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奕缺操作濟公(亦宛然掌中戲團 提供)
戲劇 即將上場/戲劇篇

戲看人間情愛

表演工作坊和屛風表演班又有作品發表了。傳統戲曲則有復興劇校盛大演出的《荊釵記》,特別邀請彼岸的知名導演孫蓓君跨海指導;本土的葉靑歌仔戲團亦不甘示弱,推出《冉冉紅塵》。而如果還想嚐點新奇的,北京的中國木偶劇團和黃奕缺泉州木偶劇團亦不會令人失望。

表演工作坊和屛風表演班又有作品發表了。傳統戲曲則有復興劇校盛大演出的《荊釵記》,特別邀請彼岸的知名導演孫蓓君跨海指導;本土的葉靑歌仔戲團亦不甘示弱,推出《冉冉紅塵》。而如果還想嚐點新奇的,北京的中國木偶劇團和黃奕缺泉州木偶劇團亦不會令人失望。

黃奕缺泉州木偶劇團

10月1日 19:30

中壢藝術館

10月2日 14:30及19:30

新竹淸華大學

10月3日 14:30及19:30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0月5日 19:30

彰化縣政府

10月6〜7日14:30及19:30

高雄市立圖書館

10月8日    19:30

屛東縣立文化中心

10月9〜10日14:30及19:30

台南市立圖書館

10月11日 14:30及19:30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10月12〜13日14:30及19:30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荊釵記》

10月7〜9日 19:30

台北國家戲劇院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

10月7〜20日(9、16日除外) 19:30

國立藝術敎育館

10月22〜23日 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11月1〜3日 19:30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徵婚啓事》

10月17日 14:30及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10月19〜21日 19:30

台北國父紀念館

《冉冉紅塵》

10月22-25日 19:30

台北國家戲劇院

中國木偶之美─大台宮戲

10月11日 16:00及19:30

台北市中山堂

10月12日 19:30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10月15日 19:30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10月16日 16:30及19:30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10月17日 16:30及19:30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0月18日 20:00

高雄中正文化中心廣場

10月19日 19:30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每年十月,正逢國家慶典,表演活動向來不寂寞。明華園歌仔戲團和雲門舞集除將在國慶日下午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呈現戶外演藝外,國內兩大劇團:表演工作坊和屛風表演班都有新作發表,前者是「舊瓶新酒」型,把八年前轟動全省的《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重新亮相;後者則採用作家陳玉慧的《徵婚啓事》改編登場。而國家戲劇院在傳統戲曲部分,有復興劇團的《荊釵記》和葉靑歌仔戲團的《冉冉紅塵》分庭抗禮。至於大陸河北梆子國寶:女武生裴豔玲的旋風,則持續吹向中南部。

通常,十月國劇節目最多,因爲國防部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有個金像獎觀摩賽和選粹表演。復興劇團雖置身賽外,但在《關漢卿》後,《荊釵記》是該團下半年全力以赴的大戲。事實上復興劇校知道台灣國劇在導演層面最缺乏,因此早在三、四月間即邀請大陸江西省文藝學校的講師孫蓓君來台,担任《荊》劇的指導,她不僅導演贛劇有名,閩劇《天鵝宴》、京劇《英台夢》也都是她的作品。

《荊釵記》玉石盟

原屬南戲的《荊釵記》,流傳甚廣,明淸兩代都頗盛行,現在崑曲、湘劇、川劇、滇劇、莆仙戲和梨園戲等,都有此劇目。該戲是江西贛劇團編劇黃文錫依據明刊本《王狀元荊釵記》爲藍本,以靑陽腔演出。復興劇團爲演該劇,另再邀請東北劇作家劉伯祺改以京劇皮黃腔演出。

南戲多以才子佳人的愛情爲主,文藻優美具戲劇性,《荊釵記》也不例外,敍述錢玉蓮與王十朋的曲折愛情故事。錢玉蓮鄙棄富少孫汝權的求婚,而選擇以荊釵爲盟的窮書生王十朋,結果王十朋赴京趕考中狀元,受丞相賞識欲逼婚招爲女婿,王十朋拒絕,遂被發配邊界任職,他修書予錢玉蓮,無奈被孫汝權偷得且篡改爲「休書」,玉蓮得知後柔腸寸斷,繼母又逼她改嫁,她遂投江自盡,幸而被一對打漁夫婦救起並收爲義女。玉蓮後來遁入庵禪不問世事,王十朋則以爲她已死而常赴寺院祭祀,十載後兩人再度重逢,誤會冰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冉冉紅塵》天網恢恢

此外,現致力民間藝術采風的電視歌仔戲小生葉靑,也將繼楊麗花後,十月首次登上國家藝術殿堂表演。在螢光幕前風流倜儻的葉靑,是少數還悉心關懷民間藝術的歌仔戲藝人,不僅出資進行已逝掌中戲耆宿王炎的紀錄片拍攝保存,還與民間藝術工作室赴全省從事民間藝術的田野調査,並贊助宜蘭戲劇團赴大陸演出。

走訪台灣民間後,葉靑感受到歌仔戲的生命力,因此在製作這次的《冉冉紅塵》顯得特別地嚴謹,前一陣子還赴大陸探討服裝製作的問題。《冉》劇共分十幕八景,由陳永明編劇,導演爲薪傳獎得主石文戶。同是判案文章,《冉》劇沒有《徐九經升官記》的喜感與無奈,倒與《曲判記》、《天鵝宴》般有些悲涼。

《那一夜》不是「那一夜」

而表演作坊在搬了新家後,下半年首先登場的是八年前創團的名作《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那》當年是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席捲整個台灣劇場的佳作,締造許多奇蹟,巡演廿場,錄音帶連地攤的盜版都搶手,更重要的是它發動了保存傳統民俗相聲的運動,許多靑年對戲劇的愛好,幾乎都起源自該劇。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不僅要求演員演得好,相聲包袱也要抖得巧,那時擅長喜劇的李國修、李立群,一個是舜天嘯、一人是王地寶,在夜總會的餐廳秀中,介紹出場的相聲大師臨時失蹤,兩位活寶爲免開天窗,祇好「小弟上台一鞠躬」,親自上場,於是一連串笑話便逐一抖出。

不過八年前的《那》到了一九九三年,有了些小小的變化,在劇本上賴聲川加入一些時代感,減除一些「肥肉」,在演員組合上,也變成了李立群和馮翊剛,至於舞台、燈光和服裝設計則還是原班人馬聶光炎和靳萍萍。

徵婚.啓事

有趣的是,表演工作坊的《那》演出後,李國修便與賴聲川拆夥,出來自組屛風表演班,此次兩團將正面較勁。屛風表演班在《OH!三岔口》後,繼續走城市喜劇類型。《徵婚啓事》是陳玉慧的親身經歷,將四十餘位應徵男子的對話寫成書,當時陳之作風和文章引起很大的爭議。

不過李國修卻對這個城市怪現象感到好奇,於是兩人聯手把《徵》文改編成戲劇。戲裡的女主角是一個已婚的女子,爲了更了解男人,於是設計出徵婚啓事,但在面對二十二個不同類型的求偶男子後,她已不知如何收拾這個已被顚覆的舞台。內容精彩處就是以演出和非演出的反覆辨證手法,呈現人性的情愛紀實。

女主角由傅涓擔綱,而導演李國修則飾那二十二位應徵的的男人,裡面有醫生、黑道大哥、處男、工廠黑手、公務員、雅痞、留美碩士、棋士、學歷很低的男人、靈異人士以及戀母情結的男人等等,挑戰性非常高;另外還有湯志偉、蕭言中、陳繼宗、劉珊珊、石幸宜等人,在一場眞實與僞飾中攪和,該劇將爲現代男女難解情事,注入新解。

托偶與線偶

另外,來自北京的中國木偶劇團帶來了具中國古典美的杖頭木偶演出,每個木偶搭配一名演員操控,力求人偶合一的境界,身段及動作相當細膩,讓人嘆爲觀止,不同於一般習見的偶戲。

「大台宮戲」的演出內容多半是傳統的民間故事及戲曲,整個舞台精緻華麗,彷若皇宮;而「宮戲」前面加上「大台」二字,可見它的演出具有相當的規模。相信除了一新觀衆耳目之外,對於本土的木偶戲也有互相啓發的功能。

而上個月底來台的黃奕缺泉州提線木偶劇團則大異其趣,每個木偶最少有十六條提線,多者竟達三十餘條,舞動起來,栩栩如生,饒富趣味。

該團已在國立藝術敎育館上演五天十場了,隨即全省巡迴演出。錯過的觀衆可得密切注意剩下的檔期了。

 

特約報導|王亞玲、王世昌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