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鋼琴作品一向很難逃貝多芬鋼琴作品的影響,但這並不表示他所寫的鋼琴作品就不曾想要尋找屬於自己的語言:事實上舒伯特也的確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鋼琴語彙,或許我們只能說是天不假年,在他三十一歲計劃到維也納學習對位法時,卻英年早逝,祇留下二十一首鋼琴奏鳴曲、九首交響曲和十五首的弦樂四重奏。所以我們現在所聽到的舒伯特,只是一位自覺並不完整的音樂家,受到內在創作欲望強烈驅駛所寫下的作品,其中有大部份並不想發表,只是源源不斷的靈感使他必須快點把它們記下來,這就是爲什麼連餐巾紙也可以是舒伯特記譜工具的原因,他是打算在日後有機會時再重新整理這些主題和樂想。但他卻是一位完全不能倚賴創作維生的音樂家,連音樂家這三個字用在他身上都不適當,與當時或是現代的創作環境相比,實在很難了解,是什麼原因和動機讓這位年輕人維持不斷的創作欲望。
這首作品在舒伯特過世那一年完成,舒伯特爲鋼琴四手聯彈所寫的作品往往都不是嚴肅的創作,這種兩個人坐在同一部鋼琴上演奏的音樂型式一向就是演奏者享受默契的樂趣勝於爲人演奏提供享受的音樂本質,但這首幻想曲卻不是,曲子一開始就充滿了音樂史上少有的氣氛。這種氣氛靠著第二演奏者反複演奏的小調和弦四分音符音形,在相同一音程移轉到第一演奏者雙音的旋律來創造。這實在是太神妙了,而這種感覺卻又是語言所無法形容的。不是悲、不是憂,像一流動的河,載著遙遠傷痛的思念,從遠處漸近,然後依這個主題發展出來,越來越淸、傷痛愈恆的回憶。有時這個回憶帶著由第二主題象徵的對比的甜美思念,可是都不持久;在一氣呵成不間斷演奏的四個樂章中,每一個主題都串聯得極好,且又各具特色,然而音樂本身的氣氛卻又從頭到尾不曾中斷,這不只是依賴調性造成的,還有一種舒伯特少有對於作品的貫徹力,使四個樂章的主題都具有相關性。在每個樂章第二主題的選擇上,舒伯特也一樣掌握到樂曲的特質。然而這首作品卻是一首簡單至極的作品,質感淸澈、技巧平實,同時樂曲結構和音樂鋪陳也都簡單易懂,只是那種情緖卻是成年人的複雜。
魯普和普萊亞在這個曲子的演奏充份捕捉到這首曲子近似閨怨般的特質,他們的琴音細得如同晶瑩的珍珠。曲子一開始,就以非常絕對的速度捉到曲子的情緒,他們採取以浪漫樂曲的態度來對待這部作品,而從往後的樂曲發展中看來,他們居然也能把其中許多受到海頓音樂影響的手法完全以浪漫主義的方式處理得完全合理,使得演奏不僅能夠自圓其說,還成功塑造出一種前人未達的新里程。在此之前是聽不到有人這樣演奏此曲的;在曲子主題與結構的發展上使人感到聯貫的情緒,他們也成功的說服人──這首作品可以用較接近浪漫樂派的觀點來詮釋。魯普和普萊亞在全曲的演奏中,始終小心維持音量在一個f之下,這種控制力不只使他們的琴音維持極美,以聯貫舒伯特不斷在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快速交換的情緒轉變,同時也使樂曲始終如上所述的一直沈浸在一種回憶思潮中,這種手法同樣地表現在他們所選擇的速度上。在曲末,音樂又走回曲首主題時,這種手法就明顯解釋了它們的必要性和兩位演奏家對於音樂結構的了解於心,而到這時,音樂像經歷一段波濤起伏的回憶之後,又被帶回一開始載著回憶的小船的河流上,情緒平復,可是愁思仍在。
編註:本欄歡迎讀者投稿,推薦具有特色之CD,短篇600字以內,長篇1200—1400字。來稿請附CD封面,以利作業。
編號:Sony MK 39511
演出:Murray Perahia Radu Lupu
錄音: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