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最近聽説一位報界的朋友因「體質」不適,再拾舊愛,重返雜誌的行列。

報紙與雜誌先天的性質不同,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空間。報紙的立即性,雜誌不及;雜誌佔的優勢便是其遼濶腹地所能提供的廣度與深度。換句話説,雜誌的先天體質是偏思考性的,無論對讀者或編者而言。

因此如何編一本有關「表演」,這樣一門瞬間藝術的雜誌?事前報導的資訊性與敎育性功能當然必須達到,但事後的評論更是一本雜誌平衡「宣傳廣告」的負責態度。因此在《表演藝術》裡,前一期的〈焦點〉與後一期的〈演評〉就如同雜誌的呼吸一般,維持著精神的脈動。

但是,〈演評〉卻是雜誌最難「表演」的一部分。舞台上的演出不是單一元素,一家之言唯恐失之公允,二元論斷更是大忌,如何呈現不同觀點,讓讀者從其間了解論者的美學觀,同時亦可拓展日後觀賞的角度,是編者「表演」的動機,但面臨如何避免特定讀者群──看過演出者,則更是編者的一大挑戰了。

在〈演評〉中,針對一場演出我們希望提供的不只是一個觀點,甚至不只是一篇評論,我們更大膽地讓演出者出場「對話」。這樣的安排或有交集,或無,但它能夠引起讀者(不限看過演出者)的回想與回響,而產生演出者、論者、讀者、編者四角錯綜的情節,完成一場心靈交會的共同演出。

前一陣子,甜蜜蜜地下小劇場的演出鬧翻了天,而彼德.舒曼先生受官方的邀請來台「補天」,其間報紙媒體軋上一角,轟轟烈烈的共同大秀一場,如今戲幕落下,圍觀看熱鬧的人潮已散,媒體工作者、演出者、路人甲、乙沈澱了心情、理出思緒,在雜誌的舞台上與讀者做一次眞正的心靈交會。

編者在台前幕後不斷地穿梭驗證,爲的是拉近表演藝術與讀者間的距離,培養讀者的「第三隻眼睛」,在鏡框舞台的演出中,看到更深一層的用心。

在這一期的〈台前幕後〉,本刊同仁一路跟監歌劇《卡門》的製作,從佈景工廠到裝台、彩排、演出,希望讀者能隨著我們的脚步闖入幕後一窺舞台演出的奧秘。

另外,在兒童節的四月裡,編輯部同仁亦改變身段、腔調,親自彩妝登台爲兒童們演出,介紹表演藝術中偉大的創作者與作品,並且隨著成長的軌跡,追踪、採訪了幾位老少愛樂族人,回憶他們的古典經驗。

林靜芸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