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多才多藝多媒體──談弘一大師紀念音樂會

可惜音樂界没有幾個「李叔同」+「弘一大師」,不然文藝活動的參與率一定節節上升了。

可惜音樂界没有幾個「李叔同」+「弘一大師」,不然文藝活動的參與率一定節節上升了。

爲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五十年冥誕,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於十月十三日假國家音樂廳舉辦了一場紀念音樂會。這場與衆不同的音樂會有「四多」:觀衆數目多、披袈僧人多、藝術形式多,和媒體表現多。

一進大門就聽到不斷播放的李叔同音樂,親切之感油然而生,而舞台上那超大的雕塑和巨幅的書法則給人一種肅穆之情。所演出的節包括舞蹈(姚明麗舞蹈工作室)、歌樂(國家實驗合唱團,戴金泉指揮)、詩詞演誦(瘂弦、趙天福、管管、李曉明、碧果、創世紀詩社、詩的聲光工作坊)等。表演的過程中,幻燈畫面頻頻映入,燈光效果變化多端,加上穩重的旁白、戲劇的動作(在演誦節目中)、生動的配樂(打撃樂爲主,另加中國絃樂器和鋼琴)和比較現代式的舞姿,都吸引了每一位觀衆,最後在戴金泉指揮全場同唱〈送別〉的感人情景中結束。

李叔同(1880-1942)、沈心工(1869-1947 )和曾志忞(1879-1929)可以算是中國近代音樂史啓蒙時期的「三大泰斗」,最早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三大排行榜」。他們都到日本留學,都把西式的音樂引進我國的學校教育。然而李氏除了音樂之外又通詩詞、書法、金石、繪畫、戲劇,後來也精於佛學。以多媒體表現來紀念這位多才多藝的先驅自然是順理成章。這一次的策劃和導演都值得喝彩。

雖然才藝出衆,李叔同卻於三十九歲時皈依佛門,法號弘一。其傳奇性的身世一向頗受注意,在樂壇以外亦負盛名。從音樂的角度來看,他的貢獻是那一批常在小學課本唱到的樂歌。其實這些作品之中比較膾炙人口的都是他依西洋的歌曲填詞。他用舊體詩詞,文辭淸新,感情雋永,講究曲調與詞句的結合,是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佳作,所以能傳頌不輟。不過這些作品無論是音階、旋法、曲式、和聲(一部分有多聲部)等等都是西洋十九世紀小型「樣板」歌曲,他自己創作的也不脫這些樂則,傳唱既久,一代又一代,大家就習慣於西洋的樂風,終於形成日後的音樂品味。有很多人始終不知道〈憶兒時〉、〈送別〉、〈秋夜〉等兒時所唱的歌曲原來是西洋人的作品呢!可見他對國人之「潛移默化」有多大影響。

這麼一位重要的音樂先驅卻是由佛教界來盛大紀念,倒也令人玩味。當夜與會的似乎也以佛教界人士爲多,見面合十隨處可見。其中有的不知「二樓」座位在前方,有的不知可以買節目單……可見是首次來聽音樂會。

十月十四日《聯合報》載,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對國人的消費與休間活動作調查,發覺有七成不熱中於文藝活動。而這一次的紀念會能吸引那麼多平常不赴音樂廳的人,雖然大多是爲了弘一大師而去,卻都能共賞李叔同的作品,倒是一件成功的文藝推展活動呢!可惜音樂界没有多幾個「李叔同」+「弘一大師」,不然文藝活動的參與率一定節節上升了。

 

文字|韓國鐄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客座教室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