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萊斯勒、吉萊特、葛林豪斯於一九五五年共組「美藝」三重奏。(寶麗金唱片 提供)
焦點 焦點

美好的藝術 「嶄新的」美藝三重奏

在室內樂史上,從舒班齊赫(Schuppanzigh)組成的弦樂四重奏以來,一直由弦樂四重奏引領風騷,直至本世紀才有所謂職業性、固定的鋼琴三重奏組合。Beaux-Arts這兩個字源自於法文,直譯成中文爲美好的藝術,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曾讚道:「Beaux Arts Trio完美無懈可擊的音樂品味令人鼓舞振奮。他們是繼魯賓斯坦、海飛茲、弗爾曼以來,世界上最著名、最好的室內樂組合。」

在室內樂史上,從舒班齊赫(Schuppanzigh)組成的弦樂四重奏以來,一直由弦樂四重奏引領風騷,直至本世紀才有所謂職業性、固定的鋼琴三重奏組合。Beaux-Arts這兩個字源自於法文,直譯成中文爲美好的藝術,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曾讚道:「Beaux Arts Trio完美無懈可擊的音樂品味令人鼓舞振奮。他們是繼魯賓斯坦、海飛茲、弗爾曼以來,世界上最著名、最好的室內樂組合。」

美藝三重奏

2月20日 19:30

國家音樂廳

享譽世界超過三十年之久的美藝三重奏,不僅以他們絕妙的演奏打動了全世界愛樂者的心,更在音樂史上樹立了不可磨滅的室內樂典範。在室內樂史上,從舒班齊赫(Schup-panzigh)組成的弦樂四重奏以來,一直由弦樂四重奏引領風騷,直至本世紀才有所謂職業性、固定的鋼琴三重奏組合,舉凡柯托特(Cor tot)、堤博(J. Thi-baud)及卡薩爾斯(P. Casals),魯賓斯坦(A. Rubinstoin)、海飛兹(J. Heifetz)及弗爾曼(E. Feuermaun)這兩組組合,都脫離不了三大巨匠之組成,現今絕大部份的唱片公司仍鍾情於幾位著名演奏家組隊,例如笛卡(Decca's)唱片公司邀請了阿胥肯納吉及帕爾曼、哈瑞爾即是最佳例證。

美藝傳承史

在介紹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前,首先要介紹此團的靈魂人物──普萊斯勒(Menahen Pressler)。這位出生於德國,因爲希特勒政權而遷移回以色列學習的鋼琴家,十七歲即因爲取得德布西鋼琴大賽首獎後,邀約不斷,經常與世界知名的指揮及樂團同台演出。一九五五年由他創團邀請當時NBC樂團之小提琴家吉萊特(D. Guilet)及他的朋友葛林豪斯(B. Greenhouse)共組了知名的「美藝」三重奏(Beaux Arts Trio),爲他們三人開啓了室內音樂家的演奏事業,也爲他本人奠定了世界最優秀室內樂音樂家的聲名。除了三重奏共同錄製的五十多張專輯外,他個人也有三十多張獨奏專輯。普萊斯勒的演奏活動,觸角廣深於各大主要都市,長達五十多年的獨奏及室內樂演出,使他對音樂的認知深具獨到之處,因而成爲大家爭相邀約的音樂敎授,目前他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學院的傑出敎師。

到了一九六九年由紐約州立大學的小提琴老師、也曾經是茱莉亞弦樂四重奏一員的柯亨(Isidore Cohen)取代了吉萊特的位置,並且參加日本的音樂節演出。而大提琴家葛林豪森曾是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弟子,除了獨奏、室內樂外更是位優良敎師,他使用一把一七〇七年製的帕格尼尼(Paganini)大提琴。一九八八年他也在演奏了三十年後,將棒子交給畢業於寇蒂斯音樂院(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的大提琴家威利(P. Wiley)。威利先後曾任職於辛辛那提(Cincinnafi)及匹兹堡(Pittsburgh)兩個樂團,後因發展獨奏及室內樂而放棄了樂團。一九九二年土耳其裔的美國鋼琴家(亦是多才多藝的女小提琴及中提琴家)卡娃菲安(Ida Kauafian)加入,而組成了「嶄新的」美藝三重奏。

美好的藝術

Beaux-Arts這兩個字源自於法文,直譯成中文爲美好的藝術,對他們眞是名至實歸,自從一九五五年首演後,法國著名指揮家慕赫(Chabes Munch),即稱頌他們爲自堤博、卡薩爾斯和柯托特以來最佳之鋼琴三重奏,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曾讚道「完美無懈可擊的音樂品味令人鼓舞振奮。他們是繼魯賓斯坦、海飛茲、弗爾曼以來,世界上最著名、最好的室內樂組合。」

除了在博克夏音樂節(Berkshire Festival,即現今之Tanglewood Fes-tival壇格塢音樂節)定期演出外,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哈佛音樂協會、國會圖書館……等地,每年都有一系列的演奏,此外他們的演奏、講習會更是遍及美國各大學院校,在美國的音樂文化、敎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

創團至今,他們馬不停蹄的接受來自各地的邀約,超過三千場以上的演奏,幾乎在世界各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美妙的音符。多年前曾在比利時的美藝廳(Paleis des Beaux Arts)聽過他們的演出,當天他們的曲目是貝多芬作品五十六號的三重協奏曲,事隔多年,仍難以忘懷當時的熱烈盛況。記得當時三人在舞台上怡然自得,渾然忘我的風采,優雅的音色,大提琴渾厚有力,鋼琴靈活的觸鍵,柔美漂亮的音階彈奏法,變化莫測的樂句更是深深吸引了台下每位聽衆的心。他們對曲子詮釋眞是達到了眞、善、美靈性合一的境界,從他們三位不同的拉法、彈法中居然能自成一格,融成一體,台下聽衆自然而然地跟著他們的節奏律動起來。當時和幾位同學聽得如痴如醉,原來室內樂是那麼有內涵,那麼有趣,他們絕佳的搭配,讓我們了解到除了音樂的對話外,好的音樂竟能衍生出那麼大的想像空間。若說他們是本世紀最出神入化、完美的組合,他們眞是當之無愧。他們的存在及成就終於使世人理解到完美室內樂除了技巧、藝術修養、音樂性、分析力、幻想力、幽默感、生活品味、個性、人與人之間的協調、互補、感性……等種種,任何生活上的細節,都可能加入他們的音樂中。難怪有人說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眞是很大的哲理。

居世界室內樂團領導地位

獨具慧眼的飛利浦古典唱片公司,爲美藝三重奏所錄製的三重奏曲目,已涵蓋了所有鋼琴三重奏的曲目。他們所灌錄的專輯曾獲多項大獎:一九六四年唱片大獎、一九七〇年德國唱片大獎年度唱片,以及音樂評論之年度唱片獎。而一九七八年他們的海頓專輯亦榮獲比利時音樂新聞協會及法國唱片學會大獎。最近一九九二年更以新的組合與萊比錫布商大厦管弦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及指揮庫特.馬索(Kurf Masur)合作錄製了貝多芬的經典作品,作品五十六號的三重協奏曲。

是什麼促使美藝三重奏那麼獨特呢?蒙特婁星報曾說,他們的秘訣在於不需言傳之默契,專業之演奏技術、對音樂之剖析,具大師風範。雖然他們是三個不同的個體,卻共同創造出一個有個性的組合。

美藝三重奏長久以來的聲譽,使他們成爲最具世界領導地位的室內樂團體。一九七五年他們與愛樂者在紐約共同慶祝他們成立二十週年,並舉辦了一系列特別音樂會,同年他們並在英國皇家節慶廳演奏了整套貝多芬的三重奏。一九八〇年二十五週年慶時,特別在當初首演的同一地點,即壇格塢之博克夏音樂節(Berkshire Festival at Tangl-ewood)紀念性地演奏第一次演出的曲目:貝多芬的作品第一號第一首和作品七十號著名的《鬼魅》三重奏,下半場則是偉大的作品九十七號《大公》三重奏。

除了他們每年一百二十多場的音樂會外,敎學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扮演重要地位,爲此他們也取得共識,每次演出巡迴儘量不超過三個星期,以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另外他們也經常各自舉辦獨奏會。葛林豪斯即認爲「這對他們技術上之純熟度、演奏上之歷鍊都大有助益」。他們三人的組合,在經歷這麼多年後無論是舞台經驗、音樂思想上都更加鮮活有力了!

 

文字|曾素芝  輔仁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