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種類型的藝術節、文藝季紛紛推出,從中央到縣市,有官方策劃的,也有經紀人引進的,但在基層的鄕鎭,受限於經費與設備,通常只能夠舉辦一些假日表演廣場,至於擴大爲系列藝文活動又能帶動區域性相關文化建設的鄕鎭,似乎只有汐止鎭了。
表演藝術與民俗節慶的結合
傳統社會中,生活性、民俗性的藝文活動長期培養了大量的觀賞人口,問題在於如何使這些人接受或親近新的表演方式?或者說:「藝術節」這一外來的理念與方式和本土的民俗節慶之間可否結合爲一嶄新的文化類型?是今後文化建設相當重要的一個課題。
汐止藝術節經兩年半(五屆)的嘗試,可說已達到了初步而可觀的整合,春季傳統藝術節起於媽祖生迄於安公生,前者爲全台居民的普遍信仰,後者爲汐止居民的原鄕──福建安溪的守護神,這一個定位促使鎭內的廟宇、軒社樂於參與、動員;秋季傳統藝術節則以全省最大都市山胞聚落──汐止山光社的阿美族祭儀、樂舞爲主題。任何地區的政經上、文化上的舉措都很容易以佔多數的族群爲主導,只有少數的族群得到尊重時才有眞正體現「各族群和諧共處的多元社會」的精神。
無論是漢民族或原住民的民俗、祭儀,仍照原貌進行,藝術節的主辦者環繞著這兩大主題,只是適度地安排了本地的、外來的或業餘的、專業的表演活動,這樣的結合,是祈使鎭民在生活中、習俗中經常充滿著藝術的愛好與氣氛。
留一些舞台給自家子弟
由於一般的藝術節極易導向票房考慮,因此,新奇、專業或外來的藝術家及團體就幾乎佔據了所有的舞台,固然,亮麗的明星開拓了我們的視野,閃耀的舞台使習藝者興起了浪漫的憧憬,然而,就長遠看,業餘的民間、學校社團是培養藝術欣賞者甚至是明日專業人才的搖籃。
有鑒於此,汐止藝術節於每季都邀請本地古老的子弟團、陣頭參與演出,汐止的傳統音樂、戲曲、鑼鼓、陣頭共有十三團之多,樂淸軒更有一百卅年的悠久歷史,這些社團多已老成凋謝,面臨倒館厄運,由於藝術節的邀約及平日的輔導、補助,又開始一一起動鑼鼓,整理弦線,並且更積極主動地尋找年輕子弟傳藝,今年初,成立七十年的「樂英社」開鑼授徒,延聘北管戲曲名師潘玉嬌、湯小九授《斬經堂》一劇,即是一例;「難符梓」是汐止特有的鑼鼓樂,經過「台北民族樂團」的採錄整理再敎給當地的「汐止」、「崇德」兩國小來學習,也是薪傳的另一方式。
向下紮根:從小朋友開始
「學校藝術社團聯展」也是汐止藝術節的重頭戲,兩年半以來,鎭長廖學廣透過募款在鎭內兩個國中、九個國小成立五十五個傳統藝術社團,項目包含:民族音樂、北管戲、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車鼓、宋江陣、舞龍、舞獅等文武陣頭。師資陣容堅強,特別是本土劇界的薪傳獎老藝人:林水金、潘玉嬌、邱火榮、廖瓊枝、許玉等名師都是遠道而來,他們都認爲只要看到小朋友學得高高興興,難以後繼的技藝能有機會傳遞下去,也就忘了舟車勞頓了。
最特別的團隊是樟樹國小的原住民歌舞,前述山光社區的小朋友全部就讀樟樹國小,因此這個社團的老師胡芳美除了指導歌舞之外,還要授以母語、民俗,期勉小朋友雖然遷移到了都市,也不要忘懷或鄙薄自己的族群及文化。
推廣與提昇
「學校傳統藝術敎學計畫」雖然廣邀名師、普設團隊,但是畢竟計畫的實施設定在課外活動,一週兩節的方式,對於艱深的傳統藝術及特有天份的小朋友而言,無疑的這只是淺嘗即止的推廣普及活動,因此,甄選精英,增多鐘點,寒暑集訓成了今年及以後的重要計畫,目前已成立了「汐止少年樂團」、「汐止兒童樂團」,預定在年前成立的有「汐止歌仔戲劇團」、「汐止北管劇團」、「汐止布袋戲劇團」、「汐止兒童舞團」。
這九個精英組成的團體,定位在「高級票友」的層次,一方面升學主義仍然當家,一方面家長對於本土藝術留存了長久以來的社會階級觀念,「吹鼓手」、「戲子」的稱呼幾乎仍然和專業藝術家畫上等號,因此「持續愛好、技藝精湛及品學兼優的良家子弟」才是我們對這幾個團體成員的期望,事實上,台灣本土藝術三百多年來不也是以這個方式和精神傳承下來的嗎?
藝術要超越派系
做爲推介表演的功能,汐止藝術節無疑是成功的,但如果寄望它完全達到前述的特色,則恐怕還要再努力突破下列的狀況:知識分子較中下階層冷漠、公益性社團有待聯合、地方派系糾纏其中等,這樣,藝術節及其它相關計畫才能成爲汐止鎭內居民文化生活的表徵及共同參與的盛典。
文字|王瑞裕 台北民族樂團團長,汐止文化立鎮顧問
汐止藝術節還要再努力突破這些狀況:知識份子的冷漠、公益社團有待整合、地方派系糾纏其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