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舞伎演出版畫,由三代目歌川豐國所繪,圖中為八代目市川團十郎飾演名古屋山三(左),五代目市川海老藏飾演不破伴内左衛門(嘉永五年閏二月,1852年)(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傳統再生.當代日本

關於歌舞伎的天才十問

歌舞伎與能劇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歌舞伎的演員都是男人?連女性也由男性扮演?

歌舞伎的演員為什麼都叫「幾代目」?

歌舞伎的化妝與京劇的化妝是不是都用顏色來代表人物性格?

佈景服裝華麗、表演動靜皆美的歌舞伎,是台灣難得一見的日本傳統表演藝術。兩廳院世界之窗日本系列,將由日本松竹株式會社展現歌舞伎之美,由名伶中村京藏與中村又之助示範演出講座,趁此機會,正可近距離感受這經典和風的絕美藝術。

歌舞伎與能劇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歌舞伎的演員都是男人?連女性也由男性扮演?

歌舞伎的演員為什麼都叫「幾代目」?

歌舞伎的化妝與京劇的化妝是不是都用顏色來代表人物性格?

佈景服裝華麗、表演動靜皆美的歌舞伎,是台灣難得一見的日本傳統表演藝術。兩廳院世界之窗日本系列,將由日本松竹株式會社展現歌舞伎之美,由名伶中村京藏與中村又之助示範演出講座,趁此機會,正可近距離感受這經典和風的絕美藝術。

世界之窗日本系列-歌舞伎演出暨示範講座

10/10~11  14:30

10/10~11  19:30

台北國家演奏廳

INFO  02-33939888

1.日本的傳統戲劇形式有哪些?各有什麼特色呢?

A:歌舞伎、能劇和文樂(人形淨琉璃)並稱日本三大古典戲劇,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劇」的表演以室町時代流傳的傳說、故事為題材,佐以謠曲、舞蹈、伴奏而形成戲劇,演員頭戴「能面」(能劇面具),身著絢爛豪華的裝束進行舞蹈。能劇具有六百多年歷史,通常和狂言配套演出,前者呈現悲劇,後者則多滑稽調笑的喜劇。源於十五世紀的「文樂」,是一種以說唱方式為表現形式的傳統藝術。文樂一詞源於「文樂座」,現為人形劇、人形淨瑠璃的代稱,大夫說唱、三味線和木偶表演是文樂的「三業」,亦即構成文樂的三大要素。「歌舞伎」則起源於十七世紀的江戶初期,在一千六百年時成熟,它的開創者是日本的出雲巫女——全國知曉的美女阿國,表演以舞蹈結合精緻華麗的戲服,成為當時賣藝女子爭相仿效的對象,也帶領了藝能表演的風潮,「歌舞妓」一詞在此因而誕生,後來由於男性的加入,也有人將「歌舞妓」寫為「歌舞伎」。

 

2.歌舞伎和藝妓有什麼不一樣?

A簡單地說,歌舞伎和藝妓最大的區別是歌舞伎在舞台上表演,而藝妓則是在宴席上表演,藝妓盡其所能來取悅客人,歌舞伎則是結合音樂、戲劇和舞蹈,在台上演出戲劇,現代的歌舞伎演員都是由男性擔任,男扮女裝的演員被稱為「女形」,他們的言談舉止超脫現實的美感,優雅姿態比女人更女人,使觀眾陶醉在虛幻女性魅力中,可以說歌舞伎比較像是表演藝術,藝妓則是較接近生活,屬於人人可親近的藝術。日本藝妓在學習階段必須經過嚴格的訓練,古時的藝妓從十歲左右便開始學藝,學習內容繁重又辛苦,學藝內容包括儀容舉止、茶道、琴藝、花道、文樂等方面都要精通,氣態舉止必須顯現高貴和穩重,像是吃熱騰騰的豆腐不能發出聲音,更不可碰到唇彩,連拉開門的小動作都不可馬虎,要求相當嚴格。藝妓在宴席中服侍客人,像是為他斟酒、倒茶,在餐宴中展現優雅的才藝,以舞蹈、樂器和樂曲的表演為客人助興,讓賓主盡歡,提供最精緻和完美的服務。

 

3.歌舞伎只有男性演員在演嗎?為什麼?

A應該說早期的歌舞伎只有女性演員,而現代的歌舞伎則是只有男性演員,早期出雲阿國創立歌舞伎後,由於演出大受歡迎,京都和大阪一帶的「遊女」受她影響,組織許多「遊女歌舞伎」,但由於遊女歌舞伎除了表演之外,還從事賣淫的活動,使日本德川幕府對「遊女歌舞伎」進行取締,禁止女人演戲,歌舞伎因此轉型為「若眾歌舞伎」,以年輕貌美的男子,代替女人扮演女性的角色,「女形」一詞就在此時產生。但由於男子年輕又貌美,受到女性觀眾的喜愛,造成演員的生活糜爛,常出現殉情或私奔的新聞,社會事件增加,幕府不能忍受,採取諸多措施欲改善,但情況沒有轉好反而更糟,因此改為禁止「若眾歌舞伎」的演出活動,不過劇團在當時卻也想到應變辦法,將「若眾歌舞伎」改為以成年男子擔任演出的「野郎歌舞伎」,也就是今日日本歌舞伎的原型,改變過去歌舞伎用美貌蠱惑觀眾的做法,追求更精練的演技。

 

4.中國傳統戲曲用臉譜展現人物性格,歌舞伎的妝容是不是也象徵不同的角色?

A歌舞伎演員為了讓觀眾能清楚辨認,使用強烈的白底,因此他們臉上的膚色完全被蓋住,取而代之的是像白紙一樣白的濃妝,歌舞伎的化妝法稱為「偎取」,就像是中國京劇臉譜顏面化妝法的意思,臉譜的顏色和京劇一樣,代表著不同的性格,偎取基本的分別是紅、藍、茶三色,紅色代表忠義、英雄的特質,紅色的畫法像是「筋偎」和「火焰偎」,筋偎這種畫法會在額頭,畫上一條條樹枝狀的紅線,用來表示血管暴露,這名角色性格充滿熱血,藍色則是代表邪惡、奸佞,茶色代表魔物、妖怪。至於大家都會好奇歌舞伎的演員是如何化妝的,關於這點,劇說「役者」——也就是歌舞伎的演員,通常是由自己化妝的,化妝時的步驟是先把臉到頸部的地方塗白,接著用粉撲將臉上的厚油彩鋪平順,接著勾勒眼睛和描繪細節和畫出嘴形,最後戴上頭套就完成了。

 

5.歌舞伎演出除了舞台佈景和服裝都十分講究,表演上是否也有獨特的美學?

A現代歌舞伎不僅佈景精緻、舞台機關巧妙外,演員服裝和化妝也十分華麗,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員清一色為男性,十分有趣的是,連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演員扮演,演員在戲中臉部表情誇張又生動,談吐使用美妙的押韻,走路姿態婀娜多姿,舞蹈動作優美、典雅,令人很難想像,這些演員都是由男性扮演。至於演員的妝則多彩、豔麗,所唱的歌曲扣人心弦,至於舞台方面,由於歌舞伎相當注重和觀眾之間的交流,表演舞台延伸至觀眾席的「花道」是演員登台必經之處,產生和觀眾合而為一的效果,觀眾可以在表演中近距離和演員接觸,最獨特的表演方式是當劇情達到最高峰時,演員們的動作會瞬間停止,這時舞台便呈現如同一幅畫的面貌,讓觀眾有更深層的想像。

 

6.為什麼歌舞伎演員的名字前面常會出現「幾代目」這樣的文字?

A這是因為歌舞伎的「襲名」制度。日本歌舞伎的演員使用的是藝名,在日本,傳統技藝的職業,有承接父親或師傅名號的傳統,這是因為傳統上,日本人相當注重家族「名號」。「襲名」代表全面繼承前輩的藝術風格,並延續這個家系的影響力。家族子孫或弟子繼承前輩的衣缽,沿用前輩的藝名,再用第「幾代目」,也就是日文中的序數來作為區分。歌舞伎演員的襲名非常重要,當演員的表現到了襲名的適當時機,會舉辦一連串儀式來慶祝,其中包括讓襲名的演員到各地出名的戲院演出,稱作「襲名興行」,通常會演出家族的重要劇碼,帶有濃濃的「傳承」意味,演出會穿插演員向觀眾報告襲名一事的橋段,希望觀眾能繼續支持演員。在興行活動前,演員需向父執輩或已逝世的前輩墓前報告,並且準備好相關人員的禮物。

 

7.現在日本歌舞伎著名的名角有哪些?

A上一題提到日本歌舞伎的「襲名」制,可以知道有名的演員也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目前日本有名的歌舞伎家族有市川團十郎、尾上菊五郎、松本幸四郎、中村歌右衛門、以扮演女性聞名的坂東玉三郎等,五代目坂東玉三郎曾在一九九二年來台演出,也曾經在中國跨界演出崑劇《牡丹亭》。其中,市川團十郎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歌舞伎世家,因為初代市川團十郎是江戶歌舞伎「荒事」劇目(參見第八題)的創始者,而七代目市川團十郎則選出了「歌舞伎十八番」(參見第十題),市川家系對歌舞伎藝術相當有貢獻。這些世家在日本社會地位崇高,例如知名女星松隆子就出身歌舞伎世家,父親是九代目松本幸四郎,松隆子的哥哥也已經襲名為七代目市川染五郎,九代目松本幸四郎和七代目市川染五郎也跨足影視圈,參加電視劇和電影的演出,不難看出歌舞伎世家在演藝界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8.歌舞伎演出的內容有沒有什麼特定的主題?

A歌舞伎演出的主題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講述貴族和武士的英雄故事,風格比較雄壯,稱為「荒事」,興起於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地區;以及講述市民生活、男女愛情故事的「和事」,風格較為柔和,興起於以古都京阪地區為中心的「上方歌舞伎」。傳統劇目有四種,分別為由日本傳統藝術「人形淨琉璃」的劇目「義太夫狂言」改編而來的「丸本物」(或稱「義太夫狂言」),描寫歷史故事的「時代物」,描繪當代庶民日常生活與情愛的「世話物」,以及舞踊劇的「所作事」。劇本內容有對庶民道德教化的作用。隨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響,歌舞伎的劇目也開始改編西方戲劇,加入西方文學的故事,但仍然用傳統的表演形式演出,稱為「新歌舞伎」。

 

9.現在日本哪些地方能看到歌舞伎的演出?

A上演歌舞劇的劇場稱為「芝居」。如果要看歌舞伎的表演,當然不可以錯過幾個較具規模和代表性的劇場,東京銀座歌舞伎座、新宿國立劇場;大阪的松竹座、新歌舞伎座、京都的南座等等。如果想探訪歷史悠久的劇場,可到位於四國的舊金毘羅大芝居,又稱金丸座,建於一八三五年,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劇場,已被認定是日本國家重要文化遺產。每到春天,金丸座會舉辦「四國金毘羅歌舞伎大芝居」,全日本的歌舞伎愛好者都會聚集到此參與盛會。

 

10.有哪些有名的日本歌舞伎作品可以推薦給大家?

A一八四○年,七代目市川團十郎曾選出十八篇賣座的歌舞伎,取名為「歌舞伎十八番」,其中最有名的有《勸進帳》、《鳴神》、《助六》和《暫》。《勸進帳》講述的是源義經和弁慶的故事。《鳴神》也是很具代表性的作品,表現出歌舞伎「女形」之美,描寫僧侶「鳴神上人」被仙女「雲中絕間姬」誘惑,不禁觸摸了她的身體,還飲酒大醉,「雲中絕間姬」藉機割斷被鳴神封閉的龍神的繩子,使得天降甘霖拯救了百姓的故事。其他有名的歌舞伎劇碼還有《忠臣藏》、《義經千本櫻》、《白浪五人男》、《京鹿子娘道成寺》、《東海道四谷怪談》。一九九二年,歌舞伎名伶坂東玉三郎曾來台演出《楊貴妃》、《鷺娘》;《忠臣藏》也曾在一九九七年在台上演,由市村萬次郎演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