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漢在創作上有她個人的風格,在舞蹈動作字彙上,不借重花俏技巧,不依賴大動作,但每支舞的結構嚴謹細微,音樂性強,流暢淸楚,是一個對日常生活周遭環境觀察敏銳的編舞家。
《灰姑娘》裡舞者以玩具娃娃造型出現
第一次看瑪姬.瑪漢(Maguy Marin)的舞是在一九八九年的德國電視台上,由法國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Ballet Opera de Lyon)所跳的《灰姑娘》Cinderella。筆者曾於一九八五年跳過類似的英國編舞家阿息頓(F. Ash-ton)編作的版本,亦看過很多不同舞團跳的《灰姑娘》,但瑪漢的《灰姑娘》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整個舞蹈分爲三幕,和《灰姑娘》童話故事大同小異,但表現手法卻大大的異於古典版本的《灰姑娘》舞劇。瑪漢版本裏舞者的造型均是玩具櫃台的娃娃,而她爲每個角色所編的舞蹈動作相當的卡通化。也因爲如此,使得整個舞劇,就像一群小孩子們在辦一場玩具「家家酒」那麼自然純眞,完全切入了看《灰姑娘》此一童話故事的主題與境界。
舞劇一開始,一個看漫畫書的小女孩,因爲看到玩具櫃上的娃娃而聯想起整個《灰姑娘》的童話。此時,舞劇焦點直接拉到娃娃灰姑娘蹲坐的格子上,整個舞台設計便成爲玩具櫃的放大,音樂亦採原來普羅高菲夫的版本。
雖然舞劇中每個人物是娃娃造型,舞蹈動作亦相當木偶化,但經由舞者表達出來,卻很人性化,在趣味之外,又是那麼地自然而不唐突。從此點看,在整個創作手法與理念,瑪漢編作的《灰姑娘》雖是童話故事,但卻多了一份理所當然的說服力。另外,她很前衛地在原版的音樂中,多次混入了嬰兒的說話聲,做爲一些段落的間奏音樂。這些「童言童語」雖有點唐突,顯得和原版音樂不協調,但卻拉近了觀衆和「童話故事」境界之間的距離,明顯地表達了她的企圖。整個舞劇很少花俏技巧,亦沒有大場面的群舞,但只要細心去品味,整個舞劇的編作上像細水流長般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絕對是一支老少咸宜的作品。
溫馨感人的《胖子國》
《胖子國》Groosland此字是瑪漢自創的字,她曾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解釋說此字是自己一時大意寫錯而產生的,因爲按德文gross是「胖」或「大」的意思,而groos旣不是法文、德文或荷蘭文,但相信大家仍知道它是「胖」或「大」的意思。此外,瑪漢也道出她編此舞的動機與幻想:「在劇院工作的人員也許有胖子,但在芭蕾舞團中沒有,所以,經由舞台上的胖子群來詮釋,相信會很有趣。」
此舞中約有二十幾位舞者,造型誇張的「胖」,而音樂方面則採用巴哈的音樂。一九九一年在阿姆斯特丹由荷蘭國家舞團(Dutch National Ballet)首演時,造成了相當的轟動。整個舞蹈大體上來說,在於展現胖子的生活情形,藉由舞蹈,將胖子的一舉一動表現出來,藉助誇張的「胖子裝」的幫襯,所有的動作均充滿了趣味性,但也很自然地流露出人性味。瑪漢曾解釋說:「拿巴哈的古典音樂來編作此舞,主觀上,音樂和舞蹈型態很不協調,但只要兩者搭配得宜,應會很有趣。所以我在編此舞前,和樂譜工作了許久,自己亦穿上胖子裝模擬胖子,以發展出胖子舞蹈動作。」
事實上,在觀看此舞時,舞蹈語彙的展現,就像音符源源不斷地連續譜出音樂一樣,音樂性淸楚、強烈,舞蹈亦不拘泥於古典、現代或舞蹈劇場的表現方式,看起來自然,細膩。它帶領觀衆由先前的「莞爾滑稽」到「幻想」一直到「現實生活中的境界」,達到強烈展現整個舞蹈主題──「胖子國」,眞是一齣溫馨自然,獨樹一格的佳作。
從古典芭蕾《柯貝莉亞》再出發
再談到《柯貝莉亞》Coppélia舞劇(音樂,L. Delibes),早在一八七〇年首演至今,經不同劇院舞團搬演,已是家喩戶曉的古典芭蕾舞碼。瑪漢在一九九三年編此舞劇時,是想對古典舞碼做番新的嘗試。和古典的《柯貝莉亞》比較,瑪漢的版本故事架構無太大差異,但卻相當現代感。瑪漢將現代生活中的故事架構套入原古典的版本中。
本劇一開始,一對戀愛中的情侶──法郞茲和薛妮達──在街上遊玩時,看到高樓陽台上有一個漂亮的模特兒(是個玩具模型,象徵古典版本中的女主角)。兩人因好奇而潛入住屋一探究竟,結果竟然發現柯貝柳將玩偶柯貝莉亞幻想成一位最完美的女性,並幫它照了很多照片和錄影帶。
整個故事的發展和原版本差不多,在此不再多述,唯一不同的是薛妮達戲弄柯貝柳、叫醒法郞茲一段,改成了柯貝柳和法郞茲雙雙喝醉酒,而幻想到和柯貝莉亞一起跳舞。瑪漢爲了強調兩個男人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把柯貝莉亞一下子安排成二十四個一模一樣造型的人物同時出現和兩個男士共舞,以加強此一夢中的幻影效果,此即爲全劇的精華所在。另外瑪漢把整個古典版中的第三幕完全刪掉,整個舞劇就在法郞茲和薛妮達逃離柯氏住處後,回到原來的街景即結束,全長僅六十五分鐘,乾脆俐落。在舞蹈動作上無多特別之處,整齣舞劇趨向以舞蹈劇場手法來表現。
由以上三齣瑪漢在不同時期編作的作品來看,在創作上有她個人的風格,在舞蹈動作語彙上,不借重花俏技巧,不依賴大動作,但每支舞的結構嚴謹細微,音樂性強,流暢淸楚,是一個對日常生活周遭環境觀察敏銳的編舞家。瑪漢將日常生活的體材,表現在舞蹈上,觀衆所產生的共鳴是那麼直接,距離是那麼近。看她的舞作,就像在吃一道可口的地方小吃,雖不是大餐,卻令人回味無窮,點滴在心頭。
文字|余能盛 德國Osnabrück市立劇院芭蕾舞團副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