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是當今世上最著名的劇團之一,以融合古典與現代、高雅與通俗的精采演出,贏得國際性的聲譽。
這個劇團現今在莎士比亞的出生地斯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擁有三個劇場,在世界戲劇重鎭的倫敦也有兩個固定的演出場地,並經常到英國鄕鎭與海外巡迴演出,每年的觀衆超過一萬人。
雖然這個劇團直到一九六一年才採用現在的正式名稱,但它的歷史卻可遠溯自一八七九年。當時一位斯特拉福的釀酒商人發起全國性的運動,在當地建造了莎士比亞紀念劇場,此後五十年間推出了極多佳作,不幸這座劇場於一九二六年被一場大火摧毀殆盡,劇團只好遷到電影院演出。新建的劇場於一九三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莎士比亞的生日)開幕,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至今仍然在使用這個歷史悠久的劇場。
在一九三○年代,劇團的演出風格呈現出全新的風貌,引進了許多優秀的導演、設計家與演員,觀衆人數也不斷成長。但一直到拜瑞.傑克森(Barry Jackson)於一九四六年接下藝術總監的職位之後,這個劇團才有了革命性的變化。在他「演出先於利潤」的信念之下,每齣戲都起用不同的導演與演員,來提升演出的藝術成就。
在一九四○與五○年代的兩位藝術總監安東尼.奎爾(Anthony Quayle)與葛倫.拜恩.蕭(Glen Byam Shaw)的領導之下,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聲譽日隆。奎爾不但邀請了許多知名的莎劇演員與「明星」到斯特拉福演出,同時也發掘了一些才華洋溢的巨星,包括費雯麗、勞倫斯.奧利佛、李察.波頓,以及著名的導演彼德.布魯克。
倫敦的阿德維區劇場於一九六○年成立,次年正式命名爲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並增加了現代作品與莎士比亞以外的古典戲碼,爲這個劇團注入了古典信念之外的現代意識;自此之後,不論在規模或藝術成就方面,它都展現出不可遏止的成長趨勢:一九七四年在斯特拉福成立了演出小成本作品與實驗劇的劇場,三年後又在倫敦建立了另一間劇場,並於一九八二年遷入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巴比肯劇場。而專門演出一五七○到一七五○年劇作的另一個斯特拉福劇場,也於一九八六年成立。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過去二十年間,共獲得兩百個戲劇獎──這種成功絕非偶然。這是一個由演員、導演與設計家等藝術人才所主導的劇團,他們的信念是融合個人技藝與多年的經驗,在古典與現代兩方面開創出一種不同的戲劇風格。雖然一百多年來,這個劇團早已從地方性節慶劇團、發展成具有國際性崇高地位的專業劇團,但它所秉持的信念仍與法蘭克.班森(Frank Benson)在一九○五年所發表的宣言完全一致:「訓練一個劇團,使每個成員都能成爲這個高度同質性的主體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以神聖的態度學習戲劇藝術,並以搬演莎士比亞的戲劇爲主要目的。」
特約撰述|彭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