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天」的職務在於莊嚴供養,而「樂舞」供養則是飛天最具代表性的表現。(敦煌435窟北壁 天宮伎樂天 北魏)(方初惠 提供)
舞蹈 演出評論/舞蹈

壁畫.舞蹈.多媒體 關於「潔兮杰舞團」的首次展演

敦煌壁畫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寳藏,它爲我們保留了多采多姿的古代舞蹈形象。今天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使這些彩塑的「仙女們」再度「舞動」起來呢?

敦煌壁畫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寳藏,它爲我們保留了多采多姿的古代舞蹈形象。今天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才能使這些彩塑的「仙女們」再度「舞動」起來呢?

《你的心是敦煌最空敞的窟》

10月17日

台北社敎館

十月十七日舞蹈家樊潔兮帶領舞團在社敎館演出,配合攝影家柯錫杰所製作的幻燈影像,呈現出多媒體與舞台表演整合的展出,表現「飛天」的風貌與境界。

這種視覺與舞台藝術的結合誠屬相當不錯的創意,就當日的會場演出水平而言,除了音效室內工作人員的吵雜聲音,影響到後排觀衆的觀賞情緒,以及工作人員對布幕的操作不夠專業之外,燈光的效果和柯錫杰所拍攝的影像都相當好,給觀衆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飛天樂舞的圖像源自古印度佛敎文化

但在論及舞蹈的主題、編舞和舞蹈的技巧時,筆者有些不同的看法。首先,「飛天」是佛敎藝術表現上相當重要的一環,常被刻繪在佛像的光背、楣龕內外,或是窟室的天井頂部,成功地點綴出佛敎藝術暉麗的裝飾性,表達佛說法時的高潮與莊嚴。

一般來說,飛天的形象大多是以伎樂和供養搭配出現,在《大智度論》中說:「菩薩欲淨佛土,故求好音聲,欲使國土中衆生聞好音聲,其心柔軟,心柔軟故受化易,是故以音聲供養佛。」可見樂舞不僅是一種娛樂,也可以用來敎化人心。飛天伎樂在宗敎意義上,有其特殊的作用性。

反觀飛天舞蹈就不僅只是動作型態而已,若是脫離了宗敎虔誠供養的精神成份,就失去了飛天本身的意涵。從當日的演出看來,每一支舞作中的飛天搖擺,宛如壁畫中肢體指法的串連重組,觀衆無法感受出它們和宗敎的關係。

至於佛敎藝術中,飛天樂舞圖像的表現來源,和古印度佛敎文化發展有關,隨著佛敎的傳播而進入了各地,並與當地的樂舞文化及風俗民情結合,促成了中國各地飛天樂舞圓像的出現。雖然飛天樂舞的本身,可能就是當地的表演藝術記錄,但旣然是以「飛天」爲題材,就不能將宗敎性排除在外;如果是純粹精煉飛天的樂舞形象來創作,就應該視爲「古民族舞蹈」的再現,對於服飾考證與樂舞史料的採集,可能就要有相當嚴謹的硏究態度。

天部均以最奇奧的化生方式誕生

另外,節目單上說:「飛天是蓮花的化身。」筆者對此有些疑問。佛敎經典的記載中並沒有出現「飛天」一詞,從原始佛敎的經典開始,即有記載「乾闥婆」(梵語Gandharva)與「緊那羅」(梵語Kinnara),二者都隸屬於天部,又稱爲「天人」(Deva),當作佛、菩薩和諸天部的侍從,專門從事供養和伎樂等職務。許多神話中的「乾闥婆」與「緊那羅」,由於善長歌舞,常在佛敎宣揚的場合中適時出現,增添了莊嚴祥和之氣,因此成爲佛敎藝術中常常表現的題材,後來更成爲佛敎八部護法神之一,這一點可能就是現今所謂「飛天」的來源。

然而佛敎本身不斷的演進,思想和概念也有不斷的發展,因此有些特殊的名詞往往莫衷一是。「飛天」二字,最早當出自東魏初《洛陽伽藍記》(楊銜之著):「飛天伎樂,望之雲表。」一般經典大都以「天人」或「天」來說明,因此有學者認爲「飛天」的「飛」字是動名詞當形容詞用,意指「飛翔的天人」,若是這樣的話,那麼表演飛天的舞者,是否曾經做過如此的聯想?如何呈現出飛翔的動態,則可能是編舞者最先考慮到的問題。

回過頭來說「飛天」是「蓮花」的化身,出自何處筆者不解,天部與人類、動物的位階不同,因此有不同的出生方式,佛敎中有四種生法(卵生、胎生、濕生及化生),天部均以最奇奧的「化生」方式誕生,有時在天中瞬間化生,有時在各種寳花(如蓮花、缽陀羅花……)中化生。由於蓮花是佛敎重要的圖像象徵之一,「蓮花化生」亦是信衆最嚮往的境界,所以筆者猜想是節目單撰稿人以「身」爲「生」的誤植,還是有別的解釋。

三道彎的舞蹈美學

以下談及編舞及舞蹈的技巧。整體而言,舞者的表演水準不錯,曾受過學院的嚴格訓練,因此在肢體的呈現上,能將菩薩身軀上「S」形的三道彎,輕巧玲瓏地展示出來。但由於編舞者太過強調這樣的姿態,舞者爲了達到這樣的要求,不得不翹起臀部來移動位置。

三道彎的肢體源自於印度的民族舞蹈,因節奏較快速和迅速移動,產生了優美的肢體韻律;若是保留這樣的姿勢而將節奏放慢下來,不僅表演者擺動困難,觀衆也無法領受那份美感。再者,編舞者在舞作創新上似乎發揮得不夠,各支舞作雖有不同的配樂及隊形組合,舞蹈語彙卻有許多重複。

總的來說,該團結合多媒體與舞台表演的嘗試與創新,是値得嘉許的,另外,樊潔兮多年來從事飛天舞蹈創作,並親臨敦煌硏究飛天舞蹈,這種精神更是舞蹈界中所少有,冀望未來該團能夠更爲提昇精神內涵,使飛天舞蹈的精神特質充份展現。最後筆者呼籲,對於深具歷史文化性的題材,應該多多發揮硏究的精神,才能透過舞蹈創作及專業訓練,使觀衆得到正確的認識。

 

文字|方初惠 舞蹈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