周崇淑女士出身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專攻鋼琴,當時正在師大音樂系任敎,對主辦音樂會相當支持。於是便以江先生開設的遠東旅行社名義舉辦這類活動,結果一共辦了九場音樂會,大部分都是在國際學舍舉行。

中山堂首次傳歌聲

一九五七年十月名黑人歌唱家瑪麗亞.安德遜來台,當時可說極爲轟動,十月的天氣相當熱,國際學舍根本無法舉行音樂會。張先生在〈遠〉文中敍述道:「這時候江先生已認識了張繼高,當時張是《香港時報》駐台記者,他建議江良規直接去找把持中山堂的黃仁霖將軍。張先生並起草一封給蔣夫人的信,請求蔣夫人『基於國家的體面和事實上的需要』特准使用中山堂。這封信蔣夫人雖未回覆,可是當江先生去拜訪黃仁霖時,那位平時高傲而霸氣的高大將軍,竟表現得格外客氣,破例答應可以租用。」

一九五六至五八年間,美國國務院的文化節目非常頻繁,於是張先生乃建議江先生,仿美國哥倫比亞藝術經紀公司的制度,在台灣也開辦一個類似的機構,於是一九五八年二月一日,成立了遠東音樂社股份有限公司,爲了紀念開幕,在中山堂一連串舉行了四場音樂會。

遠東音樂社前的「長龍」

一九五九年,張先生雖然人在香港擔任《香港時報》副總編輯,但關於音樂會的曲目選擇、音樂家的人選及翻譯節目單、寫曲目分析、宣傳資料等等仍由江先生寄到香港給張先生處理。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張先生返台,又開始有計劃地和國外音樂經紀人取得聯繫,於是遠東音樂社的名字開始在國際受到注意,國內聽衆熱情也高。張先生在〈遠〉文中敍述道:「許多好的音樂會在開始售票之日,天不亮就有人來排隊,每次都得請警察來維持秩序,懷寧街遠東音樂社大門玻璃,不知被擠破過多少次。」

一九六〇年維也納音樂院合唱團(混聲合唱團),第一次來台時,在台北賓館的酒會中,江先生心臟病突發昏倒後送至中心診所,住院月餘才康復出院,那年江先生才四十六歲,不過對辦音樂會之辛勞有了戒心。而此時張繼高只有卅多歲,幹勁十足,充滿理想。在〈遠〉文中,張先生指出:「當時,我只能做事,一旦賠了錢還得請江先生想辦法,不過江先生從來沒有爲貼錢的事發過牢騷,最多只是開張繼高的玩笑說:『你這個音樂神經病,窮忙了半天,累得要死,我的鈔票也不見了……』。」

一九六五年,江先生的健康日差。九月一日記者節這一天,他把遠東音樂社的股權全部讓給了當時正任職中國廣播公司新聞部的張繼高。江先生在一九六七年七月八日逝世。到了次年,音樂社成立十年,張繼高統計出十年間一共辦過一百四十五場各類型的音樂會,平均每年十二場強。

準備汽車送回觀衆換裝

「創業,總是一件艱辛的事」。在江先生逝世週年時,張先生寫的〈江先生對社會音樂發展的貢獻〉一文就敍述道:「台北不是一個常有國際性音樂活動的城市,朝野對這類事情都缺乏認識,加上中外的隔閡。主辦人到處進行說服、央求、請託、抗拒等極盡詞費的工作。同時還得開始「敎育」聽衆。例如:婉拒穿木屐的聽衆進場,規定開演後馬上關門,在第一首曲子沒完之前,暫不准進場,以表示對音藥家的尊重,此外,爲了維持場內秩序,兒童不准入場,在初期實行時,江先生還特別在中山堂門口準備了幾輛出租汽車免費讓聽衆把帶來的小孩送回家去。」

「請尊重音樂演出,保持安詳」

往後幾年張先生與人聊到遠東音樂社初創時,總喜歡提到穿木屐來聽音樂會的事情。我記得他還說過:「當時,我們口袋中準備著零錢,遇到不肯回去換鞋或將孩子帶回去的,我們便出錢叫三輪車,拉這些人回去換好鞋再拉回來聽音樂會。」對於音樂會上的禮貌,張先生於一九七八年間,聽林懷民提到在華盛頓參觀賀許洪現代美術館,發現了一張吿示牌,吿示牌上的大標題是「爲什麼我們拜託你不要動手」,內文的解說很令人感動。張先生便寫了一篇〈音樂廳是做什麼的?〉先刊登在擁有較多讀者群的第廿七期《時報周刊》上,張先生自己的《音樂與音響》雜誌則稍遲在十月號(64期)刊出。這篇文章中,張先生便試擬了一張吿白,大標題是〈請尊重音樂的演出,保持安詳〉副題是〈音樂廳是做什麼的?〉,張先生更愼重的是,將這篇吿白,請美術設計胡永先生,設計成一個固定形式,在每次遠東音樂社所辦的音樂會節目單中刊出,而當一九八一年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成立,及一九八七台北中正紀念堂落成,《音樂與音響》雜誌在刊登這兩棟建築物內演奏廳的種種設施時,張先生一定提醒編輯將〈音樂廳是做什麼的?〉的這篇吿白同時刊出。

遠東音樂社自成立到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宣佈結束營業,歷經二十五年,主辦的各類表演活動計三百四十六場,其間所有與國外藝術家、藝術團體的通訊,全由張先生自己處理,演出時的藝術家介紹、資料的翻譯、宣傳資料的撰稿也都是他一手處理,表演藝術文化就在張先生這種嚴謹、認眞的態度下推展開來。

「空中音樂廳」空中傳送「少年音樂會」螢幕播出

當張先生的新聞工作領域由報紙跨向廣播,在中廣擔任節目部副主任、新聞部主任時,主持「空中音樂廳」這個節目,又成了更實際推展音樂藝術的管道。而中視開播後,擔任新聞部經理的張先生,又將推展音樂文化的觸角伸向電視。已故美國名指揮伯恩斯坦年輕時指揮紐約愛樂管弦樂團敎育靑少年聽古典音樂的錄影──「少年音樂會」,這個節目,在每週日下午三時在中視頻道播出,今天四十五歲以上的樂迷應該會記得。這個節目是當時張先生向中視上級極力推薦引進的。

「知音人語」專欄是《音樂與音響》招牌菜

不斷在追求新知、新技術的張先生,聆聽音樂的同時,對於音響的要求也是相對的。所以對音響知識、音響技術的硏究也是一樣認眞,當這些知識、技術充實、累積到某個程度,他又開始敎育愛樂者。因此中廣調頻台的「音樂與音響」節目就在一九七二年二月一日開播,這是廣播中第一個談論音響的節目。播出後受重視的程度,「是事先沒有料到的」張先生當時這樣吿訴我。於是十七個月之後,一九七三年七月一日《音樂與音響》雜誌創刊,張先生在創刊詞中特別強調「音樂是目的,音響是手段」至今,這本雜誌成了壽命最長的一本音樂雜誌。雜誌中的「知音人語」專欄,是張先生的個人專欄,是這本雜誌的招牌菜,很多非愛樂的讀者,都衝著這個專欄來訂閱,其間因張先生身體不適未刊出時,詢問的電話即未斷過來。雜誌創刊十七個月後,一九七五年元月,舉辦了第一屆音響大展,把本省愛好音響的風氣鼓盪起來。這是張先生生前最喜歡談的樂事之一。

新聞記者出身,又極勤於筆耕的張先生,利用文字表達他的思想、理念、動向是流暢又精準的。一九八〇年應聘爲《聯合報》顧問,聯副上的「未名集」專欄,更是有心讀者不僅一讀再讀,更要剪下、複印在同事、朋友間傳閱,甚至要求屬下「這是必讀的好文章」,可見人們對張先生理念的敬佩。

當國內電視發展到需要政府以更公正、更客觀的立場來成立一個公共電視台時,張先生義不容辭,抛下台北的事務,「躱」(他自己形容)到新竹淸華大學敎授招待所,不吿訴任何人他的電話,在那兒集中心力,將他多年硏究的電視傳播理論、在電視台工作的經驗以及國外電視台經營的現況,重新審視,寫下成立公共電視台草案,結果未獲通過。如果當時有所轉機,相關的表演藝術可能就可藉這個電視台,陸續介紹給社會大衆。

癌症末期仍不忘傳播美好音樂

今年萊比錫交響樂團來台演出,當聽到「台北之音」預吿轉播音樂會時,即猜測這件事想必是擔任「台北之音」董事長的張先生策劃的吧!結果在六月廿二日,張先生去世第二天,許博允在追念文章中,即提到張先生在癌症末期,人在北京以氣功治病時,仍不時與他連絡台北轉播音樂會的情形,這次的轉播,包括戶外轉播以及廣播的轉播,受惠的社會大衆更廣。

筆者在《音樂與音響》雜誌創刊前即跟隨張先生學習編輯事務,計工作十餘年,受益頗多。記得每次張先生交待我該處理的事後,總會問問家中情形,也敎我該如何持家,最可貴的是,他會和我聊起他最近碰到的人、遇到的事,憂心、喜樂都寫在他臉上,從他的言行上,受到很多啓示。我一直尊稱張先生爲「張老師」。最近我常在想張先生能這麼瀟灑、豁達的離開人世,主要是他曾經非常努力、非常認眞的生活……。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張繼高推展音樂文化年表

1950 《台灣新生報》高雄記者

1954 以「吳心柳」筆名在《中央日報》寫「樂府春秋」專欄,後在《聯合報》寫「樂林廣記」專欄。

1957 《香港時報》駐台記者在錢愛其主編的《音樂雜誌》介紹音樂家、音樂作品等等。建議江良規博士開辦音樂經紀機構,並爲之起草計劃書。

1958 與江良規博士正式成立遠東音樂社。

1559 《香港時報》總編輯

1963 徵信新聞社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前身)編校、翻譯六本關於音樂的書籍,由文星書店出版。中廣公司節目部副主任中廣公司新聞部主任主持中廣「空中音樂廳」節目

1965 江良規博士將遠東音樂社的股權全部讓與。

1968 1958年2月至1968年4月的10年間,遠東音樂社一共辦了145場各類型的音樂會,每年12場強。江良規博士逝世

1969 中視第一任新聞部經理中視開播時,堅持引進伯恩斯坦「靑少年音樂會」電視節目文星書店結束營業,張繼高成立「樂友書房」出版社,向文星買下六本音樂書籍的版權,陸續印行新版,並分別編入「樂友叢書」。

1972 開闢中廣「音樂與音響」節目

1973 《音樂與音響》雜誌創刊,並闢「知音人語」專欄。

1983 遠東音樂社結束營業(遠東音樂社有25年歷史,辦了27年活動)《聯合報》顧問(「未名集」專欄傳播音樂文化、精緻生活的理念)《民生報》總主筆新聞局視聽顧問(負責提出公共電視建台計畫,可惜未獲行政院通過)

1986 中文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社長

1990 「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

1992 《民生報》副社長

1995 廣播電台「台北之音」董事長

遠東音樂社邀請藝術家概覽

1956 大提琴家帕蒂高爾斯基(G. Piatigorsky)戴粹倫

1957 舊金山芭蕾聲樂家史蒂蓓(E. Steber)聲樂家斯義桂女中音安德遜(M. Anderson)男高音殷芬天諾(L. In-fantino)

1958 男中音瓦菲爾德(W. War-field)小提琴家傅尼爾(J. Fournier)

1959 狄加登爵士樂隊(Jack  Teagarden and his Sextet)金門合唱團(Golden Gate  Quartet)紐約小型交響樂團

1960 茱碧麗現代舞團鋼琴家藤田梓維也納合唱團波士頓交響樂團馬思宏、董光光小提琴、鋼琴二重奏鋼琴家魯道夫.塞金

1961 小提琴家馮福珍(R. Fung)

1962 艾文.艾利舞團

1963 李蒙現代舞團

1964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

1965 女高音柴麗(M. Zeri)與男中音巴德禮(A. Baldelli)

1966 康乃爾大學合唱團茱莉亞弦樂四重奏辛辛納提交響樂團鋼琴家賀蘭德(L. Hollander)鋼琴家史蘭倩絲卡

1967 西德木管五重奏黃忠良現代舞團德國古典芭蕾舞團大提琴家史塔克(J. Starker)

1968 維也納愛樂四重奏澳洲芭蕾

1969 聲樂家席慕德紐約藝院芭蕾舞團聲樂家張縵聲樂家王斯本聲樂家姜成濤鋼琴家楊小佩

1970 西德巴哈獨奏家管弦樂團鋼琴家克勞斯(D. Kraus)

1971 澳洲現代芭蕾舞團(Aus-tralian Dance Theatre)大提琴家羅慕斯(R. Ramos)聲樂家辛永秀南雅人舞展

1973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八重奏

1974 南美拉丁音樂團德國歌劇電影節(3週全省舉行73場,另在10所大專院校演出40場)艾麗斯.瑞斯現代舞團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亞歷山大.洛埃倫敦芭蕾舞團

1975 日內瓦獨奏家樂團(Solistes De Geneve)吉他演奏家拜德(Charlie Byrd)

1976 班貝格木管五重奏美國現代室內樂團艾文.尼可萊斯現代舞團魯西洛西班牙舞團葛瑞史密斯合唱團

1977 巴黎木十字架兒童合唱團法國古典芭蕾舞團艾文.艾利現代舞團聲樂家吳文修

1978 鋼琴家鄭葆琳聲樂家顧芝娜(D. Kucenas)古箏演奏家梁在平

1979 西崎崇子與瑞士盧桑音樂節弦樂團梁在平、梁銘越父子古箏演奏會西德室內管弦樂團

附註:遠東音樂社1958年2月1日正式成立之前,已經辦了兩年的音樂會,於1983年6月主辦最後一場音樂會──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第11次訪華演出,宣布結束。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