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世紀的圓舞曲不僅豐富了當時維也納的社交生活,也爲音樂會增添了光耀奪目、明快動人的曲目。(本刊資料室 提供)
活動看版 生活藝訊廣場/活動看板/音樂會導聆系列講座之四

圓舞曲──維也納風情

二月份《表演藝術》雜誌和聯合報主辦的「音樂會導聆」講座,由顏綠芬針對國家音樂廳交響樂的「春之聲—初春音樂會」,講解圓舞曲的美麗與演變。

二月份《表演藝術》雜誌和聯合報主辦的「音樂會導聆」講座,由顏綠芬針對國家音樂廳交響樂的「春之聲—初春音樂會」,講解圓舞曲的美麗與演變。

音樂會導聆

講座地點: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61號

聯合報第三大樓九樓

參加辦法:免費自由入場

講座時間:二月十八日 14:30

春之聲—初春音樂會

演出者: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

時間:二月二十三日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曲目:約翰史特勞斯《春之聲》圓舞組曲等

      約瑟夫史特勞斯《蜻蜓》波卡馬厝卡舞曲

      舒伯特:C大調第九號交響樂曲《偉大》

圓舞曲這種舞曲類型,對喜愛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人而言,一點也不陌生。

在鋼琴音樂中,蕭邦的圓舞曲,與夜曲、敍事曲、詼諧曲、波蘭舞曲等並駕其驅,同爲鋼琴曲目中的珠玉。圓舞曲「欲語還休」的彈性速度、亮麗輝煌的氣勢,加上蕭邦特有的輕靈婉約,成爲當時巴黎上流社會晚間慶宴、沙龍聚會經常被演奏的曲目。

在管弦樂中,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第二樂章〈舞會〉,也是一個令人想翩然起舞的圓舞曲;不過,它雖然保有如假包換的三拍子特色,卻是首藝術化了的圓舞曲,成爲不折不扣的音樂會曲目了。

圓舞曲是十八世紀末由三拍子的德國藍德勒舞曲(Ländler)發展而來。當蕭邦在巴黎寫鋼琴圓舞曲時,在維也納也漸漸蘊釀出獨特風格的「維也納圓舞曲」,而主要功臣首推蘭納(Josef Lan-ner, 1801-1843)及約翰.史特勞斯父子(Johann Strauss, 父 1804-1849、子 1825-1899)。蘭納是大規模創作維也納舞蹈音樂的第一人,作品包括了二百多首圓舞曲、波爾卡舞曲,曾和老約翰史特勞斯合作過。而小約翰史特勞斯則靑出於藍,將父伯輩奠定的基礎進一步的發揮,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而贏得「圓舞曲之王」的美譽。

維也納圓舞曲有一個共同的特色,也就是幾乎每一首都有一個浪漫而迷人的標題,像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藝術家的生活》、《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美人與歌》、《歡樂人生》、《春之聲》等,還有他的弟弟約瑟夫(Josef Strauss, 1827-1870)的《奧地利的村燕》等。在樂曲的結構上則先有導入部,然後持續三至五個小圓舞曲,最後以一段尾聲做結束。

大衆化又不失藝術性

這些圓舞曲不僅豐富了當時維也納的社交生活,也爲音樂會增添了光耀奪目、明快動人的曲目。此外,有的曲子也被編爲聲樂曲、鋼琴曲,像《春之聲》就被編劇家傑尼加上歌詞,成爲女高音的獨唱曲,在歌劇的幕間演唱;另有鋼琴家葛綸菲德常把小史特勞斯的圓舞曲改編成鋼琴獨奏曲,在音樂會上演出。圓舞曲不僅在維也納流行,也流傳至德國、比利時、法國、俄國等地。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的歌劇、舞劇音樂中,也不乏圓舞曲的例子,像小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組曲》中,都有圓舞曲。

流暢的節奏、令人翩翩起舞的迴旋感、充滿亮麗變化的管弦樂色彩,一直是維也納圓舞曲的迷人處,從來它都是喜愛舞曲者、古典音樂入門者、靑年愛樂者愛不忍釋,旣大衆化又不失藝術性的音樂曲目。

 

文字|顏綠芬  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