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瑪漢今年的新作《火鍋》Waterzooi中描述人類情感的「喜悅」一幕。(林原上 提供)
焦點 焦點

給世人的一份禮物

瑪姬.瑪漢(Maguy Marin)和《May B》

今年的聖誕節,國家劇院將呈現一齣感人的大型舞劇《May B》。《May B》是法國舞蹈家瑪姬‧瑪漢的代表作,是根據荒謬劇場大師貝克特的人物而來的。透過旅法舞蹈、戲劇工作者林原上和瑪漢的對談,我們將一探瑪漢創作《May B》時的內心世界。

今年的聖誕節,國家劇院將呈現一齣感人的大型舞劇《May B》。《May B》是法國舞蹈家瑪姬‧瑪漢的代表作,是根據荒謬劇場大師貝克特的人物而來的。透過旅法舞蹈、戲劇工作者林原上和瑪漢的對談,我們將一探瑪漢創作《May B》時的內心世界。

一九九四年三月,瑪姬‧瑪漢舞團(La compagnie Maguy Marin)正在巴黎東南方克蕾特耶區的藝術館(La Maison des arts de Créteil)進行今年瑪漢新作Waterzooï(註1)的彩排,我和瑪姬常常利用彩排前的休息時間一邊討論一邊聊天,由Waterzooï的創作談到瑪姬的生活,和她的經典作品《May B》的創作起始。我當時做了筆記和錄音,以下是我和瑪姬的一些談話片段。

童年往事

林原上(以下簡稱原):瑪姬,可否請你敍述一下你的家庭和孩童時代的生活?

瑪姬‧瑪漢(以下簡稱M):我的父母親都是西班牙人。我父親本來是西班牙南部安達魯西亞的一個郵局職員,對政治非常的熱衷和敏感,是一個積極反對法西斯主義的愛國者。我的母親則是來自馬德里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知識份子,非常喜歡文化、藝術。在西班牙內戰時期,我父親被視爲反革命份子,到處流亡,也就在此時,我母親愛上了我父親。母親在不能獲得她雙親的支持和諒解下,和我的父親在一個地窖中完成了婚禮,雙雙逃離西班牙,並在法國政府的政治庇護下,到法國南方圖魯茲省(Toulouse)定居下來。

我是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大哥大姊現年都五十幾了,所以非常有趣的是,大姐扮演媽媽的角色,而母親則扮演祖母。

母親是一個十分善良,勇敢的女人。相反的,我的父親在成爲西班牙內戰的被害者,生活輾轉不定之後,變成對自己要求非常嚴謹的人。他總是對我們耳提面命,並且把他自己所沒有完成的高級知識份子或革命志士的希望要我們去完成。結果我姊姊和哥哥們成爲牙醫和政治博士,而我呢?當然是希望落空了(瑪姬大笑)。

原:結果妳還是成爲家庭中的叛逆份子。

M(大笑!)你知道,有其母必有其女!其實,也沒那麼嚴重。童年記憶中,想要的東西如果父親不答應,母親總是偷偷地幫我實現。然而,對我父親的嚴肅和暴力行爲(瑪姬頓了一頓),他生起氣來就摔東西、弄得每個人心驚膽顫的……。

原:給你留下一些影響?

M當然,他造成了我個性中的一部份,直到今天我總是很容易害怕,我害怕過橋,害怕開車、乘飛機、搭船,害怕晚上一個人留在家裡,我害怕很多很多的事情。

原:而跳舞呢?是你自己的決定嗎?

M在安達魯西亞有佛拉明哥(Fla-menco),同時也有綜合音樂、舞蹈、戲劇的「輕歌劇」(opérette)。在我八歲以前,我父母親帶我們去看「輕歌劇」,演員們裝扮成小孩,或歌或舞,同時講些有趣的故事,我記得那時我坐的遠遠地看他們的表演,又驚訝又興奮,以爲他們都是像我一樣小小年紀的小孩,讓我又敬佩又羨慕。當我的姊姊吿訴我他們都是大人扮演時,我才明白原來有一種職業可以是如此生動活潑,這在我小小的心靈中引起很大的波動。

還有一個原因,可以說是神靈對我的保佑:我家庭中有一個「很笨」的故事,我從不吿訴別人(瑪姬開始呵呵地笑),你是第一個讓我想說這故事的人。我有一個姨媽,送她的女兒在圖魯茲舞蹈學院(conservatoire de Toulouse)學舞,我的父親覺得「有點吃味」,就對我母親說:也送我們的小女兒去,從此舞蹈整個侵佔了我的生活。我記得非常淸楚,在八歲以前,我好像從不知道「煩悶」,可是當我開始跳舞以後的每個週末,回到家裡,就覺得又煩又悶,因爲沒有舞蹈和音樂在家裡,令我枯燥地受不了。

深受舞蹈家莫里斯‧貝價薰陶

原:你又是如何進入莫里斯‧貝賈(Maurice Bejart)在布魯塞爾的慕德拉舞蹈學校(Mudra)?(註2)

M十年的古典芭蕾敎育,畢業時我已十八歲了,像所有芭蕾舞者所夢想的髮髻,白色緊腰短裙(tutu)及硬鞋,我都實現了。可是他媽的,我又錯了,這並不是我想要做的。已經跳了一個世紀的舞蹈我還不要命地陶醉在其中。突然我又開始煩惱了。我看我周圍認識的一些演員在舞台上千變萬化來去自如,再看到我自己每天在重複又重複,一套又一套,精準優雅、節拍一致的舞蹈技巧中揮汗喘息,卻缺少自己的靈魂。於是,我對我自己說,不是這樣的,我需要再去學其它的東西。由此我到了貝賈在布魯塞爾的學校──慕德拉。

慕德拉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新鮮美好的經驗。我是慕德拉第一期的學生,貝賈那時有一種想法,讓學生學所有在舞台表演上儘可能出現的東西。然而在實踐上,他自己也不淸楚會帶給學生什麼樣的結果,所以我們這第一期學生就變成了學校和老師們綜合表演課程的實驗品。

可惜的是,貝賈在兩年後感到難以說服別人和他在創作中加入這許多不同的表演元素。於是在第二期以後,課程就精減了許多,而重心也轉移到培養舞團的舞者。直到十年後的今天,貝賈才又恢復慕德拉全面式的表演課程。總之,我在慕德拉的那段時光眞是値得回味。

原:由一九七二到一九七六年,你是貝賈「二十世紀芭蕾舞團」的團員。你是如何離開舞團的?以後的經過又是如何?

M我眞正在職業舞台上的表演是從加入二十世紀舞團後開始的。在四年的重複又重複表演貝賈許多不同角色作品的同時,我也開始編舞,像《假想莫里哀》Le Molière imaginaire等五、六個小品,以及我離開舞團前爲他們所編的YU-KU-RI。

瑪漢自立門戶

一九七六年,我離開了貝賈,因爲我覺得他的舞蹈還是「太舞蹈」,我希望有更多戲劇成份的舞蹈表演。同年我向法國政府申請了一份獎助金到美國,爲了和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工作。但當我見到了他,卻覺得白費力氣;我坐在那裡看他和別人工作,自己卻無法參與,因此,我自然就離開了。

回到了巴黎,我和三個同時離開二十世紀舞團的朋友一起在報紙上讀到有關於「一九七七瑞士尼翁國際編舞競賽」(Concours internationaux de choré-graphie de Nyon)的消息。我們決定去參加,結果輕鬆地拿到了第一名。接下來我們報名了一九七八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巴尼歐雷國際編舞競賽」(Con-cours internationaux de chorégra-phie de Bagnolet),在一番職業編舞家的競爭下,又拿到了第一名。我們高興死了,在不知道繼續做什麼之下,我們決定成立一個舞團,名爲「虹橋芭蕾劇團」(Ballet Theatre de l'Arche)。

我們那時舞團有三女二男,幾個月後獲得第一筆三萬法郞的政府補助,加上巴尼歐雷競賽得到的一萬五法郞,於是我們就在巴黎租了一個小排練場,並甄選了兩名新舞者。在一個朋友的幫忙經營,舞團就這樣開始運作了。那時在表演觀念上我們想要創作一些更接近於劇場的表演,把舞蹈技巧降到最低限度。

《May B》在死亡與恐懼下產生

原:一九八一年《May B》誕生了,關於《May B》作品的本身無論是來自貝克特(Samuel Beckett)作品的靈感或是你自己的生活情感之中,在當初是如何產生的?

M事情的發生是這樣的,一九八〇年的夏天,我去參加「亞維農藝術節」,藝術節負責人問我有沒有一個確定的舞蹈新作計劃,我不加思索地就吿訴他我想做一些有關於貝克特作品的舞蹈,以及我如何喜歡貝克特作品中的那種不平衡、不確定、永遠在動、永遠覺得不安全的等等情狀。簽定了合約後,我才強迫自己必須去眞正面對貝克特的作品。我回到了父母親的家中,重讀貝克特的作品,也同時回到我性格中的一部份。

我從二十歲開始就生活在「害怕」的感覺之中,我害怕死亡、害怕分離、害怕生病或突發的意外;我總是想像過橋時橋就在我腳下斷裂,開車時和迎面而來的汽車撞得面目全非,在寧靜的深夜害怕周圍的人都已死去……。那時我一邊重讀貝克特的作品,一邊又發現一本有關於種種疾病、徵狀描述和圖片的醫學字典。因此,我就是在這種不安定的緊張氣氛之下,把自己關在房中足足十五天。

原:所以你由那本醫學字典中同時看見了貝克特的人物?

M是的,我發現「疾病」和貝克特人物的共同點。在貝克特作品的許多人物中,不是疾病患者就是身體麻痺落魄不安的人,他們不是在垃圾堆中死去,就是不能控制地尿在自己的褲襠裡等等。關在家中的十五天,我處在周圍滿是疾病的氣氛中寫下了創作的大綱。

回到巴黎,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的父親去逝了。我在驚嚇悲痛之中,害怕我的母親也會跟著死去,接著而來是我的男朋友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中足足躺了一個月。我每天早晚去醫院探望他,在醫院的走道上,看見了一個垂死的老人在醫生救護無效之下離開人世。我當時似乎看到了我的父親,「死亡」的影像糾纏不淸地向我湧來,就在這樣錯綜複雜的環境之中我開始《May B》的創作。我那時編《May B》的每個即興動作,後來一個動作也沒有改。《May B》到今天演了十多年,我也從沒有修改過。那眞是一段令我自己也覺得「暈旋」的時期,把我整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的靈敏觸發到極點。

瑪漢與貝克特結緣

原:就我所知,貝克特是很難得授權予別人導演他的作品,尤其在他去世前的幾年,他幾乎斷絕了他所有作品的演出。你是否可以談談你、貝克特和《May B》之間的關係?

M我非常尊敬貝克特,他聰敏過人,因此我也可以了解他的「奇特」。當然,人們吿訴我要得到貝克特的同意可能很困難。因此我爲了尊重他作品的原貌,在《May B》的第二部份加入了他的台詞。同時我寫了封長信向他說明我的企圖,並寄上創作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和他見面。幾天之後,我收到負責出版他作品的經理給我的答覆,說明貝克特非常歡迎和我見面。在這之前,我從沒有機會去認識貝克特,然而我也知道他是一個極爲「嚴苛心細」的人,他不在乎別人對他作品的看法,也不希望別人去導或改編他的作品,他的「奇特」是有理由的。

那天的會面讓我永生難忘,他吿訴我他喜歡《May B》的表演企畫,並且向我談到他如何由導演的實際工作中體會到「語言」在舞台上根本可以不存在。他並且提到在他最後導演的作品中,他如何要求演員在舞台空間和燈光空間的表演,以達到一種像舞蹈語言似的流動。因此他非常高興有人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相同的「精力」去做另外的一種表現,甚至他建議我「一句話都不要有」。

貝克特談到《May B》第二部份的表演,說:「你這一部份還沒有找到適合的表演方式。你爲了尊重『語言』而加入了『台詞』,可是如果你要他們在行動(指舞蹈)中和語言結合,你必須要找到他們的「聲音」──一種經過改造轉換的聲音,而不是要他們說這些寫出來的文字;他們要有自己的語言。」

原:太妙了!

M眞是太妙了!他送給我一個「禮物」,他不僅讓我走得更遠,更自由,同時也給了我這個「聲音」的想法,這是我當時對於戲劇角色和語言動作之間種種微妙的關係還不曾想通的事。

原:貝克特看過《May B》的演出嗎?

M從來沒有。在一九八一年《May B》的創作接近尾聲時,我又特別去看他,請他來看排練,但他吿訴我:「我太老了,早已習慣了寂寞,我什麼都不想看。做你想做的,我相信你。」《May B》首演之前我也寄了邀請卡吿訴他《May B》已經準備好了,非常歡迎他來。後來這一次他沒有回答我,幾天之後他就去世了……(瑪姬慢慢地低下頭,我們有好長的一段沈默)。

原:我想你稱這個作品爲《May B》一定有你的理由,你是否可以吿訴我?

M我有幾個理由:其一,由讀音上來說,很順口,響亮,容易讓人記住;其二,我由貝克特的創作年譜中找到他年輕時的第一個作品名爲Peut-être(法文中的或許、也許、可能),英文譯爲Maybe。可是我又不喜歡用那個英文字。後來我發現了一個令我更爲懷念的深情:貝克特的母親名叫〝May Beckett,〞她在寫給貝克特的信中,末尾的署名就是〝May B.〞。

其實名字只是一個符號、標誌,重要的是觀衆在看完了《May B》的表演後,每個人也可以有他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聯想。如果《May B》可以直接感動觀衆,留在觀衆的心裡,那才是作品本身想要傳達的信念。

註:

1.Waterzooï是今年瑪漢舞蹈新作的名稱,原意爲比利時民間流行的一種「蔬菜濃湯」,法文爲〝pot-au-feu〞,譯爲中文就是「火鍋」的意思。(然而,此「火鍋」非彼「火鍋」也。)舞作中描述的是人類情感的類別,如:焦慮、喜悅、哀傷、奮怒、愛、恨及友誼。

2.慕德拉舞蹈學校(L'Ecole Mudra)爲法國編舞家莫里斯.貝賈(二十世紀芭蕾舞團Ballet du XXe Siécle的藝術總監)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市創辦的舞蹈學校,設有綜合的表演課程,如:古典芭蕾、現代舞、音樂、聲樂、雜技及戲劇。

 

文字|林原上  瑪姬 ‧ 瑪漢舞團現代舞蹈教師兼實習編舞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瑪姬.瑪漢的創作作品

‧YU-KU-RI(1976)

‧《浮現》Evocation(1977)

‧《Nino 的故事》Nieblas de Nino(1978)

‧《吿別》l'Adieu(1978)

‧《最後動作》Dernier geste(1978)

‧《拼圖遊戲》Puzzle(1978)

‧《動物園》Zoo(1979)

‧《姑娘和死亡》La jeune fille et la mort(1979)

‧《歌唱》Cante(1980)

‧《聚餐》Reveillon(1980)

‧《對比》Contrastes(1980)

‧May B(1981)

‧《天國》Babel Babel(1982)

‧《牙里歐》Jaleo(1983)

‧《婚姻》Hymen(1984)

‧《仙履奇緣》Cendrillon(或Cinder-ella)(1985)

‧Calambre(1985)

‧《天堂》Eden(1986)

‧《黑暗的一課》Les Leçons de Tene-bres(1987)

‧《奧賽羅》Othello(Opéra de Verdi)(1987)

‧《七戒》Les sept peches capitaux(1987)

‧《政變》Coups d'Etats(1988)

‧《胖子國》Groosland(1989)

‧《唉,這跟我有何關係?》Eh, qu'est-ce que ca m'fait à moi?(1989)

‧《皮肉》Cortex (1991)

‧《再見》Ay Dios(1992)

‧《法國製造》Made in France(1992)

‧《柯貝莉亞》Coppelia(1993)

‧《火鍋》Waterzooï(1994)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