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舞台劇/電影的文章中,第一部分介紹銀幕前大紅大紫的電影巨星他們的舞台劇經驗,第二部分則是劇場表演人才的電影演出,第三部分介紹橫跨舞台劇、電影兩個領域的傑出導演。無論是現今已損落的巨星、導演或當下仍走紅的表演藝術人才,在以下的書頁裡,都將重新粉墨登場。
Part 1. Close-Up
奧黛麗.赫本
影壇超級巨星演舞台劇,有人是成名前,先在劇場歷練;有人是成名後,換個表演空間自我挑戰。奧黛麗.赫本是銀幕大紅大紫前後都演過舞台劇。一九五二年法國作家高萊特(Colette)夫人別具慧眼,認定藉藉無名的奧黛麗.赫本是她筆下人物姬姬的最佳人選,拉拔赫本在美國紐約百老匯舞台主演改編成英語的《姬姬》Gigi。赫本果然不負所望,在劇場一鳴驚人,佳評如潮。這期間她又受到美國導演威廉.惠勒的賞識,隨後主演了電影《羅馬假期》。《羅馬假期》於一九五三年開始上映,把奧黛麗.赫本造就成超級巨星。赫本非但不像一般明星濫拍電影趁機斂財,反而更加謹愼,平均一年只拍一部電影。一九五四年在美國導演比利.懷德的《龍鳳配》之外,她回到百老匯主演了法國劇作家紀侯杜(Jean Giraudoux)的舞台劇《翁蒂娜》Ondine,她甚至因而分身乏術,一九五四年三月當大會頒發一九五三年度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給她的時候,她正在舞台上演美麗的水中精靈翁蒂娜呢!隔了沒幾天,美國戲劇界的東尼獎也把年度最佳女演員獎頒給了她。《姬姬》後來拍成電影(台灣譯成《金粉世界》),改由李絲麗.卡儂主演》。
伊麗莎白.泰勒
在銀幕浮沉多年的伊麗莎白.泰勒,主演過《郎心如鐵》、《巨人》等電影,早已是超級巨星;當她「星光漸淡」後,於一九八一年四十九歲時突然投身百老匯舞台,主演了麗莉安.海兒曼(Lillian Hellman)的劇作《小狐狸》The Little Foxes。這個題材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經拍成電影(蓓蒂.黛維絲主演)。伊麗莎白.泰勒不像奧黛麗.赫本年輕時就主演過歌舞片《甜姐兒》與《窈窕淑女》,直到一九七八年方才嘗試了歌舞片《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
珍西.蒙絲
《小夜曲》是由美國作曲家史蒂芬.桑戴姆(Stephen Sondheim)一手包辦詞曲,故事取材瑞典導演柏格曼一九五五年的電影《夏夜微笑》。這齣改編成英語版歌舞劇在一九七四年百老匯舞台演出時,由英國女星珍西.蒙絲擔綱。珍西.蒙絲早年雖然主演過電影《錦繡大地》、《孽海癡魂》等名片,但是在美國的星運總是不如意,錯失了《羅馬假期》而成就了奧黛麗.赫本的聲譽,《小夜曲》電影版的角色則被伊麗莎白.泰勒取代。
亞蘭.德倫
法國導演雷尼.克萊曼的《陽光普照》與義大利導演維斯康堤的《洛可兄弟》造就了亞蘭.德倫影壇超級巨星的地位。維斯康堤一九六〇年代初期在巴黎導演了舞台劇《可惜她是娼妓》'Tis Pity, She's a Whore,源於十七世紀英國作家John Ford的作品,由亞蘭.德倫與羅美雪妮黛主演。當年在巴黎看這齣舞台劇的名伶不可勝數,華倫.比提、英格麗.褒曼、姜.馬萊都不約而同去捧亞蘭.德倫以及維斯康堤的場。電影版多年後由奧立佛.托比亞斯與夏綠蒂.蘭普琳搭檔演出。
潔西卡.譚蒂、費雯麗
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舞台劇作品《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一九五〇年代初期的風光少有匹敵。潔西卡.譚蒂與馬龍.白蘭度演出伊力.卡山導演的紐約(百老匯)版舞台劇,費雯麗演出倫敦版,阿蕾蒂與伊夫.萬桑演出法國詩人/劇作家考克多翻譯/導演的巴黎版。三地舞台,遙相輝映。電影版於一九五一年推出,由伊力.卡山導演,費雯麗與馬龍.白蘭度主演。
梅蓮娜.麥可麗
希臘女星梅蓮娜.麥可麗一九六〇年主演美國導演朱爾斯.達辛的電影《痴漢艷娃》Never on Sunday 譽滿全球,她演唱的主題歌也風靡多年。幾年後,百老匯舞台推出了歌舞版的《痴漢艷娃》,依舊由梅蓮娜.麥可麗粉墨登場。一九八〇年代希臘政壇恢復民主自由,她回國擔任過文化部長。
英格麗.褒曼
主演過電影《北非諜影》、《戰地鐘聲》、《眞假公主》的瑞典女星英格麗.褒曼,生平有過多次劇場閱歷:一九四〇年在美國演過Fer-enc Molńar的舞台劇Liliom、一九四六年演過《聖女貞德》Joan of Arc、一九五六年在法國演過美國劇作家羅勃.安德森(Robert An-derson)的《茶與同情》Tea and Sympathy、一九六二年在法國演過挪威作家易卜生的舞台劇《海達.蓋伯樂》Hedda Gabler、一九七四年在美國演過由英國約翰.吉爾格德導演,英國作家毛姆的舞台劇The Constant Wife。
蓓蒂.黛維絲
美國女星蓓蒂.黛維絲於一九三一年從影,在這之前演過Earth Between、Bro-ken Dishes、Solid South等舞台劇。一九七四年她在百老匯主演的舞台劇Miss Moffat源於Emlyn Williams的舞台劇作《麥靑穀綠》The Corn is Green,由喬許亞.羅根導演。蓓蒂.黛維絲早在一九四五年就主演過電影版《麥靑穀綠》,評論家Steven H. Scheuer認爲她演技卓越但是扮演那位女敎師顯得太年輕;一九七九年蓓蒂.黛維絲同輩演員凱瑟琳.赫本主演了電視版的《麥靑穀綠》則被Scheuer認爲演技出色但嫌太老。那麼,若蓓蒂.黛維絲重演一九七四年在舞台上「太年輕」的角色或許剛好是時候了。
馬龍.白蘭度
美國男星馬龍.白蘭度的電影生涯始於一九五〇年,舞台劇則早在一九四四年揭開序幕,《我想念媽媽》I Remember Mama、法國詩人考克多的劇作《雙頭鷲》L'Aigle à deux têtes、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的《慾望街車》都是他劇場的成績單。
尤.伯連納
尤.伯連納初登百老匯舞台的作品是一九四五年演出的Lute Song,一九五〇年主演的歌舞劇《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則讓他大放異彩,即使在成了影壇巨星以後,還是常常重返劇場演出這個戲碼。一九五六年《國王與我》拍成電影,他是當然的男主角,甚至這個角色成了他的招牌標籤,任何人都不敢嘗試。尤.伯連納成名後也演過別的舞台劇,譬如一九七四年演出的Erick Segal的《奧狄賽》Odyssey。
詹姆斯.狄恩
流星般早逝的詹姆斯.狄恩(1931-1955),一九五二年在百老匯舞台演出《看到美洲虎》See the Jaguar,一九五四年再接再勵演出取材自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小說的舞台劇《背德者》The lmmoralist,結果贏得年度最有希望新人的戲劇獎。
安東尼.霍普金斯
一九九〇年代在影壇交了老運的英國男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一九七四年在百老匯舞台演出彼得.謝佛(Peter Shaffer)的《戀馬狂》Equus,扮演心理醫師的角色;由於賣座鼎盛,連演多日欲罷不能,所以當安東尼.霍普金斯無暇續演時,改由美國男星安東尼.柏金斯接棒。男孩Allen的角色由英國的Peter Firth擔任,他從舞台版到一九七六年的電影版《戀馬狂》都有過全裸的激烈演出。舞台版的馬,由Everett McGill扮演,電影中則是眞正的馬亮相。
黛芬.賽麗格
主演過法國電影大師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與《穆里愛》的法國女星黛芬.賽麗格,早在一九五四年就曾於巴黎演過紀侯杜的舞台劇《翁蒂娜》,一九五六年在紐約演過紀侯杜、皮藍德羅(Pirandello)等人的舞台劇。一九六〇年代中期,她在法國演了英國作家哈洛德.品特(Harold Pinter)的The Lover、俄國契訶夫的Strange Animal。一九八二年她在巴黎演出John Mur-rell的舞台劇《莎拉與懶女人的哭泣》Sarah et le cri de la langouste,導演是喬治.威勒松(Georges Wil-son)。(喬治.威勒松於一九六一年曾主演過由瑪格麗特.莒哈絲編劇的電影《長久的缺席》)。一九九〇年黛芬.賽麗格接下彼得.薛佛的劇本Letitia打算在法國舞台搬演,不料因病殞逝,空留憾恨。
朗白.威勒松
演過美國電影《撒哈拉》(與布魯克.雪德絲搭檔)、《冰壁的女人》、法國電影《公用的女人》、《幽會》、《玫瑰情未了》的法國男星朗白.威勒松(Lambert Wilson),在劇場的歷練比起老爸喬治.威勒松一點也不含糊。一九八四年在巴黎演出法國劇作家阿努義(Jean Anouilh)的舞台劇《蕾歐加蒂亞》Leocadia就是一例。
阿妮.菊柏海、皮耶.阿迪提等
一九八六年阿努義的舞台劇《預演》La Répétition在巴黎第n次公演時,群星共襄盛舉,阿妮.菊柏海(Anny Duperey)、貝納.吉侯斗(Bernard Giraudeau)、皮耶.阿迪提(Pierre Arditi)、艾曼妞.貝雅(Emmanuelle Béart)都分攤了角色。阿妮.菊柏海演過高達的電影《我所知道關於她的二三事》與雷奈的《史塔維斯基》;貝納.吉侯斗是一九八○年代法國影壇當紅小生;皮耶.阿迪提主演過雷奈的《生死戀》與《幾度春風幾度霜》;艾曼妞.貝雅主演過賈克.希維特的《美麗壞女人》與克樓德.索戴的《今生情未了》。
咪嗚-咪嗚
法國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一九五九年爲雷奈寫過《廣島之戀》的電影劇本,一九六六年莒哈絲與Paul Seban共同導演了電影《音樂》(La Musica,黛芬.賽麗格主演)。一九八五年,咪嗚-咪嗚(Miou-Miou)與薩米.弗海(Sami Frey)在巴黎合演了莒哈絲的舞台版《音樂》。咪嗚-咪嗚一九七四年主演電影《圓舞曲女郎》與傑哈.德巴狄厄、巴德利克.德瓦艾何一同崛起;薩米.弗海則與碧姬.芭社合演過《枕上風波》、與皮耶.克萊芒提合演過《甜蜜電影》,是法國影壇的帥哥。
傑哈.德巴狄厄
法國男星傑哈.德巴狄厄也常進出電影、劇場間。一九八二年他與佛杭蘇瓦.貝謝(曾演過考克多的《奧菲》、費里尼的《加比莉亞之夜》、雷奈的《史塔維斯基》等電影)合演了莫里哀(Molière)的舞台劇《僞君子》Tartuffe。
樓杭.馬萊、路柏特.伊維瑞特
法國男星樓杭.馬萊(Laurent Malet)一九八二年主演的《邀請旅程》與英國男星路柏特.伊維瑞特(Rupert Everett)一九八四年主演的《他鄕異國》(又譯《同窗之愛》)先後在坎城影展得過最佳藝術貢獻獎。這兩部電影擔綱的靑春偶像男星在劇場方面也常有耕耘:樓杭.馬萊一九八三年主演過La fleur au fusil(源於約瑟夫.羅西的電影《王與國》)的逃兵題材),一九八六年主演過美國作家大衛.馬密(David Mamet)的劇作《美國水牛》American Buf falo;路柏特.伊維瑞特一九八〇年演過取材自法國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往事追憶錄》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一九八一年則脫穎而出,主演了朱利安.米契爾(Julian Mitchell)的舞台劇《他鄕異國》。
馬斯楚安尼
主演過電影大師費里尼的《生活的甜蜜》與《八又二分之一》的義大利男星馬斯楚安尼,一九八四年在巴黎演出舞台劇Tchin-tchin,法國作家佛杭蘇瓦.畢葉杜(François Billetdoux)的作品,由英國的彼得.布魯克與法國的Maurice Bénichou共同導演。
姜.馬萊、佛杭西斯.雨斯戴
主演過考克多電影《美女與野獸》、《奧菲》的法國男星姜.馬萊(Jean Marais),一九八六年在巴黎演出了拉辛(Racine)的名劇熙德Le Cid,扮演Don Diègue,主角熙德則由佛杭西斯.雨斯戴(Francis Huster)出任,與多年前,卻爾登.希斯頓與蘇菲亞.羅蘭主演的美國電影《萬世英雄》講的是同樣的故事。
伊莎貝.艾珍妮、勞伯.狄尼洛等
伊莎貝.艾珍妮像奧黛麗.赫本、黛芬.賽麗格一樣,演過紀侯杜的劇作《翁蒂娜》。一九八三年伊莎貝.艾珍妮在巴黎演出史特林堡的舞台劇《茱莉小姐》Mademoiselle Julie。其他像法國女星西蒙.仙諾與英國男星亞歷.堅尼斯一九六七年在倫敦演出莎士比亞舞台劇《馬克白》、美國男星勞勃.狄尼洛與瑞夫.馬契歐一九八六年在紐約的外百老匯演出《古巴》……星星點點,不可勝數,各自有過一番輝煌。
PartⅡ. Blow UP
劇場與電影縱然有相左相斥的某些本質,但也不乏相生相成、彼此互動的魅力。有時候,劇場像詩與小說那樣,提供電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常有電影導演延攬劇場的人才,使作品大放異彩。
鳩久.阿貝達濟、讓巴普提斯特.狄艾黑、海拉姆.凱勒
法國導演雷奈曾邀請義大利舞台劇演員/導演鳩久.阿貝達濟(Giorgio Albertaz-zi)擔任電影《去年在馬倫巴》的男主角;雷奈又邀來法國舞台劇演員讓巴普提斯特.狄艾黑(Jean-Baptiste Thierree)在電影《穆里愛》裡扮演受過殖民地暴行創傷的少男;義大利導演費里尼則看中美國舞台劇演員海拉姆.凱勒(Hiram Keller)在電影《愛情神話》裡扮演縱慾的男孩。海拉姆.凱勒原先是在紐約外百老匯演出著名的舞台劇《髮》Hair,這齣戲於一九六〇年代後期以反戰(和平主義以及反對美國介入越南內戰)與穿挿全裸演出而驚世駭俗,但贏得無數年輕觀衆的共鳴。讓巴普提斯特.狄艾黑則在《穆里愛》之後,與妻子(卓別林的女兒)經年累月巡廻演出舞台劇,幾乎沒有再演過電影。
約翰.吉爾格德
約翰.吉爾格德(John Gielgud)是英國戲劇界的國寶級人物,生於一九〇四年,以能導擅演享譽。他雖被電影界延攬,可惜作品不多,更可惱的是常被糟蹋,遠不如他在戲劇界的本行風光。有趣的是,一九五三年他在美國電影《凱撒大帝》中扮演Cassius,慫恿別人暗殺凱撒大帝(馬龍.白蘭度在片中扮演安東尼);一九七○年他在英國電影《凱撒大帝》中扮演的卻是被人刺斃的凱撒。約翰.吉爾格德直到一九七七年在雷奈的法國電影Providence方才眞正如魚得水,發揮才藝,交了銀幕生涯的老運,贏得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男演員獎。
尙路易.巴候
尙路易.巴侯(Jean-Louis Barrault, 1910-1994)與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同是法國的國寶──默劇大師。巴侯最著名的電影是一九四四年與一九四五年間的《天堂的小孩》,片中他扮演的是位默劇靑年演員,多愁善感,天眞浪漫。他的電影佳作很多,角色從小人物到音樂家白遼士到拿破崙,起伏很大(當然都不是默劇!可見他「開口」時的表現也不錯),但是《天堂的小孩》早已成爲影史神話傳奇,只此一片已讓他萬世流芳了。一九六二年他與舞台劇團長年搭檔瑪德蕾娜.何諾(她是巴侯的妻子)在美國電影《最長的一日》中客串演出,男的演神父,女的則是修女院院長。
勞倫斯.奧立佛
勞倫斯.奧立佛(Laurence Olivier)在英國戲劇界的導與演.足以跟約翰.吉爾格德分庭抗禮,但其銀幕閱歷則星運好過約翰.吉爾格德。只是,勞倫斯.奧立佛珍惜舞台上的成就,演起電影反而常常不情不願。據說一九三九年美國導演威廉.惠勒的《咆哮山莊》終於讓他體會到電影也可以把文藝作品拍得很好、電影也可能讓演員展現卓越的演技。勞倫斯.奧立佛在劇場的成就也許成了他第二任妻子費雯麗的莫大榮幸與畢生陰影,旣以這樣的丈夫爲傲,又想讓自己也在劇場上與丈夫並駕齊驅、平起平坐,但總覺得永遠趕不上而自卑、挫折……。奧黛麗.赫本肯答應年紀大她很多而又有拈花惹草惡名的米爾.法拉的求婚,或許是由於跟米爾.法拉同台合演舞台劇的緣份;伊麗莎白.泰勒跟第五任丈夫,英國演員李察.波頓在一起的那幾年,嘗試了一些古典戲劇改編的電影,似乎啓發了她後來果眞登上舞台的興致。也就是說,有很多銀幕巨星遇上劇場名伶,會自愧不如,於是加倍努力,或是意亂情迷。費雯麗的情況是兩樣都有。勞倫斯.奧立佛則是始亂終棄:起初已婚的雙方各自與配偶離異,使兩者得以簽上一紙愛情契約,然卻在二十年後費雯麗又老又病時彼此分手。
PartⅢ. Shoot Up
劇場、電影兩面璀燦的導演,瑞典的柏格曼(Ingmar Bergman)、法國的尙.考克多(Jean Cocteau)、英國的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日本的寺山修司…都各有一片天。
英格瑪.柏格曼
柏格曼在一九五〇年代,毎年冬天至少導演兩齣舞台劇,易卜生、史特林堡、莫里哀、莎士比亞、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都在其間;夏天,則用來拍電影。柏格曼就算不採用別人編作的舞台劇,他自己編劇的電影也常蘊涵舞台劇的種種情境,《第七封印》與《哭泣與耳語》尤其明顯。
尙.考克多、彼得.布魯克
考克多把自己的舞台劇作《雙頭鷲》與《奧菲》都拍成了電影,而彼得.布魯克是在巴黎、倫敦、紐約三地穿梭的舞台劇導演,但在一九六〇年就拍過電影《如歌的中板》(取材自瑪格麗特.莒哈絲的作品)。彼得.韋斯(Peter Weiss)的《馬哈/薩德》(標題極長,一般簡稱Marat/Sade)經由彼得.布魯克掌舵,成爲轟動巴黎、倫敦、紐約的舞台劇,一九六七年他讓劇場原班人馬在銀幕上重演一次。一九八五年,彼得.布魯克的另一個舞台劇大手筆是讓克樓德.卡謝(Jean-Claude Car-riere)改編的《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 Clovis與維多里歐.梅奏久諾等名伶都參加演出。一九八九年,布魯克又把它拍成電影。
巴提斯.薛侯
法國導演巴提斯.薛侯(Patrice Chéreau)一九九四年的電影《瑪歌皇后》在坎城影展得了兩項獎。他在劇場努力了很多年,從Mar-ivaux的La fausse Suivante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都探索過。電影方面,他演過《丹頓事件》、《再見拿破崙》、並導演過男同性戀題材的《受傷的男人》。
(圖片提供 李幼新)
文字|李幼新 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